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一直流血可能是因为凝血功能异常、操作创伤较大或伤口护理不当,可通过压迫止血、药物干预或及时就医找到原因并处理。
1、拔牙后流血的常见原因
拔牙后适量渗血属正常,但持续出血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
凝血功能异常:某些人天生凝血功能较差,或者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都会影响拔牙后的止血。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的人群也容易流血过久。
创伤较大:复杂拔牙手术如阻生牙拔除可能造成较大软组织及骨组织损伤,不易快速愈合,导致持续渗血。
护理不当:拔牙后用力漱口、舔舐伤口、吸吮、进食硬物等行为会干扰血凝块形成,刺激伤口血流增多。
2、拔牙后流血的处理方法
压迫止血:首先尝试用干净的纱布轻轻压迫伤口30分钟。如果纱布仍被浸透,可更换新的纱布继续压迫,同时尽量保持静止状态,避免过多运动。
药物辅助: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血药物或局部涂抹止血剂。如果存在凝血异常,应调整抗凝药物剂量或使用特殊凝血因子治疗。
就医诊断:如果压迫止血无效,建议尽快就医。医生可能需要进一步清创缝合,或者重新填充止血材料如氧化纤维素、防粘连明胶海绵等。
3、预防拔牙后流血的注意事项
拔牙前告知医生既往病史及服药情况,必要时调整抗凝药或提前进行凝血功能检查。
拔牙后24小时避免漱口、强行进食硬物或热食,减少对伤口的刺激。可选择流质或温凉的半流质饮食,如粥、酸奶、蔬菜泥。
按时复诊,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持续流血可能掩藏潜在健康问题,重视拔牙后的伤口护理并及时处理帮助预防进一步风险。如果经过基本处理依然无效,尽快寻求医生帮助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