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济南市中心医院
主任医师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慢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免疫系统异常攻击神经髓鞘引起,导致信息传递受阻或损伤,表现为视觉异常、肢体无力和行动障碍。了解其病因和症状有助于早期发现,治疗方式包括药物、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调整。
1、多发性硬化症的病因
遗传因素:多发性硬化症并非直接遗传疾病,但家庭中有患病史的人其风险较高。这可能与特定的基因变异有关,研究发现HLA-DRB1基因的异常可能增加发病概率。
环境因素:维生素D缺乏、病毒感染比如EB病毒以及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患病可能。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人群更易患病,这或与阳光照射不足导致维生素D合成减少相关。
生理因素:免疫系统紊乱是多发性硬化症的核心机制,免疫细胞错误地攻击神经系统中的髓鞘,导致神经信号传输受损。部分患者可能存在长期慢性炎症,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外伤与应激:虽然直接因果关系尚未完全确定,但强烈的情绪刺激或意外创伤可能成为诱发疾病的导火索。
2、主要症状表现
视觉异常:早期最常见症状可能是视神经炎,如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或眼球运动时疼痛。
肢体无力与麻木:患者常感到上下肢虚弱、刺痛或麻木,严重时会出现瘫痪。
运动与平衡障碍:疾病影响小脑功能,导致患者行走困难、不稳,或伴随震颤等症状。
其他症状:还可能引发膀胱功能异常、疲劳、认知减退等情况,加重患者的生活负担。
如果上述症状出现,应尽快就医,进行核磁共振MRI、腰椎穿刺或视觉诱发电位检测,以明确诊断。
3、治疗与管理方式
药物治疗:
疾病修正药物DMTs:如干扰素β、芬戈莫德,可减缓病情进展,延长缓解期。
短期激素冲击:甲基强的松龙用于急性发作期,帮助减少炎症,迅速改善症状。
免疫调节药物:例如羟氯喹,适用于严重免疫紊乱时的辅助控制。
康复训练与理疗: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帮助改善运动能力,恢复日常功能。
生活方式调整:保证充足的睡眠,做适量的低强度锻炼如瑜伽或游泳,并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三文鱼、蛋黄等,提高免疫稳定性。
多发性硬化症需要长期管理,一旦确诊,建议尽早接受正规治疗并与医师密切配合。科学的干预方案不仅可以减轻症状,还能延缓病程,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