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乙肝病毒感染者长吃五味子好吗

发布时间:2018-05-1662942次浏览

五味子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肝炎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医生早就观察到五味子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清转氨酶的水平,使肝功能恢复正常。因此,许多治疗慢性肝炎的中成药中都含有五味子或五味子中提炼出现的成分,如五脂胶囊、五仁酯等。

就连西药联苯双酯和双环醇也都是受五味子的启发,化学合成的和五味子结构类似的药物。也确有动物实验发现五味子对药物性肝损害有保护使用。但早在1979年,研究人员通过动物试验发现:“五味子对转氨酶无明显的直接灭活作用,未能减少肝细胞对转氨酶的通透性作用,没有明显地加速转氨酶的清除作用”认为五味子很可能只是一种转氨酶的抑制剂,减少的肝细胞中转氨酶的产生。这样看来,五味子只是起到一个降低转氨酶的作用。

服用恩替卡韦治疗,抑制的乙肝病毒的复制,转氨酶自然就会下降到正常。在转氨酶正常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长期服用五味子。不要认为中药就没有副作用,我今天对五味子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了检索,也检索到一些与五味子相关的副作用。

五味子属于酸性,剂量较大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伴有反酸、烧心不适等症状。而且中医临床治疗中还发现,五味子降酶作用对无黄疸型、慢性肝炎单项转氨酶升高者降酶的效果较好。但对湿重于热、湿热并重、兼有淤症、黄疸、以及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明显持续“三阳”者的降酶效果较差。

后者用药期间虽能降酶,但停药或减量时,常可使转氨酶反跳,其反跳率可达50%以上[9]。最后强调的一点是五味子降低转氨酶的有效的成分存在于果实的核仁内,且为脂溶性成分,整吞五味子效果甚微,而且可能有副作用。

总之,无论中药、西药,都不能乱吃。吃西药要符合适应证,吃中药须辨证施治。乱吃药很可能治不了病反而致病。

相关推荐

01:48
两对半第五项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两对半是常用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的项目,乙肝两对半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最后第五项是核心抗体,如果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当中,只有核心抗体一项阳性,有两种可能性。其中很大的可能性就是机体感染了乙肝病毒,后来自己又把病毒清除了。还有一种很小的可能就是隐匿型肝炎的可能,隐匿型肝炎在血清当中检测不到乙肝的表面抗原,但是能够检测到乙肝病毒的核酸。所以对于核心抗体阳性的病人,要除外隐匿型肝炎的可能,需要查乙肝病毒的定量DNA。
01:51
为什么乙肝病毒不能完全清除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病毒核酸会进入到肝细胞的细胞核内,在细胞核内形成一个病毒复制的原始模板。它是一个共价闭合、环状的病毒的核酸,以共价闭合、环状的DNA为模板,不断地复制病毒的DNA,不断合成新病毒,然后再释放到肝细胞外面去。目前的抗病毒药,都是抑制病毒DNA的复制,但是很难有针对细胞核内这种原始模板,也就是cccDNA的特效药物,不能够把这种原始模板清除。所以乙肝病毒很难从人体内彻底清除掉,因为这种原始的模板,它的稳定性很强,存活寿命也很长,这也是乙肝难以根除的重要原因。
02:49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就是有乙肝吗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不一定就是有乙肝。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也叫谷丙转氨酶ALT,在心肌、脑、肝、肾等组织中含量较高,以肝脏中活力最高。在临床上测定ALT活力,可诊断肝功能的正常与否。引起肝细胞坏死变性的原因很多,需要依靠乙肝两对半、HBV-DNA等乙肝病毒标志物来确诊,同时结合肝功能及腹部超声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乙肝病情的严重程度。
乙肝妈妈阻断失败原因
乙肝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的疾病,其中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是比较高的,所以做好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非常的重要。导致乙肝母婴阻断失败,原因包括宫内传播、乙肝疫苗接种时间不合适,还有孕妇分娩前,体内乙肝病毒DNA含量与母婴传播呈正相关。1、宫内传播,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胎盘血液循环感染乙肝病毒,这种传播方式称为宫内传播,传播方式引起的新生儿感染,约占5%-15%,母婴阻断失败主要发生在宫内感染的病例。2、乙肝疫苗接种时间,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是阻断母婴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接种时间越早越好,阻断成功率越高,最好在出生后六小时内,不注射或者注射晚了,有可能导致母婴阻断失败。如果在出生后48小时以后接种乙肝疫苗,降低免疫效果,只能导致母婴阻断失败。3、孕妇分娩前,体内乙肝病毒DNA含量与母婴传播呈正相关。高病毒载量孕妇妊娠中后期用抗病毒药物,使孕妇产前血清中乙肝病毒DNA下降,提高新生儿的母婴阻断成功率。
语音时长 01:37

2021-05-26

81475次收听

感染乙肝还能长寿吗
感染乙肝后,人体会出现三个阶段,在医生的指导治疗下,乙肝患者的肝功能维持在正常或基本正常状态,是可以长寿的.
乙肝能自愈吗
乙肝是可以发生自愈的但这种疾病治愈的概率非常低。乙肝是由于感染了乙肝病毒所引起来的疾病,这种病毒往往会优先破坏肝脏,因此大部分的患者会出现肝功能的异常,但是大部分的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是对身体无害的。
慢性乙肝的主要症状都有哪些
乙肝患者的表现可以有很大不同。急性黄疸型乙肝可以表现为怕冷、发烧、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尤其厌恶油腻食物,上腹部堵胀满闷,尿色发黄如同浓茶色,大便较稀或便秘。前期有的患者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类似感冒。有患者可伴有关节酸痛,时常被误认为是风湿病。也有少数出现剧烈腹痛,而被误认为是急腹症。还有少数可出现荨麻疹,患者的白眼球、皮肤和黏膜发黄,消化道症状进一步加重。恢复期黄疸渐渐消退,症状逐步消失。无黄疸型的乙肝不会出现白眼球、皮肤和黏膜发黄的症状,但是也会有轻重不等的厌食、厌油腻、疲乏无力、上腹部不适等症状。乙肝在临床中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和慢性都可以表现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都可能出现眼睛、皮肤发黄的症状。一般来说,黄疸的深浅与病情轻重有关,与传染性则没有直接关系。
语音时长 02:02

2020-02-13

58896次收听

乙肝的症状有哪些
乙肝的症状有身体虚弱、消化不良、肝部疼痛等。乙肝是一种传播疾病,在感染了HBV后,由于患者的年龄,病情等不同,所表现出的临床表现也不同。一、身体虚弱。患者会因为乙肝的症状而感觉到虚弱、没力气,身体疲乏无力、发热发烧、失眠、多梦等症状。二、消化不良。在患有肝炎时,肝功能异常,胆汁的分泌逐渐减少,会因此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干呕、讨厌油腥、腹痛腹胀等症状。三、肝部疼痛。如果慢性的乙肝没有疼痛感或只有轻微少量的疼痛感的。部分患者会出现右上腹部右侧肋骨不适、轻微疼痛、压痛、隐痛、叩击疼痛。四、肝脾肿大。由于炎症、充血与水肿会引起肝脏肿大的表现,在乙肝晚期时,大量的肝细胞被破坏,纤维组织萎缩,肝脾萎缩。五、肝的纤维化。患有慢性乙肝时,长期不愈并且反复发作,肝内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大量细胞的基质沉积,导致肝的纤维化,如果肝纤维化的同时,还有肝小叶破坏的话,则称其为肝硬化。
语音时长 02:10

2020-02-13

52146次收听

乙肝血液传播吗
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方式,在我国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母婴传播;二、血液传播;三、性传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是指慢性HBV感染孕妇在围产期通过血液将HBV传染给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血液传播常见有既往有输血史、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有接触血液或体液职业危险的卫生保健人员和公共安全工作人员等。目前体检项目中往往包括乙肝五项,如果乙肝五项全部阴性,建议注射乙肝疫苗,以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建议滴度超过100IU/L,以提高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由于目前对献血员实施严格的HBSAG和HBVDNA筛查,采取安全注射措施,经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已较少发生。
语音时长 01:32

2020-02-10

55762次收听

02:45
乙肝大三阳能生孩子吗
乙肝大三阳的女性朋友也是可以生出健康孩子的。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乙肝病毒的母婴阻断。如果孕妇属于肝功能正常的乙肝携带者,在孩子出生以后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一次,乙肝疫苗需要按照0、1、6的方案全程注射。孕妇是乙肝大三阳患者,HBV-DNA复制量特别高,达到10的5次方、6次方的情况下,可以在怀孕24-28周。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内使用妊娠安全级别b级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例如替诺福韦或替比夫定。采取母婴阻断办法成功率在95%以上,所以大部分乙肝女性都是可以生出健康宝宝的。
02:49
乙肝检查
乙肝检查包括乙肝五项和乙肝病毒的DNA、肝功。乙肝是人类感染了乙肝病毒导致传染病。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乙肝主要是体内检出乙肝病毒。病人到医院后首先检查乙肝五项,然后再查乙肝病毒的DNA、肝功,具备这两点证明体内有病毒。同时有肝脏损害,诊断为乙肝,根据具体指标分析乙肝程度,严重的病人做影像学检查,B超、ct、核磁共振来判定有没有肝硬化或者乙肝的严重程度。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不能生孩子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生孩子。乙肝病毒携带肯定不是阳性,可以在怀孕到24周到28周之间,给予抗病毒治疗。让病毒量下降甚至阴性,可以减少传给胎儿,然后孩子出生以后,马上打乙肝疫苗加免疫球蛋白,所以说乙肝病毒携带者要孩子是没有问题的。
语音时长 03:02

2018-08-10

66811次收听

卵子会不会导致乙型肝炎的宫内感染
乙肝妈妈所生的宝宝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阻断率可达到95%以上,说明大多数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都发生在分娩的时候或新生儿出生后,并非宫内感染所致,更与卵子是否被病毒感染无关。
乙肝男性不要因为生育放弃抗病毒治疗
乙肝男性服用核苷(酸)类药物不影响妻子怀孕,但许多患者仍然误认为服药期间不能生育,延误了自己的治疗,导致肝病进展或者病毒耐药。现在,我国2015年更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哪种乙肝药物对肾脏危害小
“TAF”是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enofoviralafenamidefumarate)的英文缩写。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是目前在我国上市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disoproxilfumarate,英文缩写:TDF)的换代产品。为了区分这两种药物,故将它们分别称为“替诺福韦(TDF)”和“替诺福韦(TAF)”。有人也把替诺福韦(TAF)翻译成为“艾酚福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