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铃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慢性肾小球肾炎加重的主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感染或环境刺激、自身免疫异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未及时控制相关疾病,这些复杂因素共同推动病情恶化。
1、遗传因素的影响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加重可能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相关性。如果家庭中有人患有肾脏疾病,后代罹患此类疾病的风险可能增加。遗传导致的肾小球结构异常可能使肾小球功能更容易受到外部刺激而失调。这类原因属于不可控因素,但早发现、早管理,可降低病情恶化风险。
2、感染或环境因素刺激
反复的细菌或病毒感染是诱发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链球菌感染、尿路感染等,可能直接对肾脏造成损伤。环境中长期接触有毒物质或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也可能加重肾损害。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感染风险,注意饮食卫生,同时远离污染较重的环境。
3、自身免疫异常
一些患者的慢性肾小球肾炎与免疫系统紊乱相关。当免疫系统攻击肾小球时,会发生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持续受损。此类患者通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霉酚酸酯治疗,以控制免疫系统异常反应。
4、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例如高盐、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脏负担,促进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进一步恶化。吸烟、酗酒等行为也与肾功能下降密切相关。建议患者饮食清淡,减少盐分摄入,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多摄入蔬菜水果,同时戒烟戒酒。
5、未及时控制相关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常与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相关疾病互相影响,且这些疾病会显著加快肾功能损害的进展。如果未能及时控制血压和血糖,容易导致肾脏进一步受损。使用降压药如ACE抑制剂例如贝那普利或ARB类药物例如缬沙坦以及控制血糖的药物如二甲双胍均有助于保护肾脏。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及时了解上述加重原因,有针对性地预防。不管是调整生活习惯、控制基础疾病,还是正规治疗,都需要长期坚持,并定期复查肾功能。病情明显变化时,应及时就医以防止不可逆的肾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