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正确的恋爱方式——来自心理学家

发布时间:2018-06-0161753次浏览

一段感情的成功与否,不是看是否还牵手,而是由感情品质而定,很多时候牵手不代表成功,分手不代表失败。关键是看在这段感情中你是否完成了两件重要的恋爱心理任务。你是否更了解自己的需求,你是否已学会疼爱别人。 爱的反面不应该是恨,而应该是淡忘;那为什么有些人的爱会变成恨,而不能成为淡忘呢,那是因为他在爱里面,缺乏了自信。。。。。。 在恋爱中我们需要完成两项重要的心理任务:一、要更了解自己。除自我认知概念外,让两性恋爱中的自己更完整清晰地呈现出来。 二、培养我们爱人的能力。从自小习惯被爱开始学会爱人。

看一个男人是不是好男人有三个基准:负责、尊重和稳定。负责意味着他能对自己所说过的话负责。尊重则是指,他能够尊重自己的另一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你和他之间建立的是“伙伴式关系”,你们相处的方式是平等的。另外,他还要是一个情绪稳定的人。有些人情绪容易大起大落,这样的人是很难维持一段长久的关系的。

上面说的只是好男人的基准。如果我们把条件再抬高成精品男人的话,还可以归纳出所谓“三心二意”的基准。首先第一个心是开心。他自己应该是一个开朗的人,这会让和他一起相处的人也感到心情愉快。第二个心是关心。关心意味着体贴,这是所有女生都很容易理解的。第三个心是同理心。什么叫同理心?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同理心是尊重的来源,也是情侣间解决冲突时最重要的能力。还有两意。第一个意是诚意。诚意意味着真诚,真诚又是负责的基础。第二个意是善意,就是要能够用善意的方式去解读情侣的行为。这是很多人在与情侣相处时很难做到的,比如对方不小心迟到时,用恶意的解读方式来理解,就会开始责怪对方,你不在乎我! 有人买了一只不停亏损的股票,就像面对一段无法挽救的婚姻,该不该抛出就跟是否应该离婚一样困扰着他。在事情上所花出去所有的成本,比如耗费的时间、金钱等,当这些成本无法回收时,在心理学上被成为沉默成本。为什么我们不愿意离开一个不健康的婚姻,为什么不愿意放弃一个没有价值的股票,原因是我们不愿意去承认这些沉默成本再也无法回收。 男生在恋爱里的情绪需求有如下几点:一、自身的能力被肯定。他时常会关心是否有让人瞧得起?二、才华被欣赏。也许他有些嗜好和才华与其工作完全不干,但你仍需学会喜爱和尊重。三、努力被感激。他对你以及对这段感情所做的努力需要被感激。 女生在恋爱里的情绪需求:一、时常被关怀。虽是日常的唠叨,请你耐心倾听。二、再三地被肯定。她可能一二再而三地询问你是否爱她。其实她只是需要再三地肯定,你需要给她信心。三、想法被尊重。(在分享情绪种种时增进彼此感情) 保持爱情天长地久的方式:制定一个三乘三的保鲜计划。一天三次一次三分钟。三A计划,第一全神贯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常认为我们能给别人最好的礼物是时间,放掉你手边的所有活,关掉手机专心地听对方说话。第二浓情蜜意。非口语的沟通,即肢体语言的沟通。没事多抱抱对方。第三相互欣赏。 每一个成熟的女性身体里都有个非常幼稚的小女孩,每一个幼稚小女孩体内都有个幼稚的小问号。那就是我到底有没有讨人喜欢。

在这个时候你需要学会称赞对方,当然称赞对方外貌、身材是个不错的选择。或者她照顾家庭的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 当然每一个成熟的男性身体里都有个非常幼稚的小男孩,每一个幼稚的小男孩体内都有个可笑的小问号,那就是我有没有让人家瞧不起?不管变成多成熟的男性,这个小问号依然存在。学会给他肯定,从来没有什么事情比爱更动容。如果现在觉得生命中有一些不完整的地方,很可能就是这个功课还没有做完。 爱情其实有规律可寻,如果遵循这些心理情绪需求,当最后一次对对方说我爱你的时候,我们会了无遗憾。对逝去的人最好的纪念方式是继承她的品质继续好好地生活下去。

相关推荐

03:10
儿童胆子小是因为什么原因
儿童胆子特别小原因多种多样,和孩子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家长因素都有关系。首先每个孩子性格、气质、特征都不太一样,有的天性胆小、懦弱、内向,不太愿意社交,这和孩子先天性格特点有关,并不是病态表现,不需要特别检查或处理。有些孩子因为家庭环境影响导致胆子比较小。有的家庭构成不太完整,像一些单亲家庭,或者家庭气氛相对较差,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性格特质形成有影响。还有一些孩子是因为家长教育不太合理导致胆子小,比如家长经常大声训斥、批评,孩子不敢去尝试很多事情,也容易导致孩子胆子小。所以,对于儿童胆子小,绝大部分并不是躯体疾病问题,多数是行为问题。
什么是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一种针对心理性疾病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的主旨是要让患者接纳自身的不良情绪,从而能够有效的支配和进行调控,不再受不良情绪的控制,这样就会及时消除心理疾病。森田疗法目前可以用来治疗焦虑症、抑郁症以及强迫症等各种精神心理性疾病,一般通过长期规律的治疗,可能会逐渐好转。应用森田疗法需要注意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比如适当的药物治疗以及有效的心理疏导,对于心理性疾病往往需要进行综合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及时消除不适症状,防止复发。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21

70508次收听

什么是内窥镜
内窥镜是泌尿外科经常使用的一种内镜,可以用来进行疾病的诊断,也可以同时进行微创手术,对相应的疾病进行积极的治疗。膀胱镜,通过膀胱镜能够及时看清膀胱内部的具体情况,对于下一步治疗方案的确定是非常有帮助的。还有输尿管镜,做输尿管镜能够及时发现输尿管结石。经皮肾镜,通过经皮肾镜能够及时了解肾脏的具体情况。前列腺电切镜,这种内镜往往会具有治疗的作用,对于前列腺肥大可以及时进行手术切除,达到治疗的目的。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1

80122次收听

为什么人会在晚上突然难过
人在晚上突然难过可能会见于以下三种疾病:第一、抑郁症,这种疾病一般是由于大脑分泌的5-羟色胺减少,导致出现消沉、消极以及不愉快的情绪,往往会导致晚上出现突然难过的情况。第二、焦虑症,发生焦虑症时可能会出现着急、烦躁以及坐立不安等症状,有时也会在晚上出现突然难过的感受,同时会伴有心慌、心悸等不适症状。第三、心脏神经症,这是一种神经官能性疾病,常常会出现神经内分泌的紊乱,也可能会导致晚上出现突然难过的情绪。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1

92888次收听

为什么不敢和别人对视
一部分与性格基础有关,比较内向、害羞的人或者是缺乏自信的人,有的时候不敢与他人对视,这个情况比较常见,属于正常的。如果总是出现这样的情况,甚至较为熟悉的人也会这样,那可能是患上了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者害怕在社交场景或者让人感到尴尬的社交行为和活动中出现,一旦面临这种情景,就会出现手忙脚乱、不敢和别人对视,因此出现严重的焦虑反应,如果与别人对视会感受到来自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因此感觉到自己容易出丑或者出现尴尬,并且会有强烈的逃避冲动或者想法,患者为此感到坐立不安,出现头晕、头痛、呼吸困难、心慌、心跳加快或者颜面潮红、大量出汗等表现。临床上当出现是社交恐惧症时,就需要应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语音时长 01:32

2021-05-20

78643次收听

喜欢猜疑别人是属于哪种心理疾病
这个可能是性格的因素导致的。可以见于正常的情况,如一般敏感的人群可以出现猜疑,往往对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还有些人可能属于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种心理问题的表现就是喜欢猜疑,固执,心胸狭窄,很难听取别人的意见;还有就是强迫性思维,总是胡思乱想,反复思考,猜疑,自己明知道没有必要,但是控制不住自己;还有的患者不一定能够体会到这是一种疾病,而影响到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的,往往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特别是出现的关系妄想、嫉妒妄想等内容,特别是对别人的一举一动,特别关注,认为别人是针对自己的。出现上述症状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寻求医生的帮助。
语音时长 01:20

2021-05-20

95091次收听

02:14
认知是什么
认知是大脑的高级神经功能,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所谓的感觉就是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视空间结构等。总的来说,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认知过程。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知过程密切相关,认知是认识过程中的一种产物。一般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都是认识活动。许多精神障碍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受损,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还有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等。一旦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说明大脑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障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尽早就医。
看心理医生挂什么科
看心理医生可到医院的精神科、心理科、临床心理科等科室就诊,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诊断,评估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怎么提高说话声音
改变说话音量一是心理上,要大声说话先要突破心理障碍,先在僻静的地方自己练习。突破这一步之后就尽量参加一些演讲、辩论的比赛,多在公共场合讲话,不要太在意对错;二是生理上,有的人天生就是大嗓门,有的人却象蚊子叫,大声吼也没什么作用。
儿童双相障碍怎么护理
双相障碍是目前在精神方面经常出现的一种病症,因为该病症往往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身体健康都受到很大的危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好好护理。这不光需要家长们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该疾病,同时还要家长们对患儿多做鼓励和支持。最关键的是要定期咨询心理医生。
父母和老师重视关心读写障碍儿童
读写障碍的成因还不清楚,不过一般认为和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上的一些问题有关。可能是生物功能失调引起的认知加工过程的紊乱。
家庭治疗帮助心理困扰的儿童青少年
最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很多人都认为,青少年出问题,都是父母的错,提出“孩子有‘病’,父母吃药”。也有不少父母对我们说,知道自己以前教育孩子的方法错了,可又不知道怎么改。面对孩子的问题和社会的指责,他们既无奈又无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