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侧脑室脑膜瘤手术完整切除

发布时间:2018-04-1858361次浏览

患者,女,38岁。头痛一年,加重半年。

头颅MRI:左侧脑室占位,长T1、皮层T1混杂信号;短T2、皮层T2混杂信号,不均一强化,分叶状,占位效应明显。

诊断:左侧脑室肿瘤(脑膜瘤)

手术入路:左侧脑室三角区入路脑室肿瘤切除

术中情况:肿瘤表面血管丰富,瘤体质韧、硬,脉络丛可见明显粗大瘤体供血血管。肿瘤全切。

术后影像复查:CT显示肿瘤全切。

术后情况:神经功能良好

术后病理:脑膜瘤

分析:脑室内肿瘤多见为脑膜瘤、室管膜瘤、胶质瘤。脑膜瘤为良性,应予全切,避免或减缓肿瘤复发。由于脑室内充满脑脊液,生长较缓的瘤体常在很大时才导致患者症状,一般为头痛,易被忽视;不少患者在常规体检时才被发现。

脑膜瘤膨胀性增长,边界清楚,血供丰富。手术时电凝表面血管,减少瘤体切除时的出血,分块逐渐全切肿瘤。如有CUSA、电刀等设备,瘤体止血和切除将更为便利。术中应注意的是,瘤体全切后,脑皮层明显塌陷,极易造成术后硬膜外、硬模下血肿。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状态,及时复查CT予以明确后做相应处理。

相关推荐

脑膜瘤手术后多久能同房
脑膜瘤手术之后,患者多久可以恢复同房,取决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以及神经影像学复查的情况。一般像大脑半球凸面的脑膜瘤,在手术切除之后1-2周之内,即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对于颅底部位的脑膜瘤手术之后,有时候会遗留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或者一段时间的神经功能障碍,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在神经功能完全恢复之后,再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对于一些累及重要血管的脑膜瘤,则需要根据术后复查的情况,血管恢复的情况来决定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时机。总体来说,大部分脑膜瘤术后患者在术后2-3周、1-2周之内,即可恢复正常的生活。而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或者手术比较困难的患者,则需要根据医嘱来决定恢复正常生活的时间。
语音时长 01:16

2021-07-09

101682次收听

脑膜瘤能活多久
脑膜瘤生存期因人而异,若手术可完整切除肿瘤,可长期生存,若手术不能完整切除或恶性脑膜瘤,生存期视恢复情况而定。
脑膜瘤严重吗
脑膜瘤属于良性肿瘤,一般恶变可能性较小。积极治疗后,都可缓解。
脑膜瘤严重症状有什么
脑膜瘤可以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可以由肢体的偏身感觉障碍偏瘫、顽固性的面部的疼痛、走路不稳比较严重的颅内压增高,剧烈的头痛、呕吐、甚至昏迷。还有一些脑膜瘤患者出现一侧视力的急剧下降,甚至单眼失明。脑膜瘤属于一种颅内缓慢生长的良性肿瘤、大概百分之九十的脑膜瘤都属于良性肿瘤。平均增长速度,每年在两到四毫米所以大部分脑膜瘤,并不会引起嗜睡严重的症状。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脑膜瘤,属于增长速度比较恶性,脑膜瘤患者的症状常会有进行性的发展。当然也有一部分脑膜瘤由于所处的位置比较关键,影响了局部的脑功能或者是影响了局部的血液循环,脑脊液循环而造成患者出现急剧加重的神经功能障碍。还有一些脑膜瘤,可以压迫相应的重要的神经结构而出现症状,例如鞍结节脑膜瘤可以出现一侧视神经受压,出现一侧视力的急剧下降,甚至单眼失明,而嗅沟脑膜瘤会压迫额叶造成失嗅和精神症状,对于枕叶的脑膜瘤可以压迫枕叶的视觉中枢,造成视野的缺损。
语音时长 01:44

2020-03-11

62082次收听

什么情况下要注意脑膜瘤
当患者出现长期的头痛、恶心呕吐、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等要注意脑膜瘤。脑膜瘤属于比较常见颅内肿瘤。脑膜瘤患者症状有时并不是非常典型和特异。说话时觉得自己表达不清或者说话的过程中有明显顿挫的患者,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通过CT或者磁共振检查判断是否有颅内病变。特别是比较常见颅内脑膜瘤情况。脑膜瘤好发人群是四十到七十岁的中老年女性。对于中老年女性,出现上述症状时也需要注意是否有脑膜瘤情况。尤其有子宫肌瘤,乳腺纤维瘤等病史的患者更应该提高警惕。另外属于神经肿瘤综合征的患者有基因突变的发生,脑膜瘤发生风险相对较高。患者脑膜瘤发生时常是多发性脑膜瘤。有神经肿瘤综合征的患者也需要警惕脑膜瘤情况。
语音时长 01:34

2020-03-11

57059次收听

脑膜瘤能预防吗
脑膜瘤虽然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颅内肿瘤,但是仍然属于一种病因上不十分明确的肿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脑膜瘤还没有明确的预防措施。如果患者在诊断脑膜瘤之后,我们建议患者应该及早地进行治疗。虽然脑膜瘤绝大多数属于一种良性肿瘤,但是随着肿瘤的缓慢生长,仍然可以对患者的脑组织形成压迫,引起明显的症状,或者由于肿瘤包绕正常的颅内血管和脑神经,引起患者比较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由此可见脑膜瘤目前还没有十分理想的。预防措施,主要是由于它的病因并不明确。但是在临床上脑膜瘤一经诊断,应该及时地进行妥善地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绝大多数脑膜瘤如果经过积极地,有效地治疗,是可以完全恢复到正常的,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神经系统的症状也能够消失。在手术治疗之后还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观察,一部分脑膜瘤在术后有复发的风险,通过及时地神经影像学复查,能够发现肿瘤复发,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再次手术,来切除复发的肿瘤,控制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
语音时长 01:34

2020-03-11

57068次收听

02:31
脑膜瘤与脑膜炎怎样鉴别
脑膜瘤和脑膜炎是两类完全不同的病变。脑膜瘤属于颅内的肿瘤性病变,绝大多数属于良性肿瘤,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边界比较清晰的与正常脑组织有明确界限的肿瘤;而脑膜炎是颅内的一种炎症性病变,通常由明确的致病菌引起,一般表现为比较弥漫的全脑的炎症,患者一般呈急性发病。在临床诊断明确之后,多数脑膜炎的患者经过有效的抗生素治疗,都能够得到明显的控制;而脑膜瘤的患者需要手术切除肿瘤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02:36
什么情况下需要注意脑膜瘤
中老年女性出现长期头痛,伴有恶心呕吐,有一侧肢体的麻木、无力等表现,说话有明显顿挫,需要警惕脑膜瘤的发生。脑膜瘤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颅内肿瘤,但是有时脑膜瘤患者的症状并不是非常典型和特异。对于一些长期头痛,特别是伴有恶心呕吐的患者,以及有一侧肢体的麻木、无力等表现,或者说话的过程中有明显顿挫的患者都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通过CT或者磁共振检查的方法来看病人是否有颅内脑膜瘤。还需要提醒的一点,脑膜瘤好发人群是四十到七十岁的中老年女性,如果中老年女性出现之前提到的症状,就更要警惕脑膜瘤的发生。
02:38
良性脑膜瘤能活多久
良性脑膜瘤的存活时间,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大概百分之九十左右的脑膜瘤都属于良性,如果及时地进行了手术全切,患者的生存期可以达到与普通人群相同的预期寿命,良性脑膜瘤本身并不影响患者的寿命。如果一些良性脑膜瘤没有及时进行切除,肿瘤可能增大甚至引起患者的脑疝,在短时间内危及患者的生命;还有一部分良性脑膜瘤虽然病理学性质属于良性,但是肿瘤位于手术难以全切的部位,手术之后容易出现并发症,也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几年之内危及患者的生命。
02:28
脑膜瘤是怎么引起的
目前脑膜瘤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雌孕受体激素的表达有关,也可能于患者的基因突变有关。虽然脑膜瘤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颅内肿瘤,但是它目前的病因还不十分明确,大部分都属于散发的脑膜瘤。当然脑膜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所以有学者认为脑膜瘤的发生可能与雌孕受体激素的表达有关,有一部分脑膜瘤的患者好发于有子宫肌瘤、乳腺纤维瘤等病史的患者,从另一个角度更印证了脑膜瘤可能与雌性激素受体的表达有一些关联。还有一些脑膜瘤发生于神经纤维瘤病等神经系统肿瘤综合征的患者,这类脑膜瘤主要与患者的基因突变有关。
脑瘤如何确诊
脑膜瘤检查相对比较简单,根据症状进行神经系统查体,评估患者手术前状态。脑膜瘤常见检查是影像学检查、CTA和血管造影。部分患者脑膜瘤长在视神经附近,出现视力障碍。手术前要评估患者视力情况,然后借此决定手术方案和治疗方案。部分患者脑膜瘤在听神经附近,会影响听力。做听力检查。最重要的是影像学检查,有ct和核磁。ct对大多数脑膜瘤能够做出诊断,但很难作出定性诊断。如果做ct时,发现有占位影像,需要进一步做核磁。核磁实际上对绝大多数脑膜瘤,能够做出定性诊断。提醒患者,如果怀疑患有脑膜瘤,只要对造影剂不过敏,建议进行增强核磁,通过增强核磁检查,既能把脑膜瘤看清楚,还能够看到对周围神经血管的影响,特别是岩斜脑膜瘤、颅底脑膜瘤等。甚至可以通过核磁评判肿瘤和大脑黏连情况,不但可以影响患者预后,让患者手术前对自己的预后有很好的认知,同时对手术医生制定详尽手术方案有好处。还有通过CTA和血管造影,评判特殊部位肿瘤附近血管情况,有没有粘连或包绕,通过检查给患者提供详细的手术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2:33

2019-01-25

59141次收听

02:34
脑膜瘤有什么症状
脑膜瘤症状和脑膜瘤所在部位、脑膜瘤体积有关。若发生在非功能区,多会出现高颅压症状、恶心、喷射性呕吐等占位性症状;若发生在功能区,会引发压迫性运动障碍或癫痫问题发生。一、脑膜瘤生长部位不是在功能区,症状主要是来源于脑膜瘤占位效应,即高颅压症状,包括头痛、恶心、视神经乳头水肿,病人头痛很厉害,或眼睛看不清楚,有些还有恶心、喷射性呕吐等情况出现。出现这种情况,要积极进行头部ct、磁共振检查,排除脑里有没有长东西、排除脑膜瘤;二、脑膜瘤生长在功能区,如压迫区域,可能导致患者有运动障碍或产生癫痫。
脑膜瘤治疗怎么样
大部分脑膜瘤的病因不清楚。然而脑膜瘤的确会和既往的放射治疗明显相关,其潜伏期可达30年。脑膜瘤可以是神经纤维瘤病-2(NF2)的频繁表现,NF2病人的体细胞突变也有助于散发脑膜瘤的发展。
体检发现脑膜瘤怎么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体检已成为大家关注自身健康的常规手段。脑血管疾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征,业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体检时加做头部CT,甚至头部核磁共振(MR)已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本来是为了筛查脑血管疾病的,但是不少人在做完头部CT或MR时发现自己患有脑瘤,这犹如晴天霹雳,严重扰乱了被检查者的生活和工作。
脑膜瘤治疗记录
家属沉重的心情可想而知。经了解才知,患者曾在2009年就曾因“鞍结节脑膜瘤”就诊,后因查出胃癌,只得放弃脑科治疗,先接受了胃大部切除术。2011年再次找贺教授就诊时,住院后又发现心脏问题不能接受颅脑手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