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得尿毒症能死人吗

发布时间:2020-11-2063189次浏览

尿毒症是人们忌惮的病种之一,因为它的严重危害性,令大家谈之色变。那么得了尿毒症会死吗?这是大家谈论和关注的焦点。其实,患者只要坚持科学有效的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情状况。那究竟得了尿毒症能死人吗?下面让我们来讨论讨论这个问题吧。


尿毒症对人类的威胁相当大,尿毒症一直是一个“沉默杀手”,人们都知道,全部的肾病病人最“坏”的发展就是到尿毒症。那么得了尿毒症会死吗?一提起尿毒症这个词眼,很多人都胆战心惊;人大部分都是畏惧死亡的,而尿毒症最让人害怕的就是:尿毒症会让人死亡。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认识,尿毒症病人往往对自己的病情产生恐惧与紧张。为了更明了自己病情,他们会自己找来书籍来看,结果是越看越觉得自己的病情严重,终日生活在担忧和恐惧当中,认为已病入膏肓,治疗的价值和希望渺茫,从此之后心情极度低落,郁郁寡欢,使得病情更加的严重。

通过上面的详细介绍,大家应该得了尿毒症会死吗这方面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肾病专家提醒,尿毒症患者及时就医治疗,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维护生命健康的。

相关推荐

尿毒症是尿酸导致的吗
尿酸高是有可能会引起尿毒症的。尿酸高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比如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的肾结石、高尿酸性肾病,长期的高尿酸肾病的患者是有可能会进入到尿毒症的。所以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如果通过控制饮食,尿酸不能够明显的改善的话,也需要给患者用降尿酸的药物,比如说、别嘌醇片、苯溴马隆等等,用药以后把血尿酸降到相对正常的水平,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高尿酸性肾病的形成,防止日后进展成尿毒症。
语音时长 01:32

2021-12-30

53384次收听

尿毒感染能得尿毒症吗
尿道感染不会得尿毒症。一般来说,急性的尿道感染,比如膀胱炎、急性肾炎,经过合理的治疗3到5天或者是10到14天就能得到很好的缓解。但是如果这种尿道感染是由于尿道畸形,并且反复地出现感染,也就是慢性肾盂肾炎,这样一种疾病会导致肾脏结构的异常,肾功能逐渐出现问题,最后会向尿毒症的方向发展。因此,尿道感染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发展到尿毒症。
语音时长 01:18

2021-12-30

65524次收听

02:06
肾移植能治好尿毒症吗
肾移植大概率可以治好尿毒症。如果移植过程顺利成功,没有发生严重排异反应,那么肾移植后肾功能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但需要长期服用免疫制剂来缓解排异反应。另外有一些肾移植患者,由于原发病原因,移植数年后又会复发。另外移植肾是有一定寿命的。由于慢性排异反应,患者又会重新进入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阶段。所以肾移植可以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很好的改善,但真正治愈恐怕还有待商榷。
尿酸高会引起尿毒症吗
尿酸高很有可能会引起尿毒症。当尿酸超过饱和浓度,尿酸盐晶体析出可直接沉淀于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肾小管和血管等部位,引发其他疾病。高尿酸血症是肾病的最大的因素,长期的尿酸高将会加重肾功能的损害,病情逐渐加重的话,是会向尿毒症方向发展的。一旦有结石以及痛风的患者,都很容易会导致尿毒症,所以一定要及时到医院里面做详细的检查,根据不同的症状做针对性的治疗。建议多饮水,低嘌呤饮食。不吃辛辣刺激牛羊肉海鲜,动物内脏,不饮酒等。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11

60539次收听

尿毒症的饮食要求
不管是任何时候,任何一种疾病都应该做到合理饮食,因为好的饮食对于治好疾病具有促进作用,尿毒症更是如此,该病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的肾病,因此,对于该病患者来说,在饮食上就更加有严重要求了,那么,尿毒症的饮食要求是什么,在此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尿毒症是遗传病吗
尿毒症是否是遗传病,首先,尿毒症实质上是指人体不能经过肾脏产生尿液,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引起的毒害。医学界认为尿毒症是肾功能丧失后,机体内部生化过程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综合征。
尿毒症的饮食治疗
听到尿毒症这个名称,很多人认为尿毒症就是一种绝症,其实,每个病人和病人家属都应该知道,尿毒症并不是绝对的绝症的,只要及时治疗,对症下药,配合治疗,并在生活、起居、饮食中做最大的配合和努力,抓紧时间治疗,尿毒症还是可以逆转成功的,而实际上,尿毒症的饮食治疗于尿毒症的治愈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如何缓解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
尿毒症患者因神经病变、皮肤干燥等原因而出现皮肤瘙痒,患者可通过口服神经妥乐平片改善神经功能及进行皮肤保湿来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哪些病因可以导致尿毒症呢?
提起尿毒症这种疾病,相信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众所周知,尿毒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所以,大家对于这种疾病也充满了恐惧之情,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导致尿毒症的病因都有哪些。引起尿毒症的原因:       一、可能和某些药物有关:很多含有肾毒性的药物,是肾脏受损的
尿毒症怎么治疗
尿毒症先针对原发病治疗,还要针对并发症的治疗,保守治疗、肾脏替代治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甚至这个肾脏移植治疗等。尿毒症都是慢性的肾脏病逐渐进展,到了肾功能最后完全丧失,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每分钟以下,那么这个时候就进入了尿毒症期。对尿毒症的患者,首先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是不可少的,比方说这个患者既往是一个慢性肾小球疾病,那么这个时候控制他的血压,减少蛋白尿,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一个糖尿病肾病,这个时候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还是很重要的,高血压患者要很好的去管理他的血压。对尿毒症的患者的话,原发病的治疗要关注。同时要关注尿毒症的并发征的一些治疗,比方说最多见的,第一个尿毒症的患者,70%、80%以上都会出现高血压,那么这个时候很好的管理血压,控制患者的血压是非常重要的。控制血压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很多尿毒症的患者可以出现肾性贫血,那么这个时候,给予促红素铁剂可以纠正患者的贫血,可以改善生患者的生活状态。另外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适当补充碳酸氢钠,另外还要关注的就是电解质紊乱,特别是尿毒症患者特别容易出现高钾血症,那么这个时候,纠正高钾血症,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还有改善他的钙磷代谢紊乱,还有就是治疗继发性甲旁亢,这些都是尿毒症的一些最基本的保守治疗。
语音时长 01:53

2019-11-11

60760次收听

尿毒症病因
所有的肾脏病,包括原发性肾脏疾病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最终都会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但不是所有的肾脏疾病,都会导致尿毒症;过去我国尿毒症的首要发病原因就是肾炎,第二大原因可能就是糖尿病、高血压;但是目前引起尿毒症的原因中,比如遗传性肾病、多囊肾、肥胖、高尿酸等,这几个病因就往前提,有超过慢性肾炎的趋势。所以,现在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糖尿病、高血压,还有高尿酸、肥胖;另外,还有一些药物造成的肾脏损伤,也可以引起尿毒症。所以,尿毒症引起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就是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肥胖、肾炎,还有多囊肾这些疾病。
语音时长 01:33

2019-07-16

52647次收听

03:27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哪个好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有各自的优缺点,有各自适合的人群,具体分析如下: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都是尿毒症病人的替代治疗方法,大概有百分之六七十的病人是可以做血透,也可以做腹透。血液透析是要建立血管通路,把血引出来再回去,腹膜透析是不见血的。腹膜透析适合血管通路不好,没办法做瘘的病人;心血管不好的人,如病人有房颤、心梗或者放过支架,因为没有通路的问题,可以在家做腹透,操作比较简单,自己也可以给自己操作;家里不方便或者眼睛看不见,家属可以帮着做,来医院不方便的人。不管是腹膜透析还是血液透析没有严格的禁忌症,但是有一些相对禁忌症。如脑出血或者心脏不好,血管通路不好解决的病人,建议做腹透。血透的病人这一段通路不好,建议做腹透。
02:47
血浆置换治疗肾脏病效果好吗
血浆置换治疗肾脏疾病效果好不好,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血浆置换的治疗不像药物治疗具有强制性,它有规范化的应用,在药物不能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血浆置换方法。有些肾脏病应用血浆置换比较明确,效果好。以下几个病可以用:一、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如果病人在咳血,就叫Good-Pasture综合征。二、ANCA相关性的小血管炎。肺里咳血必须要用血浆置换,快速的把这种致病物质清除以后,让病人缓解症状,效果非常好。三、狼疮。狼疮是免疫系统的病,血浆置换是一个快速清除这些致病物质的方法,如果狼疮病人有感染,不能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血浆置换的方法,快速清除致病物质,防止或者延缓疾病的进展。另外,激素治疗效果也不好。四、抗磷脂抗体型的狼疮是要用血浆置换,而且效果非常好。
02:20
什么是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尿毒症病人做的一种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就是在肚子里插个管,利用自身的腹膜交换功能,来清除毒素和水。尿毒症期有三种替代方法,第一种是血液透析,第二种是腹膜透析,第三种是换肾。腹膜透析简单说,就是在肚子里灌一些好水,经过四个小时交换,把含有毒素的水放出去,靠自身的腹膜来清除病人体内的毒素和多余的水分。腹膜透析不占用医院的资源,在家里就可以做。
02:47
尿毒症患者饮食注意什么
对于尿毒症患者的饮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如果尿毒症的病人已经进入到尿毒症第五期,而且患者的尿量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在患者的饮食上,主要是需要限制病人蛋白质的摄入。这样,有助于患者尽量延缓残余肾功能的减退。所以,这样的尿毒症病人,不可以吃太多的高蛋白食物,比如肉、蛋、奶。如果病人患有高磷血症,就要注意限制患者的食物里磷的摄入,比如蛋黄、鱼籽、酱油以及可乐等含磷比较高的食物。对于这类的食物,病人在平时生活中,都应该要避免。因为在透析的过程当中,要消耗病人大量的血白蛋白,部分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所以,如果进入到透析期的尿毒症患者,建议多多食用高蛋白食物;未透析患者要少摄入含钾高的食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