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晓冬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耳后根长疙瘩一按就疼可能是由于皮脂腺囊肿、淋巴结肿大、炎症感染或外伤引起的,应根据具体原因进行分情况处理。如果疙瘩伴随发热、红肿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接受治疗。
1、皮脂腺囊肿
耳后皮脂腺囊肿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这是一种由于皮脂腺阻塞引起的皮下囊肿,通常表面光滑且有一定活动性,按压会有疼痛感。
处理方法:
日常保持耳后清洁,避免抓挠或挤压,以防感染。
如果囊肿体积较大或出现红肿热痛,应尽快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局部消毒后进行囊肿切除术或引流术。
平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油腻及辛辣食物,减少皮脂分泌。
2、淋巴结肿大
耳后淋巴结肿大通常是由于邻近部位的炎症或感染引起,比如中耳炎、咽喉炎或感冒。肿大的淋巴结可能硬或柔软,且会随疾病缓解逐渐消退。
处理方法:
注意监测其他不适症状,如耳痛、喉咙痛或发热。
如果淋巴结长时间不消退或伴随其他全身症状,需就医进一步检查,明确有无结核、淋巴瘤等可能。
医生可能会根据病因开具抗生素治疗或推荐做超声检查评估状况。
3、炎症或感染
毛囊炎或皮下感染可能导致耳后根长疙瘩,这是由于局部细菌感染引发疼痛和红肿。
处理方法:
轻症可使用外用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改善疼痛和缓解炎症。
如果感染加重或形成脓肿,需至医院进行引流处理,同时服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头孢类药物,以彻底控制感染。
4、外伤或皮下血肿
耳后受到撞击或摩擦,可能导致局部血肿形成,出现一个疼痛的疙瘩。
处理方法:
在受伤24小时内,可进行局部冷敷以减少肿胀。24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愈合。
如果疼痛严重或疙瘩持续存在,应就医检查有无深层组织损伤。
耳后根长疙瘩并伴随触痛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日常注意局部清洁并观察症状变化。如果疙瘩持续存在或症状加重,及时就医诊断是最安全的选择,避免拖延可能导致疾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