廖张元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主任医师
小孩出现方颅的情况大多与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多数可以恢复正常。对这类情况的干预包括检查病因、调整营养、补充适当的维生素D以及钙剂。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一步医学治疗。
1、方颅的可能原因
小孩出现方颅主要是骨骼发育异常的表现,其中最常见的是佝偻病。
遗传因素:少数患儿可能存在代谢性骨病,例如家族遗传性的低磷性佝偻病,但发病率较低。
环境因素:日照不足是常见诱因,尤其生活在高纬度地区或长期缺乏室外活动的儿童缺乏阳光照射,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
自身因素:母乳喂养但未额外补充维生素D,或胎儿期母亲维生素D供应不足,使婴儿处于维生素D储备不足的状态,容易诱发骨骼异常生长。
其他病因:甲状旁腺功能异常或其他代谢疾病,也可能导致骨骼矿化异常,引起方颅。
2、干预和治疗方法
早期干预很关键,通过以下措施,多数小孩可以恢复正常:
营养干预:明确诊断后,补充维生素D是治疗的核心,多采用口服鱼肝油滴剂常用的有维生素D2或D3,每日剂量400-800IU,具体依据年龄和情况决定。补钙剂如乳酸钙或碳酸钙也很重要,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
晒太阳:适当的户外活动能够帮助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每日建议孩子在阳光下暴露手臂或腿部15-20分钟,同时避免紫外线过度暴晒。
药物治疗:对于特殊病因造成的方颅,比如低磷性佝偻病,需要使用磷制剂或者活化维生素D如骨化三醇进行针对性治疗。
严重情况:若伴随颅缝早闭或者其他骨骼畸形,可能需要医疗团队进一步检查,包括开展影像学评估,有必要时采取手术矫正。
3、注意事项及日常调整
平衡饮食是预防的基础,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腐、芝麻等以及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深海鱼类、蛋黄。
定期体检,关注患儿的体重、身高及骨骼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头颅异常,应立即咨询
家长需要重视孕期营养,确保母体维生素D和钙供应充足,有助于降低胎儿出生后患风险。
小孩方颅只要早期处理得当,大多数情况可以通过营养调节和药物治疗恢复到正常发育水平。一旦发现孩子骨骼发育异常,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是保障孩子健康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