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军良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阑尾粪石是阑尾腔内粪便或异物堆积形成的硬块,可能导致阑尾炎,常见症状包括右下腹疼痛、发热、恶心和呕吐。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手术或保守治疗。
1、阑尾粪石的形成原因
阑尾粪石主要由粪便、黏液和细菌在阑尾腔内堆积形成。长期便秘、饮食纤维摄入不足、肠道蠕动功能减弱等因素会增加粪石形成的风险。粪石堵塞阑尾腔后,细菌繁殖引发炎症,进而导致阑尾炎。
2、阑尾粪石的典型症状
右下腹疼痛是阑尾粪石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可能从肚脐周围开始,逐渐转移到右下腹。伴随症状包括发热、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泻或便秘,严重时甚至出现腹膜炎表现,如腹部压痛和反跳痛。
3、阑尾粪石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和克林霉素,用于控制感染。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用保守治疗,如禁食、静脉补液和止痛药物。手术治疗以阑尾切除术为主,常见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术后需注意饮食调理,增加纤维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预防阑尾粪石的措施
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期便秘。饮食中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适量运动促进肠道蠕动,减少粪石形成的风险。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肠道问题。
阑尾粪石虽不致命,但可能引发严重的阑尾炎,需及时就医。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预防复发。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和排便习惯,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