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袁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猝死通常发病突然,但一些前兆可能在数天前已经显现,包括持续胸痛、呼吸困难、心悸、乏力等症状。及时识别这些信号并就医,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1、胸痛或胸闷
突发的胸痛,尤其是伴有胸闷、压迫感,并向肩膀、手臂或下巴放射的疼痛,需要高度警惕。这可能是心脏出现问题的信号,如心肌缺血或即将发生心梗。建议在症状出现时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坐或卧姿,拨打急救电话,并避免自行随意服药。
2、呼吸困难
出现莫名其妙的气促、无法平稳呼吸,特别是休息时也有明显症状,可能与心脏功能异常或肺部问题相关。例如,心力衰竭或肺栓塞都可能诱发猝死。出现类似症状时,尽快就医检查心肺功能。
3、心悸和头晕
突然的心跳异常加速、心悸、甚至感到要晕倒,可能提示心律失常,尤其是恶性心律失常。如果伴随意识模糊或短暂晕厥,应立即引起重视。心电图筛查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电生理异常。
4、乏力和出汗异常
极度乏力不能恢复、无缘由的冷汗多,大多提示心血管负荷加重。这类症状尤其在中老年人或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中需高度警惕,可能是微血管循环障碍的先兆。
5、其他症状
如突发的情绪焦虑、恶心呕吐、脸色苍白等,也可能是猝死前的征兆。女性患者的症状可能更加隐匿,需特别关注全身状态异常变化。
尽早识别以上信号并采取行动是预防猝死的关键。如果有这些症状或怀疑猝死风险,应尽早就医检查,可能涉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24小时心律监测等,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或干预。同时,生活中注意管理三高、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和定期体检,也可以有效降低猝死风险。 一旦感到严重不适,不要试图自行解决,应第一时间求助专业医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