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长期血压高会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的损伤,包括心、脑、肾及血管等,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应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及时干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长期血压升高会对心脏血管造成持续性高负荷,易导致心力衰竭、心脏肥大和冠心病等问题。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高血压导致的血管硬化还可能引发动脉瘤破裂而危及生命。预防心血管损伤可通过药物稳控血压,如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如厄贝沙坦及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同时,应避免摄入过多盐分,控制每日食盐摄入量在6克以下。
2、脑部健康的风险
高血压是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首要风险因素。长期血压不受控制会促使脑血管硬化及阻塞,严重时可能导致脑出血。不仅如此,它还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为了保护脑部健康,建议定期监测血压,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服用降压药物。同时,适当增加抗氧化类食物的摄入,如蓝莓、深色绿叶蔬菜,有助于减轻脑部氧化损伤。
3、肾脏功能受损
肾脏是高血压的主要“受害者”之一。长期血压升高可能导致肾血管受损,引发肾小球萎缩,影响毒素排泄,最终诱发慢性肾病甚至尿毒症。为保护肾脏,应减少蛋白质和磷的摄入,同时多吃低盐、低脂饮食。保持适度运动,如每周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锻炼,也是对血压管理和肾脏健康的重要策略。
4、血管结构变化
高血压患者的动脉血管长时间承受高压,会加速动脉硬化,增加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尤其需要注意监控血脂水平,避免吸烟饮酒这种加重血管负担的不良习惯。定期做血管功能检查如颈动脉彩超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减少危害。
长期高血压的危害不可忽视,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大幅缩短寿命。通过科学管理血压、均衡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大部分危害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已确诊高血压,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定期复查,确保血压在合理范围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