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息肉有遗传性吗

发布时间:2020-12-1028409次浏览

胆囊息肉有遗传性吗。遗传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通常有三种类型:显性遗传、隐性遗传和半性遗传,不论是那种类型的遗传,对胆囊息肉患者而言无疑是给患者的心里增加沉重的负担,所以患者,要合理调整情绪。那么胆囊息肉是否具有遗传性呢?


随着人类饮食结构多样化和饮食节律非常化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如:高胆固醇饮食、长期酗酒、过多进食刺激性饮食、饮食规律紊乱 如:早餐不吃好或不吃早餐、晚餐过盛、过多等不良饮食习惯、农药过多、食品添加剂泛滥、电离辐射充斥空间等都和胆囊息肉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从而孕 育了胆囊息肉的第一个特点-发病率逐渐增高。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胆囊息肉病的发现率逐渐增高,而非专科医院的医生对此病认识不清或不认识,或不重视,从而造成了胆囊息肉在诊断和认知上的盲点和诊断治疗的真空带,形成了胆囊息肉宽阔的隐藏空间。

胆囊息肉多无症状,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在检查上,3-4mm以下的息肉在CT和核磁共振中难以发现或常常漏诊。

无症状型胆囊息肉给人们造成的假象是不痛不痒、身无百病、无须治疗,而当症状并发或性质改变时,往往给造成意想不到的痛苦和无可挽回的伤害,典型患者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幡然醒悟、为时已晚。

胆囊息肉的致命杀伤力在于突发癌变。从80-90年代,因形成的胆囊息肉的性质不同,癌变率逐渐增高。而在癌变中或癌变后,许多胆囊息肉患者没有不适的感觉,不知不觉发展,不知不觉癌变,这也是胆囊息肉最可怕的特点。

根据现代流行病学的最新统计结果,家族成员中亲代患有胆息肉病其子代的患病率高于正凡人的1-2倍,由此说明胆息肉病还具有一定的遗传现象。所以一定要及时到正规专业的医院接受治疗。

相关推荐

胆囊息肉是传染病吗
胆囊息肉大多数没有症状,百分之八十五是通过例行体检才发现的。据国内健康查体统计表明:正常人群中有百分之五的胆囊息肉检出率。也就是说在各个单位组织的例行身体检查中有百分之五的人有可能会查出胆囊息肉。而这部分被查出来的人,一听有胆囊息肉就忧心忡忡,还担心
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相关注意事项
胆囊息肉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对胆囊息肉的治疗也是越来越受到关注。一旦来说,胆囊息肉的治疗最好办法是进行手术,但是也要注意一些适应症和禁忌。一、手术适应症1、经B超或其他影像检查,确诊为胆囊息肉直径大于8mm者或胆囊多发息肉者。2、经口服胆囊造影胆囊显影,胆囊功能正常者胆囊息肉的治疗可以使用手术
无症状息肉的手术指征
胆囊息肉有两种情况需要手术治疗,一是有症状,如上腹疼痛,说明胆囊有炎症。第二种情况是无症状的胆囊息肉,如有下列情况之一也需要手术治疗,即息肉在1cm以上;息肉在短时间内长得很快或多发息肉;息肉长在胆囊颈部。
如何彻底治愈急慢性胆囊息肉
如何彻底治愈急慢性胆囊息肉?胆囊息肉的不断出现,在生活中是较为多见的。想要及时的控制住胆囊息肉的发生,找对胆囊息肉的治疗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就一起从下面的文章中来了解下吧。
胆囊息肉手术指征有什么
胆囊息肉手术指征主要取决于胆囊息肉的大小。对于直径小于一厘米的胆囊息肉,一般是建议进行一个随访的观察,半年左右进行一次超声的复查,密切监测息肉大小的变化,而对于一公分以上的息肉,进行一个手术治疗,因为一公分以上的息肉,有这种恶变的这种风险,而胆囊息肉恶变为胆囊癌时,这个患者是没有任何的临床表现,等出现症状时可能已经就比较晚了,所以说对于一公分以上的胆囊息肉进行建议进行一个胆囊切除的一个手术。如果息肉在手术前已经怀疑有癌变了,一般建议手术中要同时送一个冰冻的快速病理切片,明确这种息肉的性质。如果已经有癌变,很单纯的腹腔镜胆囊切除不够了,还需同时合并有胆囊床肝组织的切除及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的清扫,只有这样根治性的手术,才能尽量减少胆囊息肉变为胆囊癌,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的这种概率。
语音时长 01:50

2020-03-16

55823次收听

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胆囊内胆汁胆固醇比例过高、胆汁酸盐不足、胆囊炎反复发作都有可能会导致胆囊息肉的形成,以及原因不明的腺瘤性息肉。胆囊息肉通常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的总称,又称为胆囊隆起样病变,根据胆囊息肉的成分,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等,绝大多数的胆囊息肉都是属于胆固醇性的息肉又称为假性息肉,那么这种息肉的形成原因是由于胆囊内胆汁胆固醇比例过高,或胆汁酸盐不足而导致胆固醇的结晶,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而形成的胆固醇性息肉,这种息肉的形成往往和饮食结构、习惯有密切相关性;胆囊的炎性息肉是由于胆囊炎反复发作过程中形成的局部组织增生,大部分会合并有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有一少部分的胆囊息肉属于腺瘤性的息肉,或称为真性息肉,这种息肉的形成原因具体不明。而且在临床上是真正需重视的肿瘤性的息肉。虽然腺瘤性息肉属于良性病变,但增大到一定程度有发生癌变的风险。
语音时长 01:39

2020-02-24

57225次收听

02:10
胆囊息肉怎么引起的
根据胆囊息肉的性质我们可以将胆囊息肉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胆固醇性息肉最常见。往往是和胆囊内胆汁的胆固醇含量过高或比例失调,胆囊收缩功能障碍而出现的,胆囊内胆固醇结晶贴附在胆囊壁上形成的多发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具体形成的原因不清楚,那么对于腺瘤性息肉我们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观察及息肉的大小、形态、基底是否有血流,来判断其有无发生癌变的风险,那么炎性息肉是由于长期慢性的胆囊炎特别是胆囊结石刺激以胆囊壁内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病变!那么,无论是哪一种息肉,我们的建议都是要通过检查来确定其胆囊息肉的性质,并通过动态监测来观察其变化情况,对于有症状或者是有癌变风险的胆囊息肉,则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02:52
胆囊息肉注意事项
胆囊息肉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是它的直径长大到一定程度以后,息肉有可能会癌变。胆固醇性的息肉是不会癌变的;而腺瘤样的息肉是有可能会癌变的。对于这种胆囊息肉来说,还是需要通过做手术去把胆囊切除以后,然后做病理切片,去分析它的病理类型。但是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胆囊息肉,只要息肉的直径在一公分以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定期监测和随访,对于息肉大于一公分,我们要尽早的进行外科手术的干预,同时进行病理的检查,明确它的病理性质。
胆囊息肉怎么治疗
胆囊息肉是胆囊最常见的良性疾病,现在患病率大概在5%左右。这种息肉大部分是通过体检发现的。我们很多朋友并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体检了以后超声医生会告诉他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看到这种结果一般心里都比较着急,因为他们认为息肉样病变有可能会恶变。这个地方也告诉大家,胆囊息肉应该还是一种良性的疾病,生了胆囊息肉以后该如何治疗。他根据胆囊息肉的大小个数不一样,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超声提示你胆囊是多发的,小的息肉,比如说息肉有2到3个毫米,这种息肉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可以说基本上都是良性的,恶变的风险非常小,这种息肉可以采取动态观察定期复查的方法,如果一定要治疗,我们可以吃一些调节胆汁代谢的药物,比如说熊去氧胆酸,外科或者消化科用的都比较多,如果你有胆囊炎症疼痛的表现,也可以加一些消炎利胆片这样的药物。当然了,如果胆囊息肉比较大,超过一个公分,然后增长比较快,或者它的基底部比较厚,这样的胆囊息肉可能就需要手术治疗了。手术治疗又分两大类型,一种就是连胆囊带息肉完整的切除,一种方法一般是针对个头比较大的这种息肉,一般我们外科认为胆囊息肉的直径超过一个公分,这种息肉的恶变风险就很高了,这个时候大夫会建议做胆囊切除,胆囊切除就在全麻下做腹腔镜的一个胆囊切除,这个也是一种微创的手术,在肝胆外科是最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恢复非常快,一般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地和饮食了,另外有些地方也在开展保胆囊的息肉切除术,这种针对的息肉个头不是特别的大,没有恶变的风险,这个时候有些病人特别想希望保留胆囊,也可以采取切开胆囊把息肉切除,再把胆囊缝上的这种方法,这样也是在腹腔镜全麻下完成的方法。所以胆囊息肉的治疗总的来讲包括保守治疗,吃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又包括胆囊切除的胆囊息肉治疗,还有一种保留胆囊的胆囊息肉切除术。
语音时长 02:40

2019-12-20

61872次收听

腔镜胆囊切除后放射性背痛是怎么回事
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放射性背痛是一种胆道术后综合征或胆囊术后综合征,这通常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反应。因为在手术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造成括约肌损伤,从而使胆汁无法正常的排出,这就会出现放射性背痛的情况。
03:27
胆囊息肉原因
导致出现胆囊息肉的常见原因有饮食因素,生活方式和炎症。胆囊息肉病变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排毒器官,但随着近年在饮食方面过多食用了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使得胆囊息肉的发病率进一步升高。常见因素考虑以下几种:一、若患者饮食没有规律,尤其不吃早餐,胆汁滞留时间过长刺激胆囊壁形成息肉。二、熬夜、酗酒、抽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会使胆固醇增高。三、胆固醇摄入过多可能会造成胆固醇沉淀,从而形成胆固醇息肉。
胆囊息肉应该如何检查
胆囊息肉应该做彩超,ct,核磁,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能的检查,心电图、胸片等检查。胆囊息肉需要做的检查第一个术前的诊断,诊断胆囊息肉术前需要做彩超,需要做根据彩超的情况而定。彩超主要了解的问题是息肉的大小、形态、活动度以及位置,如果大小、形态有恶变倾向的话,建议做一个增强的ct或者核磁来借鉴的判断这个息肉的良恶性的程度,这是术前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两个检查。
语音时长 01:13

2018-09-14

63834次收听

01:31
胆囊息肉严重吗
胆囊息肉疾病的严重程度,主要是和胆囊息肉的性质有关系。一般情况下,单纯的胆囊息肉,从形态角度上来讲,无法谈到严重,还是不严重。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患有胆囊息肉病的患者,是没有任何的症状。所以,有些病人到门诊就诊的时候,会说自己患上胆囊息肉,以及身体的哪个地方不舒服,其实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医生仔细斟酌一下。因为如果是单纯的胆囊息肉,特别是患有胆固醇性息肉的患者,很少可以引起相关的症状。所以,在通常情况下,胆囊息肉的严重程度,和胆囊息肉的性质有关系。如果患者是在出现腺瘤性息肉,或者是癌性息肉的时候,此时的情况,还是相当严重的;如果患者是患有胆固醇性息肉的情况,可以先进行观察,这时候病人的情况,不是很严重。
胆囊息肉能自己好吗
胆囊息肉能否自愈主要由它的性质决定,大部分难以自愈。真性息肉每年变化不大,可以不管。胆固醇性息肉,想让它自动地消退比较困难。从B超上看到有明显的增大趋势,这种息肉不太能自愈。除非在胆固醇性息肉早期使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会逐渐消退。
语音时长 01:19

2018-09-07

58976次收听

01:25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预防
胆囊息肉样病变预防包括:第一,养成饮食规律的好习惯,不吃早餐的人群易患有胆囊息肉。因不吃早餐,易导致胆汁在胆囊内浓缩,从而导致胆囊息肉。第二,杜绝经常饮酒和经常吃高胆固醇、高脂肪食品。第三,需身心愉快,不要有太多压力,生活及工作压力过大的人群易患有胆囊息肉样病变,经常情绪不稳定、波动较大、烦躁易怒、情绪低落、户外活动少、经常熬夜及生活不规律的人易患胆囊息肉。第四,对真正胆囊息肉的部分病人,实际上不可预防,但它占的比例非常小。所以预防胆囊息肉样病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作息习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