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镛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常用的镇痛镇静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阿片类药物和苯二氮卓类药物,不同类型的药物适用于不同的疾病或症状,需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降低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止痛效果,广泛应用于轻至中度疼痛的治疗。例如:
布洛芬:适用于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酸痛等,一般副作用较小,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胃肠不适。
吲哚美辛:疗效强于布洛芬,适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但对胃肠刺激更大,需慎重使用。
对乙酰氨基酚:一种较为安全的镇痛药,常用于治疗轻度疼痛和发热,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过量服用可能引起肝损伤。
2、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来缓解中重度疼痛,通常用于癌痛或术后疼痛的治疗。例如:
可待因:适合治疗中度疼痛的阿片类药物,也用于咳嗽的缓解,具有成瘾性,需在限定剂量内使用。
吗啡:适用于严重疼痛的控制,如癌症晚期引起的痛苦,但不可滥用,以免引发耐药性或成瘾问题。
羟考酮:一种强效镇痛药物,用于难治哭痛、术后或肿瘤疼痛,需在医生监控下合理使用。
3、苯二氮卓类药物
这种药物以镇静和缓解焦虑为主,也具备一定的镇痛作用,适合伴随失眠或紧张焦虑的疼痛类型。例如:
地西泮:可用于治疗焦虑、肌肉痉挛,有助于减轻与焦虑相关的头痛或背痛。
劳拉西泮:镇静效果明显,适用于短期缓解急性失眠或紧张时出现的身体疼痛。
阿普唑仑:用于控制突发性紧张和焦虑相关的症状,同时缓解因情绪引起的小范围疼痛。
需要注意,任何镇痛镇静药物均存在滥用和副作用风险,在无明确诊断或医嘱情况下不可随意使用。虽然药物能够缓解症状,但根本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针对引发疼痛的病因进行治疗。
在选择镇痛镇静药物时,应明确痛感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寻求医生帮助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