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什么是多发性抽动症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多发性抽动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林丽丽
林丽丽 桂林南溪山医院 副主任医师
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以不自主、快速、重复动作或发声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常在儿童期发病,可由遗传、环境因素、生理异常及心理诱因共同作用引起,治疗包括药物、行为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
1、多发性抽动症的原因
多发性抽动症的具体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通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家族中如果有抽动症或其他神经心理疾病病史,患病风险会提高,基因研究表明与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功能异常有关。
环境因素:孕期母亲感染、吸烟、酗酒等行为可能增加胎儿发育异常的风险,后天则可能因压力、焦虑以及生活环境的刺激导致症状加重。
生理因素: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血清素功能异常被认为是主要病因,同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异常可能导致不自主动作或发声。
病理性诱因:某些感染如链球菌感染、过敏、维生素缺乏可能加重症状,特别是免疫功能异常可能成为重要诱因。
2、治疗方法与建议
药物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调控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泰必利、中枢兴奋剂如哌甲酯和阿普唑仑等抗焦虑药物,但需根据医生评估并严格监控副作用。
行为疗法:行为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包括习惯逆转训练帮助患者识别并控制抽动行为和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患者情绪调节和应对能力。
生活方式调整:饮食中增加富含镁和维生素B6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坚果,可改善神经传导;保证充足睡眠、有规律的运动,如瑜伽、太极,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3、预后及注意事项
多发性抽动症虽多数可在青春期后逐渐缓解,但需早期干预以控制症状,避免对学习、行为和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家长和教育者应给予理解和支持,避免责备,帮助患儿建立积极心态。
多发性抽动症患者建议尽早就医,以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为主导,同时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注重精神鼓励和情绪管理,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假性痴呆如何治疗

假性痴呆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认知训练、生活方式调整、社会支持等方式治疗。假性痴呆通常由抑郁、焦虑、心理创伤、脑部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心理治疗:假性痴呆患者常伴有抑郁或焦虑情绪,心理治疗是重要干预手段。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调整负面思维,改善情绪状态;支持性心理治疗能增强患者信心,缓解心理压力。心理治疗通常需要持续4-8周,每周1-2次。 2、药物治疗:假性痴呆可能与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有关,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50mg/片、帕罗西汀20mg/片可改善情绪;抗焦虑药物如阿普唑仑0.4mg/片可缓解焦虑症状。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认知训练:认知训练有助于改善假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记忆训练可通过数字记忆、词语联想等方式进行;注意力训练可采用数字划消、字母追踪等方法。认知训练每天进行30-60分钟,持续3-6个月。 4、生活方式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假性痴呆症状。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可提高大脑功能;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能缓解压力;健康饮食如地中海饮食可提供大脑所需营养。生活方式调整需要长期坚持。 5、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对假性痴呆患者至关重要。家人陪伴、朋友关心可缓解孤独感;加入支持小组能获得情感共鸣;社区活动可增强社会参与感。社会支持需要多方协作,持续提供。 假性痴呆患者可通过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心理护理等方式改善症状。饮食方面,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绿叶蔬菜。运动方面,选择温和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心理护理方面,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沟通,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