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黄芪过量的症状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05-1925441次浏览

黄芪过量的症状之一便是上火症状,如面红耳赤、牙龈肿痛等。也有可能会引发腹泻,导致排便次数增加。也有可能会引发血压升高,出现头晕的症状,严重了还会造成过敏

黄芪是一种药用价值比较高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助阳和固表的作用,适量的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好处。但如果过量饮用黄芪,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黄芪过量的症状有哪些?

1、上火

黄芪过量使用最常见的症状表现就是上火。往往会迅速出现面红耳赤,牙龈肿痛等现象,还会感觉咽喉疼痛,心烦意乱,睡眠质量变得很差,甚至是长时间失眠,严重了会使病情加重或者是逆转病势。

2、腹泻

黄芪过量也会导致腹泻的症状。黄芪是一种中成药,本身具有增加身体抵抗力的作用,也能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如果应用量过大,代谢的速度会很快,这样就容易引起体虚腹泻的问题。

3、血压升高

如果患有高血压,一般是不能用黄芪的,少量食用可能不会有明显的副作用。但如果过量食用,往往会导致血压迅速升高,使患者产生头晕症状,严重了可能会晕倒。

4、过敏

黄芪虽然是一种中成药,但有可能会引起身体过敏。适量服用发生过敏的几率较小,过量服用过敏的可能性比较大。一旦发生过敏,皮肤表面会出现大量的皮疹,并且还会有瘙痒表现,部分人也会出现药物热的症状,这也是过敏的常见表现。如果情况严重,有可能引发喉头水肿,导致窒息。

相关推荐

00:58
缓解恶心的按摩手法
恶心与气血不通有关,正确按摩天枢、内关,能够通经活血,从而缓解恶心症状。按摩天枢的具体步骤:第一步:患者平卧在舒适的地方,腹部放松。第二步:患者双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然后找到肚脐旁开两寸的天枢,开始顺时针按摩。按摩内关的具体步骤:第一步:患者取坐位,将左手掌心向上,放于桌面。第二步:右手找到左手横腕纹上方2英寸处的内关。第三步:合并右手食指与中指,顺时针方向按摩左右内关。第四步:十分钟后交换左右手。由医生按摩穴位后,可改善恶心情况,按摩后需加强保暖。
02:47
身体没劲乏力怎么回事
身体乏力没劲多数是由于气血不足,像脾气不足就会出现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一天2-3次或者数次不等,甚至出现下肢的水肿,这是脾气虚,可以引起没劲发力。另外像血虚,像长期熬夜或生育过度,或长期吃芳香温燥的食物都会出现血虚。另外像湿热阻滞、脾气不足、水液代谢障碍时间长了以后,停留在体内的水湿之邪就会化热,形成湿热阻滞。从医学角度考虑,身体的没劲乏力是热量不足,或者是能量代谢出现了问题,常见的原因像甲状腺功能减退,像贫血,再就是糖尿病,有代谢疾病也会出现乏力的情况。
02:49
身体突然冷得剧烈发抖是怎么回事
身体突然冷的剧烈发抖的常见原因,可能跟情绪的剧烈变化有关系。突然的暴怒可能会出现身体的阳气循环不畅,阳气不能在身体周游散开,阳气达不到的地方那就会怕冷。同时因为生气以后身体就会发抖,这也是气机郁滞的表现。还有一种情况,也是阳气突然循环不畅的表现,见于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细菌感染性的疾病,在出现高烧之前往往出现寒颤。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疟疾,也会出现全身的发冷、寒颤。在我国疟疾这种疾病已经很少见了,尤其是在北方疟疾更很少见。
02:57
血虚有什么症状
头面部的症状,就会出现头晕,甚至会出现头痛、失眠、多梦、睡眠比较表浅、中间容易醒,而且一旦出现中间醒了以后,再次入睡的时候比较困难,睡眠质量比较差。另外可能会出现像眼睛视力的下降、视力模糊、耳鸣、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等,乏力、心悸、胸痛等,与心脏的心肌缺血有关系,也就是我们说的心绞痛,食欲不振、食欲下降、便秘等。皮肤干燥,甚至皮肤容易皴裂,女性的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失调的情况,月经量减少、带经天数减少等,月经失调的情况也比较多见。
湿气重可以吃糖吗
湿气重不能吃糖。体内湿气过重主要与个人体质和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不可摄入糖类等甜食,否则会加重体内湿气。患者在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红豆、扁豆以及薏米等。这些食物有助于排出体内过重湿气,营养价值较高。
什么是血气不足
血气不足在中医学方面指的是气虚和血虚这两种症状,而且血气不足可能会导致人体出现脏腑功能衰退的状况。同时存在该病症的人往往会出现体质虚弱以及四肢冰冷等症状。目前针对该疾病往往需要辨证治疗,常使用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疗法以及饮食疗法。
气阴双补的中成药
气阴双补的中成药有生脉饮,玉屏风散,牡蛎散,六味地黄丸,西洋参,西洋参。常用的气阴双补的中成药首选有药叫生脉饮。生脉饮药比较常见,它的主要成分包括人参、麦冬、五味子,人参也经常被党参来代替使用。三种药在一起具有滋阴敛阴补气的作用,对气阴两虚的症状效果比较好,是治疗气阴两虚的代表药物。还有药就是玉屏风散临床也比较常用,它的作用主要是益气、止汗、固表,对于气虚同时出现阴虚有汗的病人效果会比较好一点。此外还有一种药就是牡蛎散,牡蛎散是一种固色剂,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以固表、止汗、敛阴为主,主要治疗是临床上气阴两虚导致的多汗、乏力。在实际治疗的时候,如果病人的阴虚比较重,也可以加用六味地黄丸提高治疗气阴两虚的效果。还有一些病人喜欢用一些参类的药,像西洋参,西洋参本身就有比较好的滋阴补气的功效,再添加一些天冬和麦冬一起来沏茶喝,也是良好的治疗气阴两虚的临床用药。
语音时长 01:38

2019-10-28

85826次收听

贫血有什么症状
贫血症状的轻重与贫血发生的程度及其进展速度有关。由于皮肤、粘膜下毛细血管浅表,皮肤粘膜苍白,最容易为人们所注意,脑细胞缺氧,轻者感头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重者可出现嗜睡或昏迷。为代偿贫血,机体组织器官供氧量的不足,心脏增加跳动次数以及搏出量,可以引起心慌、胸闷、气短。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心肌缺血可引起心绞痛发作。长期严重贫血,心脏肥厚扩大,心脏代偿不足,可致淤血以及心力衰竭。胃肠道细胞缺氧可以引起食欲的降低、腹胀以及腹泻。
语音时长 01:33

2019-10-14

60887次收听

02:06
补阴药用多了伤阳吗
补阴药用多不会伤阳,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正规的中医在进行治疗的时候,滋补阴精一般有一定的限度,不会损伤到阳气;第二,补阴的药物一般都是一些甘寒滋阴的药物,它和一些寒凉清热的药物有本质的区别,寒凉清热的药物过于苦寒,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在临床治疗的时候在清热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损伤人体的阳气,年轻的中医大夫要引以为戒。但是对滋阴的用药,滋阴之品一般都是甘寒或者咸寒滋阴,它很少有苦寒之品,所以它不会损伤人体的阳气。
腿脚发热是什么病
腿脚发热往往是患者的自觉症状,患者就诊的时候抱怨腿脚发凉的多,说腿脚发热的少,但是也有,腿脚发热是患者的一个自觉症状。要追问患者除腿脚发热有无别的感觉,是否有麻木、胀痛,抚摸患者的皮温是否他末端的皮温不仅自觉发热,摸着也会觉得皮温升高,同时观察一下他的皮肤表面,如果皮肤表面同时有皮肤的色红,甚至有肿,那就不只是说患者自觉皮肤、腿脚发热,而是确实存在着末梢循环的问题。比如说血管炎、神经炎,此外还应该追问患者是否有血糖的问题,因为糖尿病后期发生的末梢神经炎有一部分的感觉异常,就是以自觉的腿脚发热前来就诊。
语音时长 01:10

2019-09-17

54758次收听

汗手汗脚怎么治疗
汗手汗脚患者平时要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可以多补充钙元素和钾元素。也可以适当使用外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75%的酒精和5%的甲醛溶液。口服谷维素和维生素b也可控制汗手汗脚的症状。
人参能补气血吗
气血不足也就是中医认为的气血虚,气血不足很容易引起衰老,比如,年纪人给人感觉有气无力的,就像个老人家。气虚之人常畏寒怕冷,精疲神萎,盗汗耳缓,血虚者常会面黄肤干,发枯眼昏,手麻心悸,精神散乱如沙。经常吃人参可以补气血,缓解这些症状。
气血不足皮肤暗黄怎么办
人们平时比较忙于自己的工作或学习,因此在很多的时候,都会忽视对身体的关注,才会导致出现身体的体质的下降,其中很多人都出现过气血不足的情况,而且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面色发黄的改变,,那么这样的情况怎么处理呢,下面来介绍有关气血不足皮肤暗黄该怎么办呢?
肝气郁结气血不足怎么办
肝气郁结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阻滞的表现,常见症状有闷闷不乐、易怒或易生闷气,部分可能会有头痛、胁痛即两肋的胀痛,女性可能出现乳房疼痛、月经不调和小腹疼痛等症状。肝气主疏泄,喜欢调达,即喜欢舒展的状态,不喜被抑郁、被压制的状态,所以在肝失疏泄的时候,容易出现情志不舒的表现。气血不足会出现少气、少血的症状。在肝失调达的时候,好多的人会说自己没精神、没有力气,觉得很疲劳,很不舒服。肝气郁结、气血不足分两种处理方法。如果是由于肝气郁结引起的症状,主要以疏干健脾,理气和胃为主,可以服用逍遥颗粒、逍遥丸等,若有化热情况,可用丹栀逍遥、加味逍遥等。如果是气血不足引的症状,则以补气养血为治疗方法。若偏于气虚可用补气比较明显的四君子汤;若偏于血虚可用四物汤;若是气血两虚,可用八珍颗粒、八珍汤、八珍益母或十全大补。关键看患者处于哪种阶段,处于哪种状态,根据不同的程度选用的药物也不同。
语音时长 02:21

2018-03-30

75751次收听

气血不足湿气重怎么调理
气血不足湿气重应该从脾的方面进行调理和治疗,因为脾是后天之本,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运化水谷精微,二是运化水湿。运化水谷精微的作用等于受纳,是指饮食后产生营养,通过脾的功能把营养疏散在全身各处。运化水湿是指身体中物质交换产生垃圾,需要通过脾的功能运化代谢出去。所以气血不足湿气重,我们要去从这个脾的功能去进行调理,去健脾利湿,或者是补脾利湿。饮食上,可通过养脾补脾食物的调理,比如谷物类、豆类、瓜果类的食物都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平时还可食用跟身体结构比较类似的食物,比如蛋白类,尤其是蛋白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有利于人体吸收和代谢,也是补气生血好的材料。比如说瘦肉、鸡肉、羊肉、牛肉、兔肉,还有包括动物的肝脏、动物血,都是比较好的生成气血的食物。其次,冬瓜、南瓜、红薯、土豆、山药、山药豆、黑豆、黄豆、红豆、薏仁这类的食物都有健脾去湿的作用。另外,阳气偏虚就是比较偏寒,脾阳不振的类型,还可以多吃一点像大枣、桂圆、芝麻、核桃这类的食物。除了饮食调理,也可以做一些药膳,也有益于健脾去湿生血,比如炖汤的时候可以加黄芪、党参、当归、枸杞、白术、茯苓这一类的药材。
语音时长 02:56

2018-03-30

67525次收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