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急性肝炎患者应该怎么护理?

发布时间:2020-09-1662648次浏览

急性肝炎的患者在目前的社会中还是比较多见的,对于急性肝炎这种疾病赶来我们都应该知道什么样的知识点才能提高我们临床的治疗效果,再者对于这种疾病来说我们还需要怎么做才能提高我们患者对生活的态度,这就需要我们为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

急性肝炎分为两型: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1.急性黄疸型肝炎:典型的临床表现分三期:

(1)黄疸前期:平均5~7天

表现:1)消化: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和腹泻

2)全身:畏寒、发热、疲乏及全身不适等。

甲型及戊型肝炎:起病较急,常38℃以上的发热。

乙型肝炎:起病较缓慢,多无发热或发热不明显

(2)黄疸期:持续2~6周

1)尿色加深如浓茶样

2)巩膜和皮肤黄染,约2周达到高峰。

3)有短暂粪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过缓等肝内阻塞性黄疸的表现。

体征:肝大质地软,有轻度压痛及叩击痛,部分病人有轻度脾大。

(3)恢复期:平均持续4周,黄疸逐渐消退,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我们专家对于肝炎这种疾病从几个方面做了相关的内容阐述和总结,希望我们在护理急性肝炎患者的时候能够发现我们治疗患者的不足之处,还应该知道急性肝炎这种疾病的其他知识点和临床症状表现,能够根据临床症状和表现对症处理,处理好患者的心理,增强患者战胜肝炎的信心。

相关推荐

01:33
足底发黄是什么原因
足底发黄可能是鞋袜脱色、汗液增多、足癣、贫血、肝炎等因素引起的,患者可遵医嘱采用生活调理、使用药物等方法进行改善。若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治疗。1.鞋袜脱色:若鞋袜的质量不好,可能会脱色,使足底发黄,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做特殊的治疗,需要选择质量较好的鞋袜。2.汗液增多:如果平时的运动量较大,可能会导致汗液增多,让足底变成黄色,建议勤换鞋袜,勤洗澡。3.足癣:病原体感染、清洁不当等因素容易引发足癣,导致足底发黄,患者通常可遵医嘱使用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卢立康唑乳膏、克霉唑乳膏等药物进行改善。4.贫血:饮食不当、遗传等因素容易引起贫血,使足底发白、发黄,建议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复方硫酸亚铁颗粒、蔗糖铁注射液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5.肝炎:病毒感染、遗传等容易引发肝炎,造成足底发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唑嘌呤片、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药物,以促进恢复。患者平时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过度刺激皮肤。
肝炎五项是指哪5项
临床检查上没有肝炎五项,如果要想了解一个人有没有乙肝,肝功有没有受到损伤,是查肝功生化和乙肝五项,而不是叫肝炎五项。肝功生化抽血化验,可以了解目前有没有肝损伤和肝损伤到什么样的严重程度,有没有胆红素的升高等,乙肝五项是用来判断有没有乙肝病毒的感染,有没有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或者对乙肝病毒有没有免疫力,这些都可以通过乙肝五项,也就是常说的乙肝两对半的结果,来进行分析判断。所以常用的检查就是肝功生化和乙肝五项,也称为乙肝两对半。
语音时长 01:04

2021-07-09

81389次收听

转氨酶高有哪些症状
肝细胞是转氨酶的主要生存地,当肝细胞发生炎症、中毒、坏死等时,会造成肝细胞的受损,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升高。转氨酶高患者常有肝炎的症状体征,如发热、厌油、恶心、呕吐、乏力、食欲差、肝脏肿痛等。严重者还有黄疸的表现,如尿黄、尿色加深如浓茶、皮肤眼睛黄染、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变白等表现。长期持续的转氨酶高见于慢性肝炎患者,常有面色发暗、肝掌、蜘蛛痣、脾大等慢性肝病的体征,合并肝硬化者可出现腹胀、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转氨酶高者应去医院就诊检查,明确病因及时治疗。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其中甲肝、戊肝为急性肝炎,草氨酶常显著升高,甚至出现黄疸,但经保肝抗炎治疗,多能较快恢复正常。乙肝、丙肝可以转为慢性肝炎,常需要抗病毒治疗。丙肝通过使用小分子药物治疗,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但对于乙肝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根治方法,需要长期的服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或丙酚替诺福韦等药物控制病情。
语音时长 02:11

2021-07-09

83100次收听

02:13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分为lgG和lgM抗体两种,如果是甲肝lgG抗体阳性说明病人可能是既往感染,如果是甲肝lgM抗体阳性,说明病人是现症感染。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了人体以后,就像其他传染性疾病一样,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分为lgG型的和lgM型的。一般lgM型的抗体出现在感染的初期、病程的早期,lgG型的抗体出现在疾病的恢复期。我们诊断甲肝除了根据临床表现,肝功生化检查结果,还要抽血化验病人的甲肝抗体,甲肝抗体是我们确定诊断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肝炎症状有哪些
不同类型的肝炎可有共同的临床表现,如乏力、恶心、食欲减退、厌油、腹胀、尿黄、肝区压痛、肝掌、蜘蛛痣等,黄疸型肝炎,可有黄疸出现,重型肝炎可有神志改变、嗜睡等精神症状和体征。此外,根据病因的不同,可有不同的伴随症状。急性肝炎常常出现症状,但慢性肝炎可以没有明显不适表现,因此容易被忽视,瘀胆型肝炎可出现皮肤瘙痒,灰白便等。酒精性肝炎患者还可见酒精性面容、酒糟鼻等。患者呈肝病面容,皮肤瘙痒、晦暗无光,双颊可有褐色色素沉着,有黄疸者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黄。慢性肝炎可在颈部、前胸、手背、上臂等部位见蜘蛛痣。重型肝炎可出现凝血功能异常,严重可导致胃黏膜糜烂出血,可出现上腹隐痛、黑便或呕血。甚至可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昏睡、昏迷等。
语音时长 01:26

2021-06-09

80818次收听

肝炎小三阳是什么回事
所谓肝炎小三阳也就是乙肝小三阳,乙肝五项里面,第一项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第四项是E抗体阳性,第五项是乙肝核心抗体阳性,乙肝小三阳是乙型肝炎的一个病理过程,属于病毒性肝炎。乙肝小三阳是具有传染性的,但是小三阳的传染性比较弱,这是因为乙肝小三阳的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这是一个感染性的标志物,只是表明机体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是,乙肝病毒的载量在正常范围之内,而乙肝小三阳的乙肝e抗原是阴性,E抗体是阳性。也就是说机体虽然感染了乙肝病毒,但在体内并没有复制,病毒处于静止状态,并且肝功一般也正常。这种情况是不需要治疗的,不是所有小三阳都是不需要治疗的。也有病毒变异的情况下,小三阳病人出现病毒复制活跃,肝功出现异常,这个时候是需要治疗的。所以肝炎小三阳病人尽管无临床症状,也需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语音时长 01:26

2021-06-09

80416次收听

乙性肝炎危害有哪些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下面我们详细地了解一下乙性肝炎危害有哪些?
中药治肝炎都有哪些
在肝炎的治疗上,虽然我们需要通过医生的诊治来进行救治,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是药物的,专家表示,肝炎有着不易根治的特点,因此,我们的选择治疗方式也应该将这一点考虑在内,而中医疗法则是比较合适的选择,那么,中药治肝炎都有哪些呢?
肝炎运动要注意什么
肝炎运动要注意什么?众所周知,运动有助于活跃腹腔血液,减轻肝脏淤血,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和吸收功能等,还能消除过多脂肪对肝脏的伤害,可以说是让人们受益颇多。因此肝炎患者也应多运动。但是肝炎运动要注意什么呢?河南肝病专科医院肝病专家表示,肝炎患者应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职业、疾病的轻重和个人的爱好、习惯的不同,选好锻炼项目、选好运动场地、掌握好运动强度。1、掌握好运动强度:肝炎患者适合进行全身性低强度
新生儿肝炎能治好吗
新生儿肝炎综合症主要表现为黄疸,也有部分患儿可出现腹泻或是营养不良等情况,此病可由多种原因造成,但是一般主要病理改变为非特异性多核巨细胞形成的一种新生儿疾病,因为可导致新生儿肝功不好、易患佝偻病,更严重者还可以死亡,下面就和大家一快来看看新生儿肝炎能治好吗,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及时发现小儿肝炎应细致观察
有不少孩子患上了肝炎,可他们的爸爸妈妈竟然毫无察觉,一直到病情严重才想到上医院,既耽误了治疗时机,也容易将病毒传染给其他孩子。发现肝炎征兆并不难,只要对孩子进行细致的观察,就可以发现病情。
02:28
肝炎严重吗
肝炎病情有轻有重,患者可能只是转氨酶轻度升高,发生轻微的消化道异常症状,经过治疗即可恢复健康。也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临床上最严重的情况,肝衰竭。这种病情可能发生在完全健康的人身上,只要有一次病毒感染,就会导致大面积肝坏死,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如果慢性肝炎患者的病情没有控制好,很可能发展成更严重的肝病,如肝硬化、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甚至是肝癌。不过,大部分肝炎患者的病情较轻,只要经过恰当治疗,就可以稳定病情保持健康。
02:42
肝炎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肝炎的预防方法与肝炎的传播途径密切相关。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是经过消化道传播,所以,预防方法主要针对病从口入,首先不能吃生冷的食物,尤其水产品不能生吃,其次远离被污染的水源,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乙肝和丙肝的传播途径是静脉,很多对身体造成创伤的行为都会称为传染源,比如输血、针刺、纹身、穿耳洞、洗牙等等,面对这些行为应保持高度警惕。目前成熟的疫苗只有甲肝和乙肝,没有抗体的人应该及时注射疫苗。另外,丁型肝炎是一个缺陷病毒,不会独立存在,如果没有感染乙肝就不会感染丁肝,所以不需要特殊预防。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吗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人体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造成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会传染。其传播途径,常见的第一条途径是血液传播,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未识别丙肝病毒,多数患者输血造成了丙肝病毒感染。还有,纹身、共用剃须刀、修眉、穿耳洞等也可以造成丙肝病毒经血传播。第二条途径是母婴垂直传播,但传播率明显小于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母亲在围产期及分娩过程中,会通过胎盘或者产道等其它途径传给新生儿。第三条途径为性传播,夫妻、同性恋之间可以传播丙肝病毒。在生活中要注意防止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要勤洗手,保持皮肤粘膜完整。一般生活中握手、吃饭不会传播丙型肝炎病毒。
语音时长 01:25

2020-02-10

58724次收听

02:48
乙型肝炎的危害
乙型肝炎是发病率较高的肝炎类型,本身危害不大,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控制病情,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肝硬化并发症,严重可危及生命。乙型肝炎症状轻微,早期容易被忽视,当体内乙肝病毒持续复制会引起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硬化后容易合并一些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肝腹水、肝硬化门脉高压、门脉高压出现后容易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出血量较大的患者会失血性休克,需要立即抢救;肝硬化晚期患者还会有合并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衰竭等,此时就是危及生命的状态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