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痔疮手术后大便失禁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问题描述:
痔疮手术后大便失禁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痔疮手术后出现大便失禁可能与手术损伤肛门括约肌、炎症刺激或神经损伤有关,还可能因术后护理不当引起。应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修复括约肌、改善肠道功能及进行康复训练。
1、手术导致肛门括约肌损伤
痔疮手术过程中,肛门括约肌可能会因操作不当受到伤害,影响控制大便的能力。这在复杂痔疮或需要切除较大范围组织时更为常见。对此,可以通过后续手术修复括约肌,改善控便功能。另外,轻度损伤可采取物理康复训练,如肛门收缩训练凯格尔运动,帮助恢复肌肉张力。
2、术后局部炎症或水肿
术后因组织愈合,肛门周围可能出现炎症反应或水肿,暂时影响控便能力。这通常是短期现象,可通过服用消炎药如甲硝唑、环丙沙星,配合局部温水坐浴,帮助缓解肿胀和刺激。在这期间,建议尽量保持合理饮食,避免刺激性或便秘食物。
3、术中神经受损
肛门部位的神经分布密集,痔疮手术偶尔可能引起神经损伤,进而干扰大便控制。这种情况恢复时间较长,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神经修复疗法,同时可借助神经调控设备或康复护理促进恢复。
4、术后护理不当
术后未注意饮食调控或忽视伤口清洁,也可能间接引发大便失禁。术后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高纤维食物,如燕麦、苹果、绿叶蔬菜,以促进肠道健康,同时每日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如果您痔疮术后出现大便失禁,应尽早就医检查具体原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或康复护理,避免延误病情。术后定期随访非常重要,以确保恢复效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肠癌和痔疮出血的区别

肠癌和痔疮的出血虽然表现相似,但两者可以通过出血的颜色、出血量以及伴随症状来区分。详细区分有助于早期发现肠癌,避免拖延病情,建议如有可疑症状尽早到医院明确诊断。 1出血颜色和方式的区别 痔疮出血多为鲜红色,便后滴血或手纸带血,通常与排便动作相关,且大便外表通常无血迹。肠癌出血则多表现为暗红色或黑便,血液与粪便混合在一起,这是因为肠癌的出血常发生在肠道深处,血液在经过肠道后发生氧化。需注意,颜色异常的便血如暗红色、大便带血块时更应警惕肠癌的可能。 2伴随症状的差异 痔疮多伴有排便疼痛、肛门瘙痒或肿物脱出,并且出血症状往往随便秘或排便过度用力加重。而肠癌早期不一定会出现明显疼痛,但可能出现大便规律改变,例如腹泻与便秘交替、排便不尽感,以及体重下降、腹部隐痛等全身症状。若同时伴有消化不良、贫血等表现,可以进一步考虑肠癌。 3临床诊断的必要性 痔疮可通过肛门视诊或指诊简单确诊,严重者可行肛门镜检查。肠癌确诊需要依靠结肠镜、活组织病理检查等,同时辅助CT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体检和影像学检查是关键,特别是针对年龄在50岁以上,或有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的人群。 4治疗方法的不同 痔疮治疗分为轻重程度,小型痔疮可通过改变饮食多吃高纤维食物如燕麦、蔬菜、坐浴等保守疗法缓解,中重度痔疮可选择手术方式如痔切除术、痔疮套扎术及痔动脉结扎术。肠癌治疗则包括手术切除如结肠部分切除术、术后辅助放化疗以及靶向或免疫治疗,其中治疗方法需根据癌症分期和病理类型决定。 如若发现便血,同时表现出大便习惯改变或全身症状,务必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排除肠癌的可能。从健康预防角度,规律的体检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避免疾病延误诊治的关键。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