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
江苏省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脑梗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和心血管检查,用于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常见检查方法有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血液生化检查、颈动脉超声等。
1、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脑梗诊断的核心手段。头颅CT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可快速排除脑出血,有助于确诊脑梗死类型。如果需要更精确评估,可选择头颅核磁共振检查MRI,尤其是弥散加权成像DWI,能够早期发现小面积脑梗。CTACT血管成像或MRA磁共振血管成像可用于评估脑血管狭窄和闭塞情况,便于治疗决策。
2、血液检查
脑梗患者通常需进行血液生化检查,评估血糖、脂质、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这些参数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及脑梗风险相关。D-二聚体检测可以提示是否存在血栓形成,帮助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和脑梗可能的成因。
3、心血管检查
心血管问题是脑梗的重要病因之一,尤其是心源性栓塞性脑梗。心电图EKG可筛查房颤等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更适合捕捉阵发性心律异常。超声心动图能评估心脏整体功能,发现可能的栓子来源,如心房血栓或心脏瓣膜病变。颈动脉超声可帮助检查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情况,评估血流是否受阻。
脑梗检查旨在快速明确病因和病情,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如出现中风症状,务必在黄金时间内到正规医院就诊,接受及时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