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修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
针灸可以作为治疗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够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紧张,但无法彻底治愈疾病,需结合其他方法综合治疗。建议患者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同时在正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医生指导。
1、针灸治疗的作用与原理
针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缓解疼痛和症状。对于颈椎病,针灸的主要作用包括:
缓解颈部疼痛:刺激穴位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无菌性炎症引起的组织疼痛。常用的穴位包括风池、风府、天柱等。
减轻肌肉紧张:针灸可以放松过度紧张的肌肉群,降低因肌张力改变对颈椎的压迫,改善活动障碍。
刺激神经调节: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反射活动,针灸有助于提高颈椎区域的功能恢复。
2、针灸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虽然针灸对颈椎病有一定疗效,但并非适合所有患者。以下几点需特别注意:
病情评估:针灸适用于轻中度颈椎病,如因长期伏案、姿势不良导致的颈部疼痛或僵硬,对严重的结构性改变如骨刺、椎间盘突出的神经根压迫作用有限,需结合现代医学治疗。
疗程设置:通常建议每周针灸2-3次,6-10次为一个疗程,具体频率和治疗时间需根据个体病情制定,由中医师综合评估病情后确定。
安全性选择: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专业从业人员,避免因技术不当或卫生条件不合格引发感染或其他风险。
3、综合治疗提高效果
针灸可作为颈椎病的辅助疗法,但长期管理需要其他手段的配合:
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布洛芬用于缓解急性疼痛,镇痛贴片也可缓解肌肉僵硬。
物理疗法:局部热敷、高频超声或按摩疗法,能进一步增加针灸疗效。
生活方式调整:改进工作姿势,定期锻炼颈部肌肉力量,如米字操,每日10分钟有助于增强肌肉稳定性,预防颈椎问题复发。
针灸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病症状,但非唯一治疗手段,更非万能疗法。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做到个性化管理。如果症状持续加重,特别是出现上肢麻木、头晕等,应尽早进行详细检查,寻找病因并针对性治疗,以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