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鼻息肉检查的标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8-2857551次浏览

鼻息肉检查的标准是什么呢?患了鼻息肉这样的疾病,由于很多患者都不是很了解,因此就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才可以判断和治疗,当然检查也是治疗疾病前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那么鼻息肉检查的标准是什么呢?一起来看一看吧。

鼻息肉应该如何预防?

1、本病大多为各种鼻病的继发症或并发症,故要积极治疗各种原发鼻病。

2、工作生活环境应保持空气新鲜。

3、平时在鼻腔少用薄荷、冰片制剂。

4、忌辛辣、酒类等刺激性食品

5、鼻腔清洗介入疗法。

鼻息肉应该做哪些检查?

前鼻镜检查可见鼻腔内有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呈灰白色或淡红色、半透明的新生物,如新鲜荔枝状或去皮葡萄状或呈储水橡皮袋状。触诊时柔软,可移动,不易出血,不感疼痛,根据上述典型发现,诊断较易。后鼻孔息肉有时通过前鼻孔不易看到,检查时须先将鼻粘膜加以收缩,并行后鼻镜检查。鼻内窥镜检查及X线鼻窦摄片,可明确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上面是专家从哪些方面预防鼻息肉疾病,如何做好临床检查的相关讲解,希望大家对于鼻息肉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大家日常要做好鼻息肉疾病诊断和鼻息肉疾病预防的相关措施,尽量避免接触诱发鼻息肉疾病的因素。

相关推荐

鼻子里长了一个肉疙瘩
鼻孔里长了个肉疙瘩,一般来说,有可能是患者的误认识,因为这个情况经常是下鼻甲前端,下鼻甲前端可以表现为一个红肿以及占据整个鼻腔,甚至有一定程度鼻塞的感觉。实际上,这只是下鼻甲前端的表现,属于正常的解剖结构,这个情况如果没有明显的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的话,一般都不需要特别处理。其实每个人都有下鼻甲,并且左右两侧都有,只是有时候看起来不明显,或者是没注意而已。如果有慢性鼻炎或者过敏性鼻炎,这个下鼻甲的前端,所谓的肉疙瘩就会有共鸣性的肿胀,就会出现鼻塞,如果出现鼻塞的话并且持续的话,可以考虑适当的药物治疗,包括鼻腔冲洗,包括鼻喷激素就可以使下鼻甲产生肿胀,消退一些,然后就会改善鼻塞,但是如果没有明确鼻塞的话,下鼻甲即使看起来有点肿,也不需要特别处理。另外就是过敏性鼻炎,会导致下鼻甲的前端是一种表现为一种比较典型的汤白色,而不是一个红色,所以说这个也是鉴别过敏性鼻炎和一般的急性鼻炎的区别。另外就是如果有鼻窦炎的话,通常可以有脓性鼻涕存留在鼻腔里面,这个检查时候也是鉴别之处,另外这个肉疙瘩如果是比较疼,有可能是鼻前庭结肿形成。鼻前庭结肿就是在鼻孔内侧长鼻毛的皮肤处出现的这种红肿和疼痛,这个情况要注意别抠鼻子、别揉鼻子、别用力擤鼻涕刺激,通常一般可以使用抗生素软膏,局部涂抹一般会慢慢痊愈的。
语音时长 01:58

2021-12-30

84883次收听

鼻子息肉手术有没有风险
鼻子息肉手术确实存在风险,因为鼻子息肉更多位于鼻道甚至鼻窦里面,鼻子里面的空间非常狭小,它周围有非常重要的一些结构,比如说鼻道紧挨着包括鼻窦,围绕着眼眶,所以做鼻息肉手术的时候,就容易损伤到眼睛。再一个,鼻窦的上面就是脑组织,鼻息肉如果范围比较广,跟脑组织挨得非常近,也是有风险的,所以鼻子手术还是存在很多风险,早期鼻子手术没有条件的时候,医生只能用额镜把光线反射到鼻子里面,用筛钳在鼻子里面掏息肉,大多数不能够掏干净,可能做完了以后一两年又会再复发。再一个,如果有解剖畸形或者息肉比较多,很容易就损伤到眶子板,导致眼眶的脂肪疝到鼻腔里面,做完手术以后熊猫眼,甚至钳子在钳夹息肉的时候,损伤了眼眶周围的组织,比如说内直肌、包括视神经,导致严重的像失明一样的并发症。还有些掏的太高了,掏到脑子里面去了,引起严重的颅内的并发症。现在因为技术的改进,有了鼻内窥镜技术,在显微镜下甚至在导航下去做鼻息肉手术,相对风险就小了很多,但是即便这样也不能保证完全没有风险。
语音时长 01:39

2021-07-09

94531次收听

鼻息肉是不是癌症前兆
鼻息肉并不是癌症的前兆。鼻息肉实际上是继发于慢性鼻炎以及鼻窦炎,一般也属于慢性炎症的范畴,不是肿瘤。癌症属于恶性肿瘤之一,所以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有质的区别。鼻息肉并不是癌症,也并不是癌症的前兆,当然有时候鼻腔鼻窦癌,表现为鼻息肉样的新生物,有时候就容易造成误诊。比如可能鼻腔肿物一开始虽然长得鼻息肉,但实际上只是肿瘤,这个情况一开始鼻癌,而不是鼻息肉,只是表现像鼻息肉而已,这个情况有时候就会造成误诊。必要时是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比如取活检,做病理检查来明确诊断,一般就可以确诊是鼻癌还是鼻息肉。通常鼻息肉是发生于双侧,而鼻癌通常是发生于一侧。后期可能会发展至两侧,但一般早期都是一侧,而鼻息肉是双侧更常见。鼻息肉除了引起鼻塞,还会引起一些鼻窦炎的症状,而鼻癌通常还会有发烧、头痛,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相关症状。
语音时长 01:27

2021-06-25

87104次收听

02:17
鼻子息肉手术有风险吗
鼻子息肉手术确实存在风险,因为鼻子息肉更多位于鼻道甚至鼻窦里面,鼻子里面的空间非常狭小,做鼻息肉手术的时候就容易损伤到眼睛。鼻窦的上面就是脑组织,鼻息肉如果范围比较广,跟脑组织挨得非常近,也是有风险的。再一个,如果有解剖畸形或者息肉比较多,很容易就损伤到眶子板。还有些掏的太高了,掏到脑子里面去了,引起严重的颅内的并发症。现在因为技术的改进,有了鼻内窥镜技术,在显微镜下甚至在导航下去做鼻息肉手术,相对风险就小了很多,但是即便这样也不能保证完全没有风险。
02:12
鼻息肉会遗传吗
鼻息肉实际上和过敏性鼻炎以及鼻窦炎有关系,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在一定程度上有遗传倾向,鼻息肉也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尽管这种关系并不是很明确,或者相关性不是很强。鼻息肉最常见是同时发生于两侧,因为鼻炎和鼻窦炎通常也会发生于两侧。治疗上首先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包括鼻喷激素,比如糠酸莫米松或者氟替卡松。必要时口服泼尼松或甲泼尼龙。细菌性鼻窦炎可以再加上口服的抗生素来进行治疗。若药物治疗无效,考虑手术治疗。
02:01
儿童鼻子长息肉要紧吗
儿童鼻子里面长息肉,不是特别的严重,但是也要强调及时的就诊。儿童鼻子里面长息肉,并不一定都是息肉。因为儿童特别小的可能会存在一些先天性的疾病,比如先天性的脑膜脑膨出,鼻子里面长一个息肉样的东西,并不一定真的是息肉,有可能是脑组织。如果脑组织疝到里面,治疗一定要小心,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会损伤脑组织或者是鼻腔的感染,进到脑子里面。如果不积极的治疗,息肉越长越大,用激素也控制不了,就需要做手术了。当然做手术对孩子肯定是有影响的,所以长息肉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就诊。
鼻息肉的诊断标准
对于鼻息肉的诊断标准,相信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其实鼻息肉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见到的一种疾病了,而且危害也不小,鼻塞多为持续性,血管收缩剂滴鼻无明显疗效,喷嚏很少,但若鼻粘膜有变态反应性炎症,也可出现喷嚏、清涕,那么鼻息肉的诊断标准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鼻息肉预防的关键是什么
做好疾病的预防是避免疾病危害的有效措施,而鼻息肉是生活中非常常见并且危害性较大的一种疾病,患上了这种疾病想要摆脱就不太容易了,因此我们需要注意对鼻息肉做好预防,那么鼻息肉预防的关键措施是什么呢?
02:36
鼻息肉为什么容易复发
鼻息肉很容易复发,和手术切除不彻底,换药,遗传基因有关系。每个人有8个鼻窦,而鼻窦炎和鼻息肉有可能对各个鼻窦造成影响。1、手术如果不能将病变彻底清除掉,往往容易导致复发。2、患者在术后一定要配合定期换药、复查,以及鼻腔冲洗、鼻腔喷药,使鼻腔、鼻窦黏膜尽快恢复正常,使鼻息肉不容易再复发。术后不能得到及时的换药,定期的鼻腔用药,有时候就会使鼻腔、鼻窦的黏膜,再次出现比较严重和持续的水肿,可以导致鼻息肉复发。3、鼻息肉的复发和基因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考虑适当的基因治疗。
01:47
鼻息肉术后出血的原因
鼻息肉一般需要手术,息肉所处的部位一般是中鼻道,通过手术息肉被摘除以后创面可能会比较大;另外中鼻道的粘膜出血会比较多,如果是填压不好或者采取传统手术,直接剪掉黏膜的话,中鼻甲有时是伴随着一起被剪掉的,术后的出血量特别大。有的时候几十毫升上百毫升,有的时候是咳吐,咳吐有血还包括鼻腔的分泌物和胃内容物。以前的手术的方法,可以看到鼻息肉摘除以后会出现这种出血量特别大的情况,但现在一般都是电凝下止血,所以说一般手术非常安全,清洁出血也会比较少。
宝宝鼻息肉怎么治疗
鼻息肉的出现对于宝宝的健康而言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要想减少危害就应该积极的接受治疗,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选择药物治疗,也可以选择激素喷洒等等,当然如果鼻息肉的现象比较严重,可能只有选择手术治疗才可以真正的去除病根。
鼻息肉如何治疗
鼻息肉患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滴鼻剂治疗,病情严重时可以选择鼻内窥镜微创手术、鼻内筛窦切除术等手术治疗。食用赤小豆炖猪唇、辛夷花鸡蛋汤,用雄黄、蜘蛛红糖、陈瓜蒂末等涂抹鼻腔,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鼻息肉不做手术可以吗
当鼻腔当中出现鼻息肉的时候,其实可以不用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但这仅仅局限于鼻息肉的体积较小的时候,鼻息肉的体积较大,已经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就需要通过手术的方法来进行切除。而鼻息肉拖延着不治疗,就容易出现很多的危害,容易导致咽喉炎以及耳鸣等情况,更加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心肺功能额正常。
鼻息肉是什么
鼻息肉是鼻腔里出现一种像水肿一样的组织。长期慢性的严重刺激,鼻腔黏膜水肿逐渐增生,这种病理切片往往是一些水肿的物质,和炎症、病毒,还有一些环境都有关系,还有病人的体质,或者还与乳头状病毒有关系。现在医学检查原因还不是很明确,一般都是和炎症有关系。
语音时长 01:01

2018-09-29

57833次收听

鼻息肉术后要如何预防鼻颅底感染
鼻息肉术后首先要对患者定期清洗鼻腔,一般在术后第三天适当的清理,一个月后彻底清理。要充分的进行一些抗生素治疗,密切观察病人有没有出现感染症状,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复查,如果出现感染要积极手术,达到引流通畅。
语音时长 01:34

2018-09-29

56081次收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