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高血压患者在感冒时,血压可能会升高,这与感冒引起的炎症反应、血管收缩以及药物使用有关。感冒时,身体的免疫系统会释放炎症介质,导致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从而增加血压。感冒药中的某些成分,如伪麻黄碱,也可能使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感冒时,应密切监测血压,必要时调整降压药物。
1、感冒与血压升高的机制
感冒时,病毒或细菌感染会激活免疫系统,释放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这些炎症因子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进而引起血压升高。同时,感冒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进一步加剧血压波动。
2、感冒药物对血压的影响
许多感冒药含有伪麻黄碱或去氧肾上腺素等成分,这些物质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在选择感冒药时,应避免使用含这些成分的药物,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也可能影响血压,需谨慎使用。
3、高血压患者感冒时的应对措施
高血压患者感冒时,应密切监测血压,每天至少测量两次。如果发现血压明显升高,应及时就医,调整降压药物。同时,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高盐、高脂肪饮食。
4、预防感冒与血压控制
高血压患者应注重预防感冒,尤其是在流感季节。接种流感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感冒发生。控制血压的关键在于长期坚持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高血压患者感冒时,血压升高的风险确实存在,但通过合理的药物选择、血压监测以及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波动。感冒期间,患者应特别关注身体状况,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血压稳定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