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退热药通常不会吃完立即见效,药物起效时间一般在30-60分钟,具体与药物种类、个体代谢差异等因素有关。
对乙酰氨基酚片和布洛芬混悬液是常用的口服退热药,药物吸收后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退热作用。体温下降前可能出现短暂出汗现象,这是正常药理反应。药物起效后体温会逐渐下降,但不会立即恢复正常,通常需要1-2小时达到最佳效果。服药期间应避免重复用药,两次用药需间隔4-6小时。儿童使用退热药需根据体重精确计算剂量,不可随意增减。退热药仅能缓解发热症状,不能治疗引起发热的病因。
发热期间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适当减少衣物和被褥厚度有助于散热,但需避免受凉。体温超过38.5℃时可配合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若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出现精神萎靡、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退热药使用不宜超过3天,长期发热需排查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等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