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心胸外科 > 气胸

上不来气胸闷是怎么了

|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上不来气胸闷是怎么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上不来气胸闷可能是心脏、肺部或心理问题引起的,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常见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焦虑或压力过大等,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药物、生活方式调整或心理干预。
1、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胸闷气短的主要原因之一。冠心病、心肌缺血或心力衰竭可能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进而引发胸闷、气短等症状。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压迫感或疼痛,活动后加重。心力衰竭患者则可能伴有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治疗心血管疾病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药物,如硝酸甘油扩张血管、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率、利尿剂减轻心脏负担。严重者可能需要介入治疗或心脏搭桥手术。
2、呼吸系统疾病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胸闷气短。哮喘患者常伴有喘息、咳嗽,夜间或清晨症状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为长期吸烟者,表现为持续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肺炎患者则可能伴有发热、胸痛等症状。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美特罗、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严重者可能需要氧疗或机械通气支持。
3、心理因素
焦虑症、恐慌症或长期压力过大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引发胸闷气短。患者常伴有心悸、出汗、手抖等自主神经症状,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心理因素导致的胸闷气短通常不伴有器质性病变,但症状可能非常明显,影响生活质量。治疗心理因素导致的胸闷气短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方法。必要时可使用抗焦虑药物如阿普唑仑、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等。
上不来气胸闷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理因素是最常见的病因,治疗方法因病而异。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等,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胸闷气短。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气胸穿刺注意事项

气胸穿刺是一种治疗气胸的重要医疗手段,其安全性和疗效需要严格遵循注意事项,以防止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以下是气胸穿刺的关键注意事项,围绕术前准备、操作注意点及术后护理进行详细分析。 1、术前准备事项 在进行气胸穿刺前,必须完成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配合影像学诊断如胸片或CT明确气胸的严重程度与具体部位。对于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如血小板减少、使用抗凝药物,需先矫正凝血功能。需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目的、过程及可能风险,获取知情同意书。 2、操作中的注意点 穿刺操作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以免引发感染。一般选择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进行穿刺张力性气胸或其他明确病变部位,避免刺破胸腔脏层导致气液外漏。穿刺时手法应轻柔,避免损伤临近结构,如肺组织和大血管。医生需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氧饱和度、心率等。 3、术后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穿刺完成后需立即复查胸片,确认肺部膨胀情况与穿刺位置正确性。术后密切监测可能的并发症,如气体再积聚、感染甚至皮下气肿的发生。一旦出现异常表现,如呼吸困难、胸痛加剧,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鼓励患者术后尽量平躺避免剧烈活动,同时进行肺功能锻炼促进恢复。 气胸穿刺虽然常用,但需依赖专业医师进行操作,患者及家属也需配合完成术后随访,降低复发风险和并发症几率,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