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甲状腺素缺乏主要是由于遗传、碘摄入不足、甲状腺功能损伤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和智力低下,需要尽早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遗传因素:
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全是儿童甲状腺素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可能由于胚胎发育阶段甲状腺未能正常生成,或携带有损伤甲状腺功能的基因,导致甲状腺无法分泌足够的甲状腺素。对于疑似遗传问题的患儿,需通过详细的检查和家族病史追溯,以明确诊断。
2、缺碘:
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如果儿童在孕期或出生后的饮食中长期缺乏碘,容易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如居住于缺碘地区,建议食用加碘盐或碘强化食品。可适量增加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和海鱼等。
3、自身免疫问题:
如桥本甲状腺炎,属于一种攻击自身甲状腺组织的疾病,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受损,血清甲状腺素水平降低。这类疾病通常需要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如TSH、FT3、FT4检测和自身抗体检查如TPO抗体明确诊断,并视情况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片进行治疗。
4、外伤或其他病理因素:
如颈部外伤、放射治疗、感染等可能损伤甲状腺,导致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某些罕见疾病如垂体功能低下,也会干扰甲状腺功能。针对这种情况,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检测确定具体病因,再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
5、治疗措施:
大多数儿童甲状腺素缺乏需要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来补充不足的甲状腺激素,常见剂量起始每公斤体重10-15微克/日。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对于饮食问题导致的缺乏,则应改善饮食结构,加强碘的摄入。
儿童甲状腺素缺乏是可控且可治的,但需要家长及时关注生长发育异常迹象,如身高增长缓慢、智力发育落后等。一旦确诊,应积极与医生合作,通过药物及时纠正甲状腺功能异常,并从饮食、环境中做好预防和矫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