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儿童痢疾的发生通常与细菌、病毒感染、饮食卫生以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需要家长注意饮食及环境清洁,及早发现症状及时就医。主要病因分为感染源、遗传易感性和外部环境等几方面。
1感染源:儿童痢疾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痢疾杆菌、志贺菌、轮状病毒等微生物。饮用受污染的水、食用不洁的食物、不良的卫生习惯如手部不清洁都是导致感染的关键环节。建议严格控制饮食卫生,确保儿童餐具、饮用水干净无污染,并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2环境卫生因素:儿童免疫系统较弱,更容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在卫生条件差或人群密集的场所,病菌更容易传播。家长需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如定期对玩具、家具等进行清理,并避免带孩子前往高风险地区,尤其是传染病高发期。
3遗传易感性与免疫力:部分儿童可能因遗传因素或免疫系统的功能较弱,更容易感染痢疾病菌。对于体质较弱的儿童,家长可以通过科学的饮食调理来增强免疫力,例如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草莓、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结合适宜的户外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
4饮食不当:儿童通常对食物卫生意识不足,容易摄入劣质、未煮熟的食物,例如沙拉、生鱼片等,增加了感染细菌或病毒的风险。提示家长,尽量选择容易消化且经过充分加热的食物,并避免让孩子暴饮暴食或吃街边小吃。
早期控制儿童痢疾的关键是预防为主,同时注意尽早发现症状并干预。如果出现腹痛、腹泻、发热、黏液便甚至血便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切勿自行延误治疗。通过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降低儿童痢疾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