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济南市中心医院
主任医师
产后耻骨分离需要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来促进恢复,包括骨盆底肌的锻炼、核心肌群的训练以及正确的日常动作习惯,严重情况下则需要及时就医。康复过程中建议咨询专业的康复师,避免加重病情。
1、为什么会出现耻骨分离?
产后耻骨分离常与孕期的生理变化和分娩方式有关。孕期内分泌激素如松弛素的增加,会使耻骨联合软化;而分娩时胎儿通过产道可能导致耻骨联合部分或完全分离。大胎儿、产程过长以及多年未运动的盆底肌松弛,也会增加发生的风险。
2、适合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科学的产后康复训练能够促进恢复并缓解疼痛。在开始任何锻炼之前,应确保已咨询并在疼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以下是适合的具体方法:
骨盆提肌练习Kegel运动:产后两周可尝试锻炼,将注意力集中在盆底肌群,每次收缩并保持3-5秒,然后放松3-5秒,每天重复3-4组。该方式有助于加强盆底肌的支撑力。
桥式运动:平躺于地上,双膝弯曲,脚踩地面,轻轻抬高骨盆并保持5-10秒,回到起始位置。此运动有助于恢复骨盆对称性,锻炼核心肌群。
骨盆稳定操:在坐姿或站立姿势下,通过轻微倾斜骨盆反复练习,可以改善耻骨联合的稳定性。初期应使用骨盆带固定区域,避免过度拉伸。
3、日常护理如何辅助康复?
日常行为的调整同样重要。避免负重、单腿动作和大幅度的髋关节运动;选择舒适的软底鞋,避免穿高跟鞋;日常起身前可先采用侧卧翻身的方式,减少腹部和骨盆的压力。同时可佩戴医用骨盆带,在医生指导下辅助加固骨盆结构。
4、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就医?
如果康复训练无明显效果,或者骨盆部位疼痛加剧、站立或走路困难,可能预示耻骨分离程度较重,应及时就医。治疗方式可能包括物理治疗、抗炎药物如布洛芬缓解疼痛,甚至需要手术治疗例如耻骨联合修复。
产后耻骨分离虽常见,但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和适当护理,绝大多数情况可逐渐恢复。建议新手妈妈们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必要时倾听医生或康复师的专业建议,让康复过程更加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