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体检报告的血糖主要通过空腹血糖值FPG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来判断血糖水平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风险。空腹血糖值正常范围为3.9-6.1mmol/L,高于6.1需要引起注意;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范围为4%-6%。如果血糖值异常,需要结合饮食调整、运动干预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
1、血糖的正常范围
通常,体检报告中会提供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个指标。空腹血糖正常范围是3.9-6.1mmol/L,超过6.1但低于7.0mmol/L提示可能处于糖耐量受损状态,7.0mmol/L及以上可能为糖尿病。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为4.4-7.8mmol/L。HbA1c提供平均血糖水平的评估,4%-6%是正常值,6.5%及以上可能提示糖尿病。建议对照体检报告上的参考值,结合医生意见解读具体数值。
2、血糖异常可能的原因
血糖升高的可能原因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不健康、缺少运动、肥胖以及压力过大等。例如,高热量饮食或久坐习惯容易造成胰岛素分泌功能紊乱,也可能是长期应激状态下分泌过多的皮质醇所致。另外,某些特定疾病或药物如糖皮质激素也可能导致血糖波动。
3、如何降低或管理血糖
如果体检报告显示血糖异常,可以从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三个方面着手。
饮食干预: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多吃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蔬菜、燕麦等。控制主食量,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如糙米和地瓜。
运动管理: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能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辅助控制血糖。
药物治疗:如果饮食和运动调整后仍无法有效控制血糖,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本脲或胰岛素治疗。药物选择需严格依据
4、需要注意的点
血糖异常不仅可能引发糖尿病,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风等的风险。如果体检报告显示血糖指标超出正常值,应尽早咨询内分泌科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同时,建议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维持血糖平稳。
血糖是健康的重要指标,掌握正确解读体检报告的方法十分必要。如果数值有异常,应尽快干预并定期复查,以有效预防严重健康问题的发生。注意长久的生活方式调整是控制血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