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袁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吃二甲双胍后腹泻可能是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由于肠胃对药物的耐受性较低或服用方式不正确。建议采取调整剂量、优化服药方式或联合饮食治疗等方法进行缓解。
1、药物作用机制的影响
二甲双胍作为降血糖药物,通过降低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来发挥作用,但这一过程可能导致胃肠道中的乳酸堆积或短链脂肪酸增加,从而出现腹泻症状。针对这一问题,如果初次服药不适,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步加量。例如,可从日服500毫克开始,观察耐受情况,避免直接使用大剂量。
2、服药方式不正确
不正确的服药方式是导致腹泻的重要原因,比如空腹服药易刺激胃肠。建议与餐同服,例如在饭后30分钟与水一同吞服,减少药物直接刺激肠胃作用。可以选择缓释片,其吸收更为平稳,对胃肠的不良刺激较小。
3、个体身体敏感性差异
人体对药物有个体差异,一些人肠道菌群状态较脆弱,更易被药物改变肠道环境刺激导致腹泻情况。此时可以尝试配合益生菌或低FODMAP饮食如避免洋葱、豆类食品等,优化肠道环境,减轻不适。
4、药品质量或假药使用
若腹泻症状严重并持续,需警惕是否服用到劣质药物或假药,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复查药品,改用可靠来源的药物。
如果经过调整剂量和药物使用方式后症状未见改善,或伴随其他症状如严重腹痛或脱水情况,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为您换用其他类型降糖药物或进行全面评估。在治疗期间,任何不适都应与医师沟通,做到规范用药和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