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老人骨折多久可以下地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老人骨折多久可以下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海泉
王海泉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老人骨折多久可以下地,要根据骨折愈合的程度来决定。每个患者病情程度不同,康复时间也会不同,下地的时间也是会存在差异,并不能一概而论。老人骨折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骨折程度,及时对骨折进行复位,并做好骨折断端的固定。骨折早期应绝对制动休息,避免下地。轻微骨折通常1个月左右去医院拍片复查,如果骨折愈合良好,可拆除固定装置。回家后应循序渐进的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刚开始时应拄拐下地活动,避免使骨折部位完全承受重力。肌肉力量增强后慢慢去掉拐杖,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颈椎是直的还是弯的

颈椎正常情况下是略微向前的生理性弯曲,如果颈椎变直可能是颈椎病或者不良姿势引起,需要尽早调整或治疗。针对此问题,需了解颈椎正常形态及异常原因,并通过姿势矫正、功能锻炼、医疗干预等方法进行解决。 1、颈椎正常形态 正常情况下,颈椎呈一个向前的自然弯曲,这种生理曲度主要是为了分散人体头部重量对颈椎的压力,并维持脊柱整体的平衡。如果颈椎的弯曲度发生改变,比如变直或反弯,这通常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2、颈椎变直的原因 1不良姿势: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或者驾驶员职业导致颈椎受到过度压力,久而久之会影响生理曲度。 2颈椎病变:早期颈椎病可能会出现僵硬感,椎周肌肉被迫紧张,进而引发曲度改变。 3外伤或其他慢性刺激:颈椎曾受到外力撞击、摔倒或慢性劳损,也可能导致颈椎曲度异常。 4骨骼退变:中老年人群因年龄相关的骨密度变化、椎间盘老化容易导致颈椎形态改变。 3、颈椎曲度异常的影响及改善方法 1功能锻炼:加强颈肩区肌肉群的锻炼,例如每天坚持做抬头动作或“天鹅颈”拉伸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恢复正常生理曲度。 2矫正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低头或错误坐姿,每隔30分钟调整下坐姿、站姿,保持脊柱自然平直,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工作环境。 3医疗干预:如已出现长期疼痛、头晕或手臂麻木,应及时就医。治疗方法可能包括针灸、推拿、牵引等保守疗法,或者必要时进行微创手术修复,比如射频消融或椎管扩张术。 颈椎作为支撑头部和保护脊髓的重要部位,其健康与日常姿势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如果怀疑自己颈椎有问题,应尽快调整习惯或进行医学检查,避免长期异常导致严重健康问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