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息肉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8-05-0857520次浏览

每年都有正常体检,在体检中B超发现了胆囊息肉怎么办?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去手术切除胆囊,有的可能建议你观察。这是怎么回事。如果你是一个有胆囊息肉的病人,不妨看看这篇文章,会对你的情绪有好的影响。

胆囊息肉目前在医学上归总为: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据国内健康查体统计,正常人群中有5%的PLG检出。也就是说在各个单位组织的例行身体检查中有5%的人能够查出胆囊息肉,临床统计资料又表明胆囊息肉病人中82%都属于非肿瘤性病变,但国内在1620例有病理证实的有胆囊息肉病例中有9%的是胆囊息肉状癌,而迄今胆囊癌的手术疗效较好的也局限于早期,胆囊癌总的手术疗效极差,它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所以胆囊癌在目前医学界仍是一个很棘手的疾病,唯一提高治疗效果的方法就是早期发现,早期切除胆囊。这就要求医生对如些众多的胆囊息肉病人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即可以早期发现胆囊癌,又可以避免大量的不必要的胆囊切除。

胆囊息肉样病变在临床上简化归为三大类,对不同类型的胆囊息肉给予区别对待。有助于病人及非专科医生进行判断。

第一类:胆固醇性息肉。占总人数中的1/2,迄今未发现有癌变的报导,所以医生又称它为假性息肉。它外观呈桑葚状,脆而易碎,蒂细如棉线,极易脱落,多在1.0cm以内,以多发为主,位于胆囊体部。大多数胆固醇性息肉病人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而胆囊功能良好,故可以每3-6月定期B超复查,观察大小变化。如果有明显症状时才考虑手术治疗。对于胆囊功能良好且胆囊没有急慢性炎症的可以首选胆道镜、腹腔镜联合胆囊内镜检查、活检及治疗(又称之为微创内镜保胆息肉摘除活检术),如果胆囊功能差,或伴有急慢性炎症者可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第二类: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占总人数中的2/5,主要是指:胆囊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其中腺瘤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癌变率在10%左右,腺肌增生症也有潜在癌变危险。因此,这类病变应该手术切除胆囊或行预防性胆囊切除,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第三类:息肉型早期胆囊癌,约占10%。目前对于混杂在胆囊息肉中的息肉型早期胆囊癌主要靠B超来侦别。必要时加作CT。B超特征为:大于10mm(88%);单发(82%);多位于胆囊颈部(70%);约有50%伴有胆囊结石;病变回声强度以中低回声为主。一旦怀疑此类病变时应限期行根治性胆囊切除。

以上三类病变各有特点并有相应的治疗方案,医生和病人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加以区别。总之,医生认为:胆囊息肉病变仍是一种癌前疾病,应定期B超复查,动态观察息肉大小形态的变化。

对以下情况者应考虑手术治疗:1 单发息肉;2 大于10mm;3 广基或基底部宽大者;4 病变有增大者;5 合并有胆囊结石者;6 年龄在50岁以上者。

手术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切除胆囊,包括开腹切除及腹腔镜切除;二是胆道镜、腹腔镜联合胆囊内镜检查、活检及治疗(又称之为微创保胆息肉摘除术)。

相关推荐

胆囊息肉患者怎么锻炼好
胆囊息肉患者能否参加运动量较大的锻炼,这主要应取决于患者全身情况的好坏以及病情的轻重程度。一般来说,经常发作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不宜参加大运动量锻炼。因为,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常可导致以下两种病理改变:一种是胆囊壁纤维化
吃药能治疗胆囊息肉吗
37岁的邵女士早在两年前就在一次单位组织的体检中查出了胆囊息肉,但是由于当时并没有任何的症状,对工作生活毫无影响,邵女士便没把这一小块息肉让在心上,也没有接受任何治疗。
胆囊息肉的危害有多大
大家都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那就是下水道堵塞起来,水就留不下去了,房间里面就会聚集很多的水。同样的道理,胆管里面如果存在息肉的话,胆汁就会留在胆囊内,就容易诱发细菌感染,而后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多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胆囊息肉会引发哪些危害吧!
切除胆囊还有多长的寿命
在竞争压力大的社会形势下,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在健康的知识上,人们相对比较关心的还是相应的治疗。,在患得之后,良好的心态是帮助我们战胜病症一大法宝。那么,切除胆囊还有多长的寿命?让我们具体了解下。
胆囊息肉1mm吃药可以好吗
有个患者询问说,他的胆囊息肉仅有一毫米的大小,通过吃药是否能够好转?是这样,在临床当中能够发现一毫米的胆囊息肉,说句实话是比较少见的情况,大部分发现的时候至少两三毫米三毫米以上了,所以一毫米能够发现,有的时候可能是咱们B超的大夫需要相当的细心或者耐心,才给咱们诊断出一毫米的息肉,有时候往往也可能就不做临床的诊断了。所以一毫米的息肉的话,我们的大部分的病友不需要去担心它,但是治疗上有没有好的方法,实际上也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去治疗它,或者说通过药物去阻止它的生长,但是我们了解到,胆囊息肉的病因往往是跟高脂饮食有一定的关系,那么跟我们的作息时间是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吃的油脂或者肉类过多,那么胆囊息肉由于它的成分大部分是胆固醇,那么也容易造成胆囊息肉的发生,所以在我们发现一个胆囊息肉早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第一要减少油腻饮食的摄入。第二要进行体育和工作的一个锻炼,要养成良好的正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吃早点、晚饭不能过晚,要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那么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胆囊息肉的减少的发生,减少它的一个生长速度。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的配合一些我们祖国的中药,像金胆片、消炎利胆片,可以改善胆汁的成分,也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总体来说,从我们外科大夫的角度来看,效果不一定太理想,但是可以适当地预防它的发展。
语音时长 02:12

2020-05-15

58283次收听

02:57
胆囊息肉癌变几率大吗
胆囊息肉的种类有很多,85%以上都属于胆固醇性息肉,它于结石很相似,一般情况很难癌变。其他息肉,如炎性或者纤维性的胆囊息肉,不是以胆固醇为主,具有一定的癌变几率。临床上很难通过B超以及CT、核磁判断胆囊息肉的成分,所以,主要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进行评估。如胆囊息肉不超过一厘米,形态不属于宽基底,血供无异常,没有引起胆囊壁增厚的情况,那么癌变几率较小。所以胆囊息肉患者不要过度的焦虑,一定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息肉的形态、大小、血供,再由医生给出正确结论。
胆囊息肉可以吃鸡蛋吗
鸡蛋作为营养价值非常丰富的一种食物,可以提供人体需要的蛋白质,磷脂,胆固醇,铁等。那么对于胆囊息肉来讲,大多数的胆囊息肉是无症状的胆固醇性的息肉,完全可以在一日当中正常食用鸡蛋,我们建议的量是一天不超过一个鸡蛋,那么对于需要足够蛋白质摄入,我们可以选择的多食用蛋清而减少蛋黄的摄入,当然,对于胆囊息肉已经合并有慢性或者是急性胆绞痛发作。胆囊结石同时存在的时候,则要避免蛋黄的摄入,以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对于胆囊的刺激,诱发急性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的发作,因此呢,我们说,对于无论是胆囊息肉还是其他胆囊疾病食物选择来讲,要注意其食物当中的饮食成分。尽量的避免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摄入。
语音时长 02:09

2020-02-21

56564次收听

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
胆囊息肉通常不需要治疗,严重的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小的息肉大约1厘米或更小,非肿瘤性的通常无需治疗,但是需由医学专业人员密切评估和监测息肉的特征和大小的变化。对于大小大于10毫米并对患者造成疼痛和不适的大息肉,必须通过手术切除息肉来治疗。基本上有两种切除息肉的手术方法,它们是:1、腹腔镜胆囊手术,这是推荐给息肉小于1厘米,不构成癌症风险的患者。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创伤小、恢复快。2、胆囊切除术:对于大于1厘米的息肉,如果怀疑是癌性息肉,建议行胆囊切除术。切除的标本通常需送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以进一步评估切除的息肉是否癌变。但最好是防止胆囊息肉的发生,而不是治疗它。预防胆囊息肉的方法包括:吃低胆固醇的健康饮食。避免油炸食物、碳酸饮料及含脂肪较多的肉类。
语音时长 01:30

2019-12-27

61792次收听

02:43
胆囊息肉样病变严重吗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否严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胆囊息肉样病变对于绝大多数患者都是良性疾病。对于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息肉的大小。息肉直径小于一公分,需要做定期的随访观察。一公分以上的胆囊息肉,有可能会癌变。手术前已经怀疑有可能有癌变的胆囊息肉,在做手术的过程当中,一般要进行快速的冰冻病理检查,来明确它的病理性质。如果息肉已经癌变,胆囊切除后,还需要进行胆囊床肝组织以及肝十二肠韧带淋巴结的清扫,这样才能减少胆囊息肉恶变成胆囊癌的情况。
胆囊息肉原因有哪些
胆囊息肉原因最常见是胆固醇性息肉、慢性炎性息肉、腺肌症引起局部黏膜增生。胆囊息肉是胆囊最常见良性疾病,原因有很多种,不同原因导致息肉性质不同。最常见是胆固醇引起息肉,即胆汁里面小结晶引起腹壁结晶体,也叫胆固醇性息肉;粘膜异常增生,向腔内突出呈桑葚样,或像葡萄样,叫增生性息肉。胆囊腺肌症,息肉相对比较大,原因主要是胆汁理化性质改变,对胆囊局部慢性刺激引起慢性局部增生。针对不同原因,胆囊息肉分不同类型,针对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有时病因还和细菌感染有关,反复胆囊炎发作引起胆囊内膜炎性刺激,常表现为单个较大的息肉,蒂比较细,增生比较缓慢。
语音时长 02:04

2019-12-20

58122次收听

胆囊息肉的症状都有哪些
胆囊息肉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这种病的症状有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引起腹胀;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会不耐受脂肪类的食物、背部的疼痛以及息肉。严重的患者,会有胆绞痛的症状,平时胆囊不好的人要多注意,有这些症状的出现要及时检查诊治。
03:10
胆囊小的原因
胆囊缩小是因为先天性胆囊、胆囊慢性炎症而引起。胆囊缩小由不同原因导致,先天性胆囊,发育小,胆囊先天性缺如。胆囊慢性炎症导致胆囊萎缩,合并胆囊结石,从影像上、超声、ct或核磁能看到胆囊的整体缩小。胆囊壁厚,胆囊腔小,充满型结石,胆囊萎缩,没有功能,建议进行手术切除。
胆囊息肉应该如何检查
胆囊息肉应该做彩超,ct,核磁,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能的检查,心电图、胸片等检查。胆囊息肉需要做的检查第一个术前的诊断,诊断胆囊息肉术前需要做彩超,需要做根据彩超的情况而定。彩超主要了解的问题是息肉的大小、形态、活动度以及位置,如果大小、形态有恶变倾向的话,建议做一个增强的ct或者核磁来借鉴的判断这个息肉的良恶性的程度,这是术前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两个检查。
语音时长 01:13

2018-09-14

63834次收听

01:30
有多个胆囊息肉怎么治疗
如果患者患有多发的胆囊息肉,以胆固醇性的息肉,比较多见。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也需要警惕混合性息肉的出现。通常情况下,患者在进行B超检查或者是CT检查的时候,可以发现多发的胆囊息肉,大多数是胆固醇性的息肉。胆固醇性的息肉,是胆汁中的胆固醇过饱以及析出,从而导致胆固醇结晶的形成。胆固醇性的息肉,在一般情况下,较为常见。而混合性的息肉是指,既有腺瘤性的真性息肉,又有胆固醇性的假性息肉。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多发性息肉就一定是属于胆固醇性息肉。如果忽略腺瘤性息肉存在的可能,就可能会对患者的治疗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患者如果发现有多个胆囊息肉,就应该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针对具体的检查结果,进行具体的分析。
02:00
胆囊息肉需要治疗吗
真息肉如果长到一定程度容易有癌变的问题。分两种情况,一个是结石早期一段时间,不到一公分的时候,可以观察,比如用药,患者的低脂饮食,改变例如早上不吃饭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结石的早期能够恢复。当胆囊息肉,差不多一公分的时候,这时建议积极治疗,就做胆囊切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