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温柔而坚定的爱孩子

发布时间:2018-06-0160309次浏览

“现在,许多家长虽然重视家庭教育,但为如何进行教育而犯愁,对成长中的孩子束手无策,当今美国最著名也是享誉世界的少儿教育和家庭问题专家、爱家协会会长詹姆斯﹒杜布森提出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论断:“婴儿期和童年期早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一个孩子在婴儿期和童年期没有的到父母无条件的爱,进入青春期后实际上已很难再得到很好的改善了”。

孩子成长早期,母爱最重要

在孩子早年的心理发育中,母亲的作用远远大于父亲。与母亲的关系几乎决定了每一个人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与成长的动力。

0-2岁的孩子,易和母亲形成情感依赖,这个阶段是孩子的深层安全感和亲密能力形成的关键期,母亲要用最温柔的爱与孩子相伴,不能因为父母自己要发展,轻易将孩子寄养在别处。

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完全处在周围人的慈爱中。婴儿是否得到了充满爱的照料,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这时孩子人格发展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需要得到了满足的儿童,受到了适当的爱和关注,就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认为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的,是可以接近的。相反,婴儿在这一年龄段,如果没有得到所需要的和相应的照顾,会导致他们产生一种基本的不信任感。这些孩子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

父爱母爱缺一不可

3-5岁是父爱“介入”的最好时期。父亲的功能是把“热恋”中的母子分开,以促进孩子的成长于独立能力的发展,没有父亲的参与,母子的感情联结难以自然松解,孩子因此也极易变的幼稚与依赖。到了很大还不愿与母亲分床睡觉的孩子,常常是不愿长大的孩子。但如果形成母子联结或父女结盟而“甩掉”父母中的一方时,这种关系会造成另一位家长游离,成为家庭的边缘人。在夫妻感情不良的家庭,应避免让孩子成为夫妻间的“传声筒”或“替罪羔羊”。另外,母亲角色太强或父亲角色太弱的家庭,不利于孩子的个性成长。从心理发展的观点来看,男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一个认同的男性对象,这个对象常常就是自己的父亲。如果父亲、“缺席”,孩子就会缺乏可以认同的男性对象,不知道自己言行的边界在哪里,所以他就想什么做什么,这实际上是在试探一个边界,看看在什么地方有人会喊“停止”。孩子寻求归属感时孩子希望远离孤独,成为某个团体、某人群中的一员,愿意被别人所接纳并与他人共享某些情感。归属感时人们追求安全感的一种表现,在归属感满足时,会觉得自己更有力量,人格更强大。

请家长们不要忽视的是:0-6岁时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俄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是与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关键期,是儿童未来心理成长并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爱的基础。所有关于生命知识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学习的,生命的第二年学习25%。这里的生命知识主要是指爱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给父母们的几点建议

1、学会蹲下来倾听孩子的话

倾听孩子的心声,有经验的父母会采用蹲下来倾听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的对话来了解孩子的感受,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方式。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都要尽可能找时间立即去倾听他所说的话,而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空闲时间再说。与孩子说话,为家长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导孩子的机会。

立即倾听孩子的谈话,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孩子才愿意把所有的事都告诉父母。而对父母来讲,了解孩子头脑里想的是什么,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此,当孩子与父母谈话时,父母要尽可能地立即与他交谈。这样孩子就不会失望,他可以感受到自己对父母是多么重要,他就会把更多的心里话告诉父母。

2、多跟孩子在一起

多跟孩子在一起,陪他在家里玩,出去玩,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很多情况下,你跟他在一起,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就已经足够了。如果他做了什么错事,要温柔而坚决地给他指出来。当然,如果他做的好,要及时表扬他。尤其是父亲要尽量可能多地跟孩子在一起。一切与孩子有关的大事,都应由夫妇共同做出决定。

3、对孩子要合理管束

管教孩子时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而且要温柔地坚持:当孩子犯错误,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负责任、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理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管孩子时夫妻双方要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夫妻双方对孩子的管束有异议,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进行讨论,这样作可以树立父母双方的权威。另外,管束孩子不要惩罚得太多,更不可从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

相关推荐

如何治疗孤独症
针对孤独症,实际上没有特别理想的药物,主要从心理方面医治孤独症。在治疗时,要观察孤独症患儿是否有多动症、情绪失控、冲动等表现,如果有这些疾病,要把合并症治好,可以很大程度改善孤独症患者生活质量。如果患者没有共病,单独有孤独症,想要治愈孤独症的可能性较低。日常可以带着孤独症患者多和同龄的孩子接触,尽量让他们适应现代生活,还要做好人际关系训练以及语言训练,可以让患者多表达心理感受,还要学习如何回应别人的邀请。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1

70342次收听

儿童孤独症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儿童孤独症诱发因素包含遗传性因素、围产期因素、免疫系统异常或神经内分泌异常及神经递质功能失调。
孤独症的发病原因
孤独症是由于遗传,或是后天的一些生长环境异常导致的,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影响也非常大,为了避免患者受伤,就要及时的找到原因,然后控制该病继续发展,以保证患者可以尽快的恢复。
儿童孤独症的表现
儿童孤独症的表现有孤独离群、语言发育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和刻板行为,患有儿童孤独症的患儿从小就喜欢一个人独处,不喜欢和他人交往、交流。甚至在和比较亲密的人拥抱时,也不会表现出任何情绪,严重时还会造成终身沉默不语。
孤独症长大后会怎样
孤独症长大后会很难融入到正常的社会中。如果不治疗,中重度孤独症的孩子很难跟人交流,患者的交流能力很差,很难有正常工作的能力;轻度孤独症的孩子如果智力水平正常,可以上学、也可以工作,但是交流能力会比正常人要差,在正常的一个团体环境中很难发声,甚至几乎没有主动提出过一个问题,交流方式和正常人也有差异。孤独症孩子长大以后的情况首先与病情程度相关,其次与是否经过正规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关系。
语音时长 01:12

2019-01-25

68824次收听

孤独症的表现
孤独症最核心的症状表现是交流的障碍,患者不能够正常与他人交流和沟通,包括语言方面、肢体交流等。患者基本上很少与他人进行眼神的对视,甚至别人与他对视时,眼神会躲避。大一点的孩子不会主动发起与同伴的交流,这是孤独症最核心的症状,还有核心的症状是重复刻板的行为,患者会反反复复做意义不大的事情,如反复开关灯、反复开关门、反复开关水龙头、反复开关柜子门或者是开关抽屉等。基本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是反复坐电梯,有的孩子是把各种物体、小汽车、积木、包括家里类似的东西,如瓶子、罐子,摆得很整齐,给他打乱一点就会大发脾气,这也是重复刻板的行为。孤独症患者还有一个特点是执拗,注意全都集中在他重复刻板的行为上,从一个场景转换到另外一个场景很困难,而且还会大发脾气,也有的孩子表现比较特殊,可能不存在这种典型的类型,没有明显的重复刻板的行为,但是实际上经过仔细的行为观察和了解后可以发现依然存在类似的问题,例如这种患者穿衣服时难,他不想穿,但是穿好后要给他脱下来也难,这也是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的转换困难。简而言之,注意交流的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都是最核心的问题。此外,孩子的兴趣可能会很狭窄,不像正常的孩子见到新奇的东西,都会引起注意和兴趣,患者通常感兴趣只有几件事,如看动画片,仅仅喜欢看一两个动画片,患者的兴趣比较狭窄,例如喜欢汽车,看书的时候也只挑有汽车的书看,其它的书他也不感兴趣,或者是某一段时间孩子就喜欢其中一两件事,如某一段时间就喜欢听某一首歌,这都是属于兴趣狭窄的特点之一。还有孤独症的孩子容易出现感觉方面的异常,大部分的患者感觉敏感,他们感觉声音会放大,所以大噪音对患者来说是一种痛苦。放炮的声音、吹风机的声音,患者可能都会紧张和害怕,小一点的患者会哭,大一点的患者会捂耳朵;患者对光也比较敏感,例如夏天从屋子里面到外面,正常人会感觉到比较亮,但还不至于引起不适,但是孤独症患者会感觉到不舒适,此时他就会闭眼睛、捂眼睛;患者味觉也很敏感,所以孤独症的孩子很多都有挑食、偏食的情况。少数的孩子感觉方面异常会比较钝,如小婴儿,有的家长会反映打针不哭,正常情况打针肯定要哭,但是孤独症孩子对疼痛的感觉不敏感,但家长往往会认为小孩打针不哭,很乖,但实际上任何与正常孩子的差异,都应该引起注意。总之,孤独症最主要的特点是交流的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的狭窄、还有感觉方面的异常,这是病症四大最主要的特点。
语音时长 05:49

2019-01-25

63112次收听

孤独症的表现
孤独症最核心的症状是交流的障碍、交往的障碍、还有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狭窄等。哑巴不会说话,但是不能说哑巴都是孤独症,因为聋哑人可以用手势、哑语、眼神、肢体动作等进行交流,也没有重复刻板的行为,所以,语言不是判定孤独症最主要的病症。部分孤独症孩子的语言能力不差,可以说大段话、背诗、背数字等,语言能力测出来的结果与正常孩子没有差异,但不用语言和他人交流,孤独症和不说话不能够画等号。
语音时长 02:00

2019-01-25

61542次收听

轻度孤独症需要治疗吗
只要诊断为孤独症都需要治疗,如果不治疗,患者的行为改变不了,部分家长期望于把孩子放到正常孩子堆里面孩子就会变好,就想着一定要去正常孩子的机构,而不去康复机构。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诊断是孤独症,即使是轻度,患者也存在交往的障碍,还会有重复刻板的行为。因为患者有交流的障碍,在正常人群中他也不能有效发起他的交流,甚至其他孩子给他发出友好的交流信号,但是他的回应能力也很弱。如果患者不经过干预和治疗,他的这种能力水平不能够有效提升,而且孩子越小,治疗起来效果越好,与他的大脑可塑性相关。所以,无论任何程度的孤独症,只要一经诊断,都需要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34

2019-01-25

60331次收听

02:36
孤独症是自闭症吗
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该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有不少家长会好奇孤独症是不是自闭症,大多数家长对自闭症的名称比对孤独症认知的程度更高。孤独症最早在国外发现。中国开始诊断孤独症时,国内的专家对这种疾病的诊断给它命名就叫自闭症。自闭症主要是源自于英文翻译,所以两者是一种疾病。目前,孤独症更全面的名称叫做孤独症谱系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包含与孤独症相关的一系列病症,包括精神瓦解综合征、阿斯伯格综合征等。
02:32
孤独症的原因
孤独症病因不明确,但有数据表明,可能与基因、环境刺激、大脑损伤、过敏、中毒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很少是由单一一种因素引起。孤独症的病因全世界也没有找到真正的病因,目前有一些比较明确的综合征会导致孤独症的症状,但全世界对孤独症病因的认知是由多种原因造成,可能是基因的问题,如在孕期受到感染,还有环境的刺激等造成基因的突变或者是大脑的损伤等,都可以造成孤独症,但有大脑的损伤并不一定是孤独症,有可能还是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孤独症病因也有其他的学说,如过敏学说、毒物学说等。总之,孤独症是多由因素引起,很少是由单一一种因素引起。
03:14
孤独症检查项目
孤独症检查项目有孤独症量表、发育测评和ADOS测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病因复杂,没有一种化验是针对孤独症的检查。实际上是由有经验的医生观察孩子行为,是不是符合孤独症孩子特点,是否存在交流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狭窄等。辅助进行孤独症的量表、发育测评和ADOS测查。
02:19
孤独症长大后会好吗
孤独症的孩子长大以后的情况首先与患者本身的病情程度相关,其次与他是否经过正规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关系。如果不治疗,中重度孤独症的孩子很难跟其它人交流,患者的交流能力很差,也很难融入到正常的社会中,很难有正常工作的能力。轻度的孤独症孩子如果智力水平正常,他可以上学也可以工作,但是他的交流能力会比正常人稍差,他在正常的团体环境中很难发声,甚至几乎没有主动提出过一个问题,他们交流的方式也和正常人有所差异。
02:51
孤独症的预防
孤独症的预防包括基因检测、避免感染病毒和早产。从孤独症的病因入手。孤独症有遗传倾向和基因方面问题。从优生优育角度预防孤独症,进行基因检测、基因筛选等。孕期病毒感染、毒物接触造成大脑损伤,导致出现孤独症,孕期时减少感染机会和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产时避免早产、缺氧。
打孩子的后果有多严重
杰克逊去世后,他的老妈凯萨琳和前妻黛比罗伊不约而同地“携起手来”,那就是杰克逊的老爸离杰克逊的三个孩子越远越好。爷爷不能碰孙子,这是哪门子事,但却让杰克逊的老爸遇上了。为什么?迈克尔·杰克逊5岁登台,与兄长组成“杰克逊五兄弟”乐队,在父亲乔·杰克逊严厉的打骂下,常常排练演出至深夜,苦不堪言。缺少快乐的童年,成了老爸赚钱的工具,这是天王心中一辈子的痛。
孤独症(无智障自闭症)的表现及治疗
儿童心智理论和主体间沟通能力的正常发展心智理论是能够理解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并从他人的行为当中解释其心理状态的能力。心智理论能力可以确定感知情感,理解他人的交流意图,并理解非言语方式的交流。心智理论能力是情感同化的基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