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狂犬病的典型表现包括头痛、发热、恐水、怕风以及情绪异常,发病后极度危险,需早期识别并紧急就医。狂犬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多数情况由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所致。应重视疫苗接种和预防措施。
1、早期症状:头痛、发热和乏力
在狂犬病毒感染后,最初的症状类似感冒,包括头痛、低热、乏力等。这阶段感染者可能误以为只是普通不适。然而,有些人可能出现伤口周围刺痛或麻木的感觉,这是病毒沿神经扩散的信号。
2、中期症状:恐水、怕风和肌肉痉挛
狂犬病最典型的症状是恐水,患者由于咽反射过度敏感,甚至看到水或听到流水声都会引起强烈的恐惧和痉挛反应。同时,患者会表现出怕风,当空气吹到面部时可能出现不适。喉部肌肉抽搐可能造成说话困难和吞咽障碍。
3、晚期症状:狂躁、麻痹和昏迷
随着病情发展,狂犬病患者可能表现出狂躁、极度兴奋,甚至攻击他人的行为,这与病毒对脑部功能的影响有关。之后,患者进入麻痹期,表现为四肢无力、呼吸困难,最终因心脏骤停或呼吸衰竭死亡。
4、如何应对狂犬病
紧急处理伤口:被咬伤后,立即用流动清水和肥皂冲洗伤口15分钟,并用碘伏等消毒液处理。
尽快接种疫苗:在伤口处理后,应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如果咬伤严重,还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避免被咬:远离流浪动物,定期为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方法。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一旦发病几乎100%致死,及早识别症状、采取及时处理至关重要。如遇疑似暴露风险,应立即就医,遵医嘱完成所有疫苗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