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刮痧时为什么越刮越痒

| 1人回答 | 9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刮痧时为什么越刮越痒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常青
周常青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刮痧时越刮越痒通常与皮肤敏感、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或释放组胺有关,这是一种常见反应,不一定是警示,但需注意是否伴随不适或异常症状。可通过调整力度、选择合适刮痧工具和润滑剂,或减少刮痧频率来缓解。
1、皮肤敏感或干燥
刮痧过程中,刮板与皮肤不断摩擦,若皮肤较为敏感或干燥,这种刺激可能造成瘙痒感。尤其是气候干燥或皮肤缺乏水分时,表皮屏障功能下降更容易引发不适。
解决方法:刮痧前在皮肤上涂抹适量的润滑油或乳液,减少摩擦力,同时选择质地光滑且圆润的刮痧工具,避免对皮肤造成额外损伤。平时注意皮肤保湿,选择温和型护肤品呵护肌肤。
2、局部血液循环加速
刮痧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快速带动皮下毛细血管的扩张。这种变化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部分人对这种刺激较为敏感,可能感觉瘙痒或微微刺痛。
解决方法:如果觉得不适,可以适当减轻刮痧力度,从轻柔的推刮开始,让身体逐渐适应。同时,控制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不建议超过10分钟,避免过度刺激。
3、组胺释放引发瘙痒
刮痧过程中,由于皮肤受到机械刺激,体内可能释放出组胺,这是一种参与炎症反应的物质,易引起瘙痒或红肿等现象。对于敏感体质或有过敏史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反应。
解决方法:如瘙痒感较轻且无其他不适,可暂停刮痧,冷敷局部缓解症状。如果症状较重或持续不退,建议停止刮痧并及时咨询医生是否为皮肤过敏。
若刮痧后有明显皮肤红肿、疼痛加重等不良反应,需停止操作,避免对皮肤造成进一步损伤。如反复出现瘙痒或其他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皮肤或健康问题。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岔气疼吃什么药比较好

岔气疼一般无需使用药物,如果疼痛剧烈,可考虑使用解痉药物如山莨菪碱片、布洛芬缓释片等止痛,或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片,但用药需遵医嘱。日常通过调整呼吸、按摩和热敷缓解症状同样有效。 1、岔气的原因 岔气通常是由于剧烈运动、错误的呼吸方式或身体姿势不当引起的横膈膜肌肉及周围区域痉挛。有时也可能因情绪过度紧张或剧烈咳嗽引发。这种情况多见于运动后或长时间缺乏活动的人群,通过简单的处理即可缓解。 2、缓解岔气的非药物方法 调整呼吸:立即降低运动强度,深吸气后缓慢呼出,配合用手按压痛点。 热敷:用热毛巾敷在疼痛部位,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减轻不适。 放松身体:做一些缓和的拉伸动作,比如侧弯或身体后仰,以帮助舒缓横膈膜和周围肌肉。 3、缓解岔气的药物选择 对于剧烈且难以忍受的疼痛,可通过药物进行缓解,但应慎重用药: 山莨菪碱片: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特别适用于岔气反复发作者。 布洛芬缓释片: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但需控制使用剂量,避免肠胃不适。 氯唑沙宗片:作为肌肉松弛剂,适合因肌肉紧张导致的岔气疼痛,但不建议频繁使用。 4、如何预防岔气 预防岔气的关键在于合理运动和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 运动前充分热身,循序渐进增加强度,避免长时间持续剧烈活动。 运动时注意均匀呼吸,在跑步或其他有氧活动中尝试“吸两步、呼两步”的节奏。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久坐后突然剧烈活动。 岔气疼痛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即可缓解,但如果频繁发生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例如胸闷、晕眩,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疾病可能。日常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和正确的呼吸方式尤为重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