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烧心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8-12-2957475次浏览

烧心是食管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按摩中脘穴、药物治疗这些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1、合理的饮食:患者在饮食上可以吃面食为主,面食能够稀释胃酸,当中的碱还能中和胃酸,与牛奶、豆浆和粥类等。避免吃高脂肪的食物和甜食,含酸性的食物,这些都可以使胃酸增加,让胃部的分泌物增多,定时进餐很重要。

2、按摩中脘穴:可以利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人体的伤害小很多。我们通常用按摩中脘穴位治疗,这个穴位位于人身体的任脉上,是胃的募穴,这个部位位置比较特殊,通常它和胆小肠、大肠、三焦的关系都比较密切,是脾胃所在的部位。按压中脘穴,一边吐气一边用拇指强压6秒钟,重复5次,常按这个穴位,可以提高胃肠的功能,胸部的难受感就会慢慢消失。其实这个位置比较好找,就是肚脐和剑突连线的中点处。

3、药物治疗: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微丸、复方盐酸雷尼替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从根本上防治,从健胃养胃做起,所以在饮食上要特别的注意,合理的安排,规律的吃饭,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还需要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防止病毒侵害健康。

相关推荐

胃酸过多吃酸的后果
胃酸过多,如果吃酸的东西过多,就会使胃的症状加重。胃酸过多往往会引起一些酸相关性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如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从轻到重可以分成A、B、C、D四个级别;还有消化性溃疡,也可以由于酸分泌增高导致胃、十二指肠、食管溃疡;由于酸分泌增高,还可导致胃黏膜相关的淋巴瘤或胃泌素瘤,称为顽固性溃疡。表现为持续顽固性上腹疼,反酸烧心比较明显。部分还会伴有大便性状改变和次数增多。这类疾病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胃酸测定和胃镜检查,才能帮助诊断。如果酸相关性疾病再吃酸的东西,会使酸进一步增高,导致疾病加重,还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如溃疡病,可能会出现溃疡穿孔或溃疡出血等。一旦出现并发症,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如果有酸相关性疾病,本来胃酸就过高,尽量不要吃酸的东西。
语音时长 01:43

2021-12-30

78873次收听

02:25
胃酸过多吃酸的会怎么样
胃酸过多,如果吃酸的东西过多,就会使胃的症状加重。胃酸过多往往会引起一些酸相关性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如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从轻到重可以分成A、B、C、D四个级别;还有消化性溃疡,也可以由于酸分泌增高导致胃、十二指肠、食管溃疡;由于酸分泌增高,还可导致胃黏膜相关的淋巴瘤或胃泌素瘤,称为顽固性溃疡。表现为持续顽固性上腹疼,反酸烧心比较明显。部分还会伴有大便性状改变和次数增多。这类疾病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胃酸测定和胃镜检查,才能帮助诊断。如果酸相关性疾病再吃酸的东西,会使酸进一步增高,导致疾病加重,还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如溃疡病,可能会出现溃疡穿孔或溃疡出血等。一旦出现并发症,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如果有酸相关性疾病,本来胃酸就过高,尽量不要吃酸的东西。
02:02
喝完酒半夜吐酸水怎么办
喝完酒以后半夜吐酸水,建议戒酒。酒精对黏膜有刺激性作用,尤其是对于本身胃就有一些问题的人群。比如慢性胃炎的患者,喝酒以后会加重胃炎,同时也会使黏膜对酸的刺激敏感性增高,尤其在夜间平卧时,胃酸的分泌多,就可以通过松弛的贲门口反流到食管,出现夜间反酸的情况。所以如果喝酒以后有吐酸水、胃疼、腹胀等症状,建议能戒酒,一定要戒酒。如果实在不能戒酒,要减少喝酒。其次注意不空腹喝酒。
03:06
喝苏打水能缓解胃酸吗
苏打水的成分是碳酸氢钠,它的pH值大概是7.5-9.0之间,是一个弱碱性的溶液。苏打水是碱性,就能够去中和胃酸,胃液里头的PH值可能是2-3,用弱碱性的液体加进去以后,就能够起到一个酸碱中和的作用。当然,弱碱去中和浓酸,这样产生的热不会太高。生活中间有的病人,是高胃酸分泌状态,可谓出现胃脘部灼烧感,还可以出现胃疼,也有胃食管反流。这些症状发病的时候,都可以喝苏打水去缓解症状。其实喝纯净水、白开水也能够稀释胃酸,用中性的喝进去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胃酸能喝酸奶吗
胃酸的患者不建议喝酸奶。胃酸是指胃酸分泌过多,是胃肠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胃酸过多可以造成烧心,反酸,恶心,嗳气等不适症状,多见于胃食管,反流消化道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等疾病,而酸奶是通过乳酸菌发酵而成,属于酸性食物,过度的食用酸奶,有可能会使胃酸分泌更多,从而增加胃肠道的负担,更加会造成胃黏膜的损害,不利于上述疾病的恢复。因此当胃酸过多的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尽量少食用含糖量较高或者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尽量避免食饮用浓茶、咖啡等饮品,尽量避免使用生冷刺激性或者过酸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11

86702次收听

胃酸过多吃碱性食物吗
胃酸分泌过多的患者是可以进食碱性食物的。胃酸分泌过多的患者在饮食上应该进食清淡、低糖低脂、碱性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胃酸过多的治疗,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根据医生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可以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比如奥美拉唑,以及胃黏膜保护药物比如铋剂。另外在饮食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养成规律进餐的习惯,细嚼慢咽,以清淡低糖低脂的食物为主,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碱性的食物能够中和胃酸减轻不适的症状,主食以馒头,面条为主,蔬菜可以进食莲藕,油菜,卷心菜,菠菜等碱性蔬菜。
语音时长 01:07

2021-04-22

97442次收听

孕期胃酸过多吐酸水怎么缓解
孕妇胃酸过多吐酸水首先要进行饮食调节,饮食调节效果不佳时,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孕妇胃酸过多引起胃炎、胃糜烂、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引起孕妇不舒服,甚至影响胎儿发育。使用药物对胎儿和孕妇怀孕进程有影响,所以用药要谨慎。一、饮食调节:少吃辛辣、油炸等刺激胃酸分泌多的食物。二、药物治疗:可以使用中和胃酸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常用的有铝镁加混悬液或铝碳酸镁咀嚼片或麦滋林,这类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很小。如果胃酸特别多,用上述药物效果都不好使,建议服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抑酸效果好,对胎儿影响目前没有准确的数字,在使用前一定要告知孕妇可能存在的风险。
语音时长 01:24

2020-08-10

54065次收听

胃酸怎么办
胃酸反流或者是有烧心有一部分患者会有上腹或者是胸骨的后面总是有些烧心的感觉,而且还经常的反酸水。胃内的酸度是非常高的,胃内的pH值是非常低的,它的酸度非常高,由于胃内有保护性的机制来防止胃的黏膜受到胃酸的侵蚀,但是如果胃酸跑到了它不该跑到的地方,比如胃酸反流到了食管的下段,这时就会对食道的黏膜进行灼伤、损伤而导致患者是有烧心或者是有反酸水这样的情况,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常称之为胃食管反流病。如果胃酸对食道已经产生了破坏的作用,不仅仅是胃食管反流病,而是会造成食管的炎症,这个时候需要及时的进行干预,防止食管的炎症迁延不愈,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是建议及时的就医、就诊,来明确一下胃酸有没有对食道,或者是对胃部产生侵害,需要在消化科进一步的诊断而明确。
语音时长 02:01

2020-02-14

55102次收听

02:06
经常胃烧心怎么办
如是年轻病人胃烧心,可口服抑酸药物观察疗效。必要时应进行胃镜检查,排除消化道肿瘤性疾病。大部分胃烧心病人是由于胃酸分泌的增加导致,也有一部分是消化不良导致胃的烧灼感。如果病人是初期出现,而且是年轻的病人,可以开展经验性治疗,如口服抑酸的药物。而用药后症状很快缓解,说明就是胃酸增多引起来的,可以继续治疗和观察。如果病人年龄偏大,超过四十五岁,或者有胃癌的家族史,一定要做胃镜的检查,明确烧心的具体原因,尤其是排除胃和食道、贲门等地方有没有肿瘤性疾病,只有排除这些疾病,用药才能安全。
恶心吐酸水怎么办
患者出现了恶心吐酸水的情况,首先有可能是由于一些慢性胃部疾病所诱发的,这种情况建议先到医院检查清楚病因再进行治疗;其次,有可能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抑酸药物来进行治疗,缓解不适。
胃酸过多吃什么食物好
胃酸过多的患者平时可以多吃一些面条、含碱、蛋白质高、低脂的食物,平时还应该选择喝茶。如果患者体内的胃酸含量一直都比较多,那么很容易患上胃部疾病,而这些食物可以有效的调节胃部的酸碱平衡。
01:29
胃酸多是什么原因
胃酸多是胃肠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适度的胃酸可以帮助消化,但如果胃酸过多就会伤及胃、十二指肠黏膜,造成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胃内就是一个酸性的环境,有一种泌酸的细胞叫B细胞,它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但胃酸分泌过多或者食管下段的门不自觉地打开,不能跟食物做到很好的配合,以及其它的一些原因都会导致过多的酸就会往上反的情况,像常看到的酒精灯,如果用手轻轻过一下火焰,只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但如果反复过就会导致黏膜的损伤。当反复的出现胃酸多的时候,食管下段的黏膜可能已经出现问题。
碳酸氢钠片是治什么的
碳酸氢钠片主要是治疗胃酸过多等胃部疾病,可以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能够有效消除反酸、胃部灼热等不适症状,而该药在服用时剂量一般为1-2片,但可能会产生嗳气和继发性胃酸的不良反应,因此儿童等不宜人群要谨慎性服用,服药期间还要调理饮食。
碳酸氢钠片说明书
药物说明书中,一般都会包括成分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内容,但是在特殊药物使用的时候,还是需要问诊后根据医嘱来进行用药。碳酸氢钠片属于一种,可以直接中和胃部所分泌的胃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导致的胃肠道灼热以及反胃等消化类疾病,但是由于它是一种直接中和酸类的药物,所以疗效较弱。
胃酸过多的症状
烧心、泛酸水这些都是胃酸的症状表现,经常发生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十二指肠、胃溃疡等疾病。如果经常有烧心、反酸以及胃灼烧的人群,建议日常的饮食习惯一定要做出调整,不要偏食过甜、过咸的食物,尽量多样化的饮食。而且还要注意用餐一定要定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