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打孩子的后果有多严重

发布时间:2018-06-0158918次浏览

杰克逊去世后,他的老妈凯萨琳和前妻黛比罗伊不约而同地“携起手来”,那就是杰克逊的老爸离杰克逊的三个孩子越远越好。爷爷不能碰孙子,这是哪门子事,但却让杰克逊的老爸遇上了。为什么?迈克尔·杰克逊5岁登台,与兄长组成“杰克逊五兄弟”乐队,在父亲乔·杰克逊严厉的打骂下,常常排练演出至深夜,苦不堪言。缺少快乐的童年,成了老爸赚钱的工具,这是天王心中一辈子的痛。

在东方的文化和生活中,父母“教训”儿女是天经地义的事,打骂孩子更是司空见惯,所谓不打不成材、棍棒之下出孝子讲的就是这个理儿。体罚作为一种手段,没有多少人会觉得不能用,关键是别打脸,要打就往屁股上打,反正那肉多,不脱裤子外人也看不出来。当然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宝贝,那是特金贵,父母打孩子的越来越少了。

中国人到美国,很多事需入乡随俗。在美国有不少的案例,一些华人到美国后不太了解美国的法律尤其是对儿童的保护法律,结果往往就因打了孩子几下,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可怕后果。

最新的一个例子是,一名来自中国大陆的物理学家在斯坦福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其妻子在一家法律事务所担任助理。按理说他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而且对美国的法律应当不是一窍不通,用动粗的方式管教孩子的事不应当发生在他们身上。

上个月初,这对夫妇在内布拉斯州开车途中因打他们的小孩,被目击者发现报警吃上官司。7月上旬,此案在法庭公开审理,这对夫妇试图说服法官允许他们的孩子回到家。根据当地英文媒体的报道,一位目击者告诉警方,在奥马哈市外停靠在路边的一辆车上,瞧见一对父母打他们的儿子。警方透露,这位目击者先发现孩子的母亲走出车辆,“教训”坐在后座的男孩;随后,又看见孩子的父亲从前座转身打了他的儿子脸部。

结果这对夫妇双双被捕,关押在当地看守所两个晚上,在每人支付250元保释金后获释,与他们同行的儿子和女儿也被当局送到当地的一个监护机构看管。

此案的最新进展是,内布拉斯加当地法院已同意,允准这对夫妇的儿子和女儿从该州的寄养家庭返回加州社会服务厅指定的监护机构。至于何时全家团聚,还有待加州法庭作出裁决。

这不是一起专门针对华人的案子,土生土长的白人被控虐待儿童的案子也很多。在加州,一位白人母亲领着一对儿女到超市购物。因为男孩顽皮不休被母亲在脸上打了一巴掌。结果超市的售货员当即报警。付款出门时,在外等候的警察迎上去,问她是否打了孩子。母亲说:不错,他太捣蛋,又不服管教。所以我打了他。警察二话不说,马上给她戴上手铐押进警车。而孩子则被“儿童保护中心”送到有养育能力的人家寄养。为了将她保释出来,她丈夫变卖了房产,才凑足20万美元的保释金。

很多亚洲人移民美国以后,并不了解美国政府机构可以对你是不是好父母、是否胜任父母职责做出决定。在很多情况下,有关机构可以把你送上法庭,甚至把孩子带走。这里所说的孩子,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他们和父母住在一起,生活、经济上需要父母的抚养和支持。

《纽约时报》曾报道过一个案例,纽约市皇后区一位华裔妇女因为8岁的儿子没有做作业,用扫把打他,孩子身上留下了伤痕。第二天,学校老师向纽约市儿童服务管理局举报了这个情况,当天晚上,警察来到她家,把她的3个孩子一起带走,送交儿童收养机构。这位华裔母亲不仅要忍受和孩子分离的痛苦,还要花钱请律师帮助她到法庭上索回孩子的抚养权。

20世纪70年代以后,虐待儿童问题引起美国社会的高度重视。美国开展了鼓励对虐待和忽视儿童的可疑情况进行举报的运动,法庭对举报也努力做出回应。联邦“儿童虐待防止和治疗法”提供了一些基本指导方针,各州必须根据这条法律对虐待和忽略儿童的解释制定本州的有关法律。

美国法律上确立的儿童虐待行为包括四个方面:精神、情绪上的虐待,肉体上的虐待(打孩子是最明显的例子),对儿童照料上忽视和性骚扰、性侵害。美国每年有1500名儿童死于虐待,90万儿童遭受过虐待,其中80%的案例虐待者是儿童的父母。

美国法律规定,有关政府机构要保护儿童不受虐待和忽略,具体地说,就是要确保父母或法律监护人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不给儿童造成身体或精神上的伤害。学校老师、社会工作者或医生如果发现儿童受到虐待的可疑情况,必须向有关机构报告,否则,他们自己就可能受到轻罪指控。

按照大多数人的观念,孩子是自己生、自己养,怎么教育父母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孩子不听话,打两下没什么了不起,而且这也是家务事。但在美国不行,政府真是成了老百姓的娘。政府有关部门往往以家长自居,介入有问题的家庭。对有些人来说,政府可能是在侵犯家庭隐私权,但政府认为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孩子。例如,如果一个孩子已经受到身体伤害或有可能受到身体伤害,政府可以以保护孩子免受伤害为由把孩子带走,也可以在一段期间内对有问题的家庭定期进行监督,如果伤害孩子的是父母,政府方面就会提出让父母接受心理治疗。

美国的一些专家表示,美国法律试图把把政府的介入和父母管教孩子的权利加以平衡。一方面,是由父母决定如何教养孩子,而不是让政府来决定孩子应该如何教育,要教给他们什么以及要信奉什么宗教等。另一方面,父母不能滥用对孩子管教的权利和责任。由于孩子年纪还小,尚不成熟,如果父母滥用他们的权利,就要由政府出面保护孩子。通常情况下,对有关的虐童案各州的法院可以做出几种裁决,一是允许州政府把孩子从亲生父母身边带走,二是允许孩子继续留在父母身边,三是终止父母抚养孩子的权利,由他人收养。看看,在美国打孩子的后果有多严重,无论如何,在这一点上那是一定要入乡随俗,对己好、对孩子好,对大家都好。

相关推荐

儿童孤独症会复发吗
儿童孤独症是否复发与自身病情、后续疾病干预等有关,孤独症属于发育障碍,存在多种精神、身体疾病,需长期坚持治疗。
儿童孤独症严重吗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神经瘤疾病,积极治疗效果也不好,70%患者无法独立生活,治疗时没有特效药物,可通过心理治疗。
儿童孤独症如何康复
儿童孤独症康复主要为教育干预,膳食补充,必要时可考虑选择抗精神类药物、抗疫类药物、选择服用药物。
儿童孤独症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儿童孤独症诱发因素包含遗传性因素、围产期因素、免疫系统异常或神经内分泌异常及神经递质功能失调。
孤独症能治好吗
从世界上孤独症专家的认知分析孤独症是一个不能够治愈的疾病,近些年来的治疗经验证明部分轻度的孤独症孩子经过治疗和干预,他们的行为特点、能力特点能够很接近于正常的孩子。虽说国际上的认知是孤独症的孩子不能够完全治愈,家长也不能悲观放弃,因为治疗和不治疗差别非常大,只要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孩子,他的能力水平会有很大的提升。国际上的理论是认为孤独症患者很接近正常人后,在以后的工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处于某一个阶段,如情绪、社会环境的改变,他又会出现孤独症的行为特点。
语音时长 01:20

2019-01-25

51852次收听

孤独症长大后会怎样
孤独症长大后会很难融入到正常的社会中。如果不治疗,中重度孤独症的孩子很难跟人交流,患者的交流能力很差,很难有正常工作的能力;轻度孤独症的孩子如果智力水平正常,可以上学、也可以工作,但是交流能力会比正常人要差,在正常的一个团体环境中很难发声,甚至几乎没有主动提出过一个问题,交流方式和正常人也有差异。孤独症孩子长大以后的情况首先与病情程度相关,其次与是否经过正规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关系。
语音时长 01:12

2019-01-25

68819次收听

怎么预防孤独症
孤独症的预防需要从孤独症的病因来着手,有一定遗传倾向。部分患者是基因方面的问题,要从优生优育的角度预防孤独症的发生,需要进行基因的检测、基因的筛选等。避免孕期的病毒感染、毒物的接触等,可能都会造成大脑的损伤,导致孩子出现孤独症症状,要减少感染的机会和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机会,此外还有宫内缺氧,早期发现、早期矫治。产时尽量避免早产、避免出现缺氧情况的发生,这对孤独症的预防有一定帮助。孤独症是现在全世界的一个难题,即便孕期已经很注意,也不能够完全杜绝孤独症的发生,只能减少孤独症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42

2019-01-25

59177次收听

孤独症的表现
孤独症最核心的症状是交流的障碍、交往的障碍、还有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狭窄等。哑巴不会说话,但是不能说哑巴都是孤独症,因为聋哑人可以用手势、哑语、眼神、肢体动作等进行交流,也没有重复刻板的行为,所以,语言不是判定孤独症最主要的病症。部分孤独症孩子的语言能力不差,可以说大段话、背诗、背数字等,语言能力测出来的结果与正常孩子没有差异,但不用语言和他人交流,孤独症和不说话不能够画等号。
语音时长 02:00

2019-01-25

61542次收听

孤独症检查什么
孤独症病因复杂,目前没有简单的生物学诊断方法。孤独症的诊断需要有经验的医生观察孩子的行为,是不是符合孤独症孩子的特点,是否存在交流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狭窄等。同时也可以辅助进行孤独症的量表、发育测评。因为孤独症的孩子可能伴有精神发育迟滞,所以一定要进行发育测评。目前国际上有一种叫ADOS测查的方法是针对孤独症孩子,ADOS测评主要是从孩子交流能力的损伤程度来评判,最终的分数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诊断孤独症。这种方法非常耗时耗力,所以很难普及,在国外的收费也很高,在国内个别的机构也可以进行,但是很难大面积开展。因为孤独症的发病率较高,如果仅靠这种方法来诊断孤独症,可能会耽误很多孩子。
语音时长 02:05

2019-01-25

62888次收听

02:36
孤独症是自闭症吗
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该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有不少家长会好奇孤独症是不是自闭症,大多数家长对自闭症的名称比对孤独症认知的程度更高。孤独症最早在国外发现。中国开始诊断孤独症时,国内的专家对这种疾病的诊断给它命名就叫自闭症。自闭症主要是源自于英文翻译,所以两者是一种疾病。目前,孤独症更全面的名称叫做孤独症谱系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包含与孤独症相关的一系列病症,包括精神瓦解综合征、阿斯伯格综合征等。
07:05
孤独症的表现
孤独症的表现是交流的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窄和感觉方面的异常。一、患者不能正常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包括语言方面、肢体的交流等。二、有重复刻板行为,反反复复做意义不大的事情,反复开关灯。三、执拗,场景转换困难。四、兴趣很狭窄,容易出现感觉方面异常,感觉敏感,少数感觉方面异常会比较钝。
02:44
孤独症的治疗
患者一旦诊断为孤独症都需要治疗,如果不治疗,患者的行为改变不了,孤独症即使是轻度,患者也存在交往的障碍,还会有重复刻板的行为。因为患者有交流的障碍,在正常人群中,也不能有效发起他的交流,甚至其他孩子给他发出友好的交流信号,但是他的回应能力也很弱。如果患者不经过干预和治疗,他的这种能力水平也不能够有效提升,而且孩子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与他的大脑可塑性相关。所以,无论任何程度的孤独症,只要一经诊断,都需要进行治疗。
02:33
孤独症好治吗
从世界上孤独症专家的认知分析,孤独症是一种不能够治愈的疾病,但是近些年来的治疗经验证明,部分轻度的孤独症孩子经过治疗和干预,他们的行为特点、能力特点能够很接近于正常的孩子。虽说国际上的认知是孤独症的孩子不能够完全治愈,但是家长也不能悲观放弃,因为治疗和不治疗差别非常大,只要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孩子,他的能力水平会有很大的提升。国际上的理论认为孤独症患者很接近正常人后,在以后的工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处于某一个阶段,如情绪、社会环境的改变,他又会出现孤独症的行为特点。
02:19
孤独症长大后会好吗
孤独症的孩子长大以后的情况首先与患者本身的病情程度相关,其次与他是否经过正规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关系。如果不治疗,中重度孤独症的孩子很难跟其它人交流,患者的交流能力很差,也很难融入到正常的社会中,很难有正常工作的能力。轻度的孤独症孩子如果智力水平正常,他可以上学也可以工作,但是他的交流能力会比正常人稍差,他在正常的团体环境中很难发声,甚至几乎没有主动提出过一个问题,他们交流的方式也和正常人有所差异。
如何更好理解孩子的成长
为了使孩子成才,父母往往在早期教育上加大投资,背诗歌、学外语、学识字……。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但是,在关心孩子成长需要的同时,父母切莫忘记孩子的心理成长需要。要满足孩子心理成长的需要,父母的爱心恰恰是最好的早期教育。正如没有父母的喂养,婴儿就不能存活,没有爱心的教育,婴儿的心理成长也会留下遗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