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狂犬病有哪些表现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狂犬病有哪些表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聂小娟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狂犬病的典型表现包括头痛、发热、恐水、怕风以及情绪异常,发病后极度危险,需早期识别并紧急就医。狂犬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多数情况由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所致。应重视疫苗接种和预防措施。
1、早期症状:头痛、发热和乏力
在狂犬病毒感染后,最初的症状类似感冒,包括头痛、低热、乏力等。这阶段感染者可能误以为只是普通不适。然而,有些人可能出现伤口周围刺痛或麻木的感觉,这是病毒沿神经扩散的信号。
2、中期症状:恐水、怕风和肌肉痉挛
狂犬病最典型的症状是恐水,患者由于咽反射过度敏感,甚至看到水或听到流水声都会引起强烈的恐惧和痉挛反应。同时,患者会表现出怕风,当空气吹到面部时可能出现不适。喉部肌肉抽搐可能造成说话困难和吞咽障碍。
3、晚期症状:狂躁、麻痹和昏迷
随着病情发展,狂犬病患者可能表现出狂躁、极度兴奋,甚至攻击他人的行为,这与病毒对脑部功能的影响有关。之后,患者进入麻痹期,表现为四肢无力、呼吸困难,最终因心脏骤停或呼吸衰竭死亡。
4、如何应对狂犬病
紧急处理伤口:被咬伤后,立即用流动清水和肥皂冲洗伤口15分钟,并用碘伏等消毒液处理。
尽快接种疫苗:在伤口处理后,应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如果咬伤严重,还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避免被咬:远离流浪动物,定期为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方法。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一旦发病几乎100%致死,及早识别症状、采取及时处理至关重要。如遇疑似暴露风险,应立即就医,遵医嘱完成所有疫苗注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细菌是怎么感染的

细菌感染发生的原因包括接触被污染的环境、免疫力下降以及身体的某些创伤或疾病。预防细菌感染需要从保持个人卫生、增强免疫力以及避免高危环境入手,若感染已发生,应及时就医并采取规范的治疗措施。 1、接触污染环境 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源、食品以及人体接触的各种物品上,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潮湿环境里更易滋生病菌。当手接触了这些被污染的表面后,又触碰眼睛、口腔或伤口,就可能让细菌侵入身体引发感染。例如,伤口感染、食源性胃肠炎等都可能由此引发。预防方法主要是保持环境清洁,养成用肥皂勤洗手的良好习惯,尤其在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回家后。 2、免疫系统薄弱 免疫系统是抵御细菌入侵的重要屏障。如果免疫力因年龄、慢性病如糖尿病或癌症等原因而减弱,身体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会下降,感染风险增高。此类人群要特别注意防护,比如孕妇和老人更容易受到泌尿道感染、肺炎等的威胁。提升免疫力可以通过均衡饮食例如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适当运动如每天30分钟的散步,以及充足睡眠来实现。 3、身体创伤和疾病 开放性伤口、术后恢复期或一些基础疾病如皮肤破损都是细菌趁机侵入的高风险时期。例如,链球菌进入破损皮肤可能导致蜂窝组织炎,而头部外伤则可能增加脑膜炎的风险。此时应加强护理,及时清洗和消毒伤口,必要时采用抗菌药膏预防感染。如果感染迹象如红肿、化脓加重,应尽快就医。 4、细菌耐药和传播机制 部分细菌在抗生素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了耐药性,对抗生素产生抗性。耐药菌容易在人群中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导致一些难以治疗的超级细菌感染,比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预防这种情形需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药物,同时重视疫苗接种如肺炎球菌疫苗。 细菌感染不仅仅是卫生习惯的问题,也可能受到身体健康状况、病菌环境和抵抗力等多方面的影响。预防感染需要从小事做起,若已感染,应务必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抗生素、外用药膏、或必要时的清创手术。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身免疫力并避免高危因素,是防控感染的核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