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通常无须断奶。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增加喂养频率等方法改善。
建议家长每日喂养8-12次,促进胆红素通过粪便排出。母乳不足时可短暂补充配方奶,但需避免完全替代母乳。
家长需定期经皮检测或就医复查血清胆红素水平。若数值超过安全范围,可能需光疗干预而非断奶。
哺乳期母亲应减少胡萝卜素含量高的食物摄入,如胡萝卜、南瓜等,有助于降低乳汁中可能影响胆红素代谢的物质。
若黄疸持续超过3周或伴有嗜睡、拒奶等症状,需就医排除溶血性疾病、胆道闭锁等病理因素。
保持适度日晒有助于胆红素代谢,若黄疸程度较轻且婴儿精神状态良好,可继续母乳喂养并密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