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血小板增多症是什么病

|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血小板增多症是什么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汪晨
汪晨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血液疾病,其特征是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异常增多,可由原发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或继发性原因引起,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血栓或出血等并发症,需要及时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
1、血小板增多症的病因
血小板增多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多与骨髓细胞异常增殖性疾病相关,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慢性骨髓白血病CML等,这类疾病通常由基因变异导致,可能伴随JAK2、CALR等基因突变。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多由于外部或内部因素刺激血小板生成,例如感染、炎症如类风湿关节炎、重大外伤、术后恢复期、急性失血、缺铁性贫血或恶性肿瘤,也可能与药物、慢性缺氧等因素有关。
2、症状与危害
血小板增多症的症状因病因和病情轻重不同而差异很大,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但严重情况下会出现:
血栓形成:血小板增多容易令血液粘稠,导致血栓形成,常表现为肢体麻木、剧痛甚至中风、心梗等。
出血倾向:血小板虽然增多,但细胞功能可能异常,反而增加出血风险,如牙龈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出血等。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伴随头晕、乏力、视力模糊甚至短暂晕厥等系统性症状。
3、如何治疗血小板增多症
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症状进行个性化方案制定:
药物治疗:
针对原发性患者:可使用羟基脲等细胞抑制剂控制血小板生成,阿司匹林用于防治血栓形成。
针对继发性患者:需停止或纠正引起血小板增多的原发病,如纠正缺铁。
手术治疗:对于部分严重患者,可考虑血小板去除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快速降低血小板数量。
饮食和生活方式:适当增加绿叶蔬菜等维生素K来源,避免烟酒等可能加重凝血负担的行为,定期监测血小板水平。
血小板增多症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病理状态,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当发现血小板过高时,应尽早就医做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将风险降至最低。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跑步后血压降低能维持多久

跑步后血压降低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通常可维持1至24小时,但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受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及个人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如果希望长时间维持血压稳定,建议结合规律运动、健康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1、血压降低的原因 跑步后血压降低主要是由于运动能改善血管功能,释放一氧化氮等物质,使血管扩张,血流阻力下降;同时,运动过程中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心血管系统逐渐适应压力变化,使整体血压有所下降。长时间跑步训练还能减轻血管内皮的氧化应激反应,带来长期健康收益。 2、维持血压降低的时间 1短期降低:对于短时间中等强度跑步的个体,血压通常降低1至3小时,随后逐渐恢复原水平。 2长期效果:高血压患者或定期坚持跑步者的血压改善维持时间可能更久。中高强度间歇跑或长时间慢跑的人,血压可在一次运动后长达12至24小时保持低水平状态。 3高血压患者特别受益: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对运动的血压调节效果更为敏感,跑步后收缩压可降低5至7mmHg,持续时间可能会更长。 3、如何延长血压降低的时间 1制定运动计划:每周至少5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例如慢跑、快步走,结合力量训练效果更佳。 2饮食调整:减少盐分摄入,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鳄梨、菠菜等,有助于血压稳定。 3控制体重和情绪:体重超标和心理压力会对心血管系统带来负担,保持健康体重,练习深呼吸或冥想放松,可以加大跑步对血压的改善效果。 4高血压患者需谨慎:跑步前需先咨询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导致意外风险。 跑步后血压降低能带来许多健康益处,但维持时间并不固定。建议结合规律运动、健康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进一步增强心血管保护作用,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如血压异常波动或持续偏高,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意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