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肠息肉

发布时间:2018-08-2756788次浏览

预防大肠癌,除了在生活中要保持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外,还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警惕大肠息肉。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有近八成的大肠癌来自良性病变,而大肠息肉是最容易癌变的良性病变。许多人开始犯迷糊,这大肠息肉好像很常见,不就是在大肠上长了一个肉疙瘩吗,有必要“见猫就是虎”吗?那到底什么是肠息肉呢?

医生 (453).jpg

大肠息肉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大小各异,小的像芝麻、绿豆,大的如核桃,有的人肠道里的息肉能有几十个,有的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如家族性息肉病。如果肠息肉是恶性,危害自不必说;即使是良性腺瘤,也有相当概率的恶变机会,随着息肉的增大,数目增加,癌变机会也迅速加大,留着相当于一个“定时炸弹”;退一步说,若是炎症性息肉,恶变可能小些,但随着息肉增大,也可能带来便血、腹泻、肠套叠等临床症状。
  所以,一般来说,医生会建议把息肉切除掉,而现在对付息肉基本不用开刀了。
  用一个大肠镜伸到大肠里,既能看看肠道有没有癌变,也能顺手把息肉切除下来,比起“开刀”,它具有明显优势:如开刀手术后,病人有一段时间会感觉虚弱,恢复正常生活平均要28天,而内镜下切除,对身体损伤小,可能只要两天,人就“生龙活虎”了。而且,费用较开刀手术切除少得多。
  不过内镜下切除息肉,创伤虽小,也还是要遵循从禁食、流质饮食过渡到正常饮食的过程,以促进伤口的愈合。目前无痛内镜检查的开展,使更多的人接受内镜下切除息肉。
  息肉最讨厌的一点就是会“繁殖”,你切除了这个,可能明年在另外一个地方又长出来一个。如果长过一次肠息肉,以后长息肉的可能性还是比其他人更大一些。
  所以,不要以为切掉了息肉就万事大吉,最好在术后三个月作第一次复查,如果没发现异常,则可3~5年再次复查或遵循医生的复查随访要求。如果有息肉新生,就需要再次切除。

相关推荐

01:58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术前准备
大肠息肉目前主要采用内镜治疗,体积较小的息肉可直接在内镜下切除,如息肉较大或疑有癌变倾向,或怀疑在切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可先钳取部分肌肉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随后再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术前准备事项与肠镜检查基本相同,术后因需要禁食并预防出血等并发症,可能会需要短期住院。为确保安全,患者应在术前将既往病史、现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相关情况如实告知医务人员;如目前正在应用相关药物,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并遵医嘱服药;术前应遵医嘱禁食并适当服用肠道清洁剂,促进肠内容物排出体外;术前需要摘除假牙、首饰等物品并妥善保管;为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并便于术后护理,手术当天需有家属陪同。
03:11
肠息肉手术后多久恢复
肠息肉手术分几类,不同的肠息肉手术恢复时间不一样。简单的肠息肉、小的肠息肉,如果通过内镜下常见的息肉切除术,恢复时间很快。但对于5mm以上到2cm的这阶段的肠息肉,通常黏膜愈合时间为2周,黏膜就比较结实,三五天可能出血的症状就逐渐消失了。但如果肠息肉比较巨大,甚至是癌变或早癌这一类的息肉,这时恢复就需要根据外科手术、胃肠外科切除肠来判断。通常现在对于这样的切除,在多数有经验的中心可以做到肠镜下切除、肠段的切除和吻合,胃肠功能恢复排气,可以进流食的时候就可以出院,但这不代表伤口愈合、长结实了。手术完的伤口拆线后,外面的术口大概需要1周左右,但是腹部里肠段愈合结实需要2-4周时间。
肠息肉挂什么科
患有肠息肉时,可以先去消化内科进行检查治疗;肠息肉需尽早手术切除,也可以去胃肠外科检查治疗;如果是结肠息肉或直肠息肉,还可以去肛肠外科就医。
肠息肉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长期腹泻、长期便秘、肠道慢性炎症,容易诱发肠息肉。不良饮食习惯与肠息肉发病也有关系。
肠息肉的症状表现
肠息肉的症状最多见的是大便性状的改变。很多人都会出现腹泻,或者是稀便,或者是大便次数增多,有些人出现大便习惯的改变,包括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还有一部分病人会出现血便,如粘液血便,或者是粘液性的大便,这些都是息肉比较常见的表现。但是有的息肉也并不是都有明显的典型的表现,也可能在临床上是没有任何表现的病人,做肠镜的时候无意当中发现有息肉。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建议有肠癌家族史,或肠息肉家族史的,年龄在40岁以上的大便性状有改变的人群,一定要进行结肠镜的检查及早的发现肠息肉,避免严重的后果。
语音时长 01:40

2020-03-20

58125次收听

肠息肉是不是一定要切除
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肠息肉,胃息肉一样,它本身是要看一下它的病理类型。如果是炎性的或者说是增生性的,不一定要切除,因为它不一定会癌变。但如果是腺瘤性的息肉,腺瘤性息肉,大家知道它本身有一定的癌变几率。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是最高的,大概40~60%。十年癌变率,管状腺瘤只有20%左右,而绒毛管状居于两者之间。如果是腺瘤性息肉,我们一定要切除。如果是炎性的或者增生性息肉的,不一定。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可以内镜一下随访,比如说一年查一次,看它有什么变化,或者说有一些出血情况,如果有近期的短期的增大、出血的,也还是要切除的。所以这个问题,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不一定。如果是炎性的或者增生性的,可以定期随访,每年随访一次。如果是腺瘤性的息肉,建议大家切除。但是切除以后是不是就一劳永逸了,我们这种状态下,依然要定期随访,每年或者一到两年复查一次肠镜,防止它再次复发。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20

68905次收听

02:31
肠息肉症状是什么
肠息肉的症状是随着大小而改变的,它早期的时候,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它的增长和部位不同。肠息肉如果长得特别大,它会和固体的大便发生冲突,产生肠梗阻的表现。而一般来讲,这种情况发生率很低。随着肠息肉的增长,它和大便摩擦,表面会有一定的出血,有时候肉眼可以看到大便表面有血迹,更多的情况仅仅是看到大便里的潜血。所以一定要关注体检当中不起眼的大便检查,很多早期的肠息肉仅仅就是大便潜血阳性,没有其他任何的症状。
01:50
胃肠息肉切除术后注意事项
现在发现胃肠息肉后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内镜进行治疗,胃肠息肉治疗主要包括内镜下氩气治疗、圈套切除治疗。一般息肉切除之后,患者住院期间需要暂时禁食水几天,在临床主要是补液输液观察,观察患者切除息肉部位有没有出血情况,有没有创口的情况,还要注意观察有没有感染的迹象。一般根据胃肠镜下的治疗情况决定患者的禁食水时间、输液补液的时间,进而再决定患者何时开始进食。进食一般从流食、半流食到普通饮食过度。根据胃肠镜的治疗情况还可以决定病人的出院时间。做完手术以后,如果没有好好的护理,那么身体恢复的速度就会变慢,而且复发的几率也会非常高,所以患者一定要自己好好的护理,让身体尽快恢复健康。
肠息肉有哪些早期症状
肠息肉一般没有症状,但是有极个别患者会觉着肚子疼,或者是肚子胀,也有的人觉着可能排完便以后还想排,类似于里急后重的感觉。有人排完便以后大便粘厕所,这就是典型的湿热下注。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要尽早去医院做全结肠镜检查。如果岁数太大,只能做乙状结肠镜检查;因为,患者不能承受全结肠镜的全消化道灌洗。
语音时长 01:03

2018-09-14

51407次收听

肠息肉如何做手术
肠息肉具体手术方式,现在都是以微创为主,可以做腹腔镜,甚至可以做开腹清扫手术。肠息肉一般是在两公分以下,直接做肠镜就可切除。但是切除要看病理结果,比如一级腺瘤或者是黏膜炎症,就可以不用手术,但是如果肠息肉大于两公分或者是病理结果是三级腺瘤,一定要做手术住院。
语音时长 01:07

2018-09-14

58816次收听

肠息肉多长时间复查
肠息肉如果小于两公分,一般认为一年复查一次。如果一年中,没有症状,比方没有腹痛、腹泻、大便出血,说明手术比较成功。如果在一年中,觉着肚子比较胀,甚至觉得大便出血是暗红色,就要随时上医院做肠镜检查。如果没有这些毛病,一年甚至两年还不复查,就容易引起再生长,就不能做到防病于未然。
语音时长 01:03

2018-09-14

68404次收听

01:26
肠息肉手术后注意事项
肠息肉是属于一种良性的病变。肠息肉的发生,与局部炎症的刺激,有很大的关系。而且,一般情况下,肠息肉还会有产生恶变的可能。所以,患有肠息肉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摘除。一般情况下,进行肠息肉的手术治疗,都是可以通过肠镜,进行息肉的切除。在做完肠息肉的手术以后,通常情况下,患者在一周之内的时间,不能够同房。如果同房,可能会引起妇女出现子宫收缩,子宫收缩就会刺激肠壁痉挛。由于同房引发的痉挛,就会导致肠穿孔或者是肠镜下电灼。一般来说,患者在肠息肉术后,具体多久能够进行性生活,是需要看患者具体的手术方式。但是,通常一周后,同房比较好。肠息肉切除以后,肠子会比较薄弱,同房容易引发感染和肠穿孔,所以一周后同房比较好。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表现
肠息肉早期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是便血,大便习惯的改变和大便性状的改变。肠息肉主要是由于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和慢性炎症造成的。有些患者在早期症状不会很明显,还出现某些消化道症状,如腹泄、腹帐,往往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肠息肉患者最主要症状是出现便血现象,患者会出现大便次数、大便时间、大便形状的改变,并伴有日常排便习惯的改变,还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便秘等症状。除此之外,小肠和盲肠息肉还可以引起肠梗阻和肠套叠,进而引起急性腹痛。一旦出现需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肠息肉多久复查
因为肠息肉会反复发作,所以即使做了手术之后也不是一劳永逸了,患者需要定时做肠镜检查,一般是术后一到两年期间。除了患者本人,患者的直系亲属也应该三到五年做一次结肠镜查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