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基底动脉闭塞能治好吗

发布时间:2020-08-2463642次浏览

只要能规范的治疗,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基底动脉闭塞是可以治好的。病情较轻时可应用溶栓药、降纤药、他汀类药物等溶栓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病情;病情严重时,可以进行支架介入术、脑血管搭桥术等治疗,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经常抽烟、喝酒,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时,基底动脉闭塞出现的几率比较高。患病后常会有头晕、走路不稳、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小脑、脑干大面积梗死,有一定的致死风险,所以患病后需要及时治疗,那么,基底动脉闭塞能治好吗?
  一、基底动脉闭塞能治好吗
  如果能规范治疗,基底动脉闭塞是可以治好的。因为基底动脉闭塞与抽烟、喝酒、高油、高脂饮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患病后首先要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做到戒烟戒酒、清淡饮食,消除诱因。其次可积极应用药物或手术方法治疗,解除梗阻,就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二、基底动脉闭塞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1)溶栓的药物
  当基底动脉闭塞还处在发病早期时,首先可以静脉输注溶栓的药物,促使血栓块溶解,就可以减轻基底动脉闭塞的症状。
  (2)降纤的药物
  出现基地动脉闭塞时,还应该尽早的应用降纤的药物,既可以溶解血栓,还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补供血,缓解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的目的。
  (3)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对血栓块的溶解也有一定的帮助,所以出现基底动脉闭塞时,可以遵医嘱应用它汀类的药物缓解病情。
  2.手术治疗
  (1)支架介入术
  当基底动脉闭塞特别严重,动脉闭塞面积超过50%以上时,可以在动脉中植入支架,并把动脉中的血栓块取出,让闭塞的动脉再次开通,血液循环畅通后,各种不适症状也就能得到缓解。
  (2)脑血管搭桥术
  基底动脉完全闭塞,支架介入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以进行脑血管搭桥术。在闭塞的动脉血管处建立侧支血管通路,满足对大脑的供血、供氧,也可以改善不适症状,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关推荐

喝酒手麻是什么原因
喝酒会引起手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大量的饮酒会对脑神经细胞造成一定的损害,尤其大量的酒精会对大脑皮层的顶叶产生破坏的作用,由于脑神经细胞受损会引起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例如会出现感觉异常,走路不稳,幻听等症状。其次,酒精对周围神经也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因此,当周围神经损害之后,会有感觉异常的表现,也会出现手麻的症状。另外,长期的大量的饮酒会导致营养不良,维生素B族缺乏,这也会引起手麻的临床表现。所以,喝酒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日常生活中要尽量注意避免过多的饮酒。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1

80202次收听

喝完酒腿软怎么回事
喝完酒腿软主要是由于在大量饮酒之后会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有一个抑制的作用,从而引起下肢无力的症状。其次,在大量饮酒之后,有可能会造成胃肠道痉挛,造成剧烈的呕吐,大量的呕吐,有可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造成低钾血症,也会导致肢体无力的症状。另外,如果是饥饿状态下的大量饮酒,有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发作,低血糖发作的过程中会引起全身无力,心慌心悸,四肢冰冷的一系列的症状,也会出现腿软的情况,因此,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不要过量的饮酒,以免对机体造成伤害。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1

84987次收听

脸麻手麻脚麻怎么回事
脸麻手麻脚麻如果表现为同侧的麻木症状,那么大多数考虑是由于脑血管疾病所致,以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多见,该病常常为突然起病,往往还会伴随有肢体功能障碍,言语不利,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完善头部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明确诊断。如果手麻脚麻脸麻的症状表现为逐渐发病的过程,那么需要考虑颅内占位性病变所致,例如脑膜瘤、转移瘤等等。严重者甚至还会伴随有喷射性呕吐,视网膜水肿,头部剧烈疼痛等症状,完善头部相关检查也可明确诊断,因此,当出现上述症状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伴随症状进行鉴别诊断明确病因。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1

78912次收听

氰钴胺的作用
氰钴胺在体内可以参与核酸的合成,而且能参与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还能维持中枢以及周围有髓鞘神经纤维功能的完整性,还可以使5-甲基四氢叶酸转变成四氢叶酸,也能使同型半胱氨酸转变为蛋氨酸,还能促进甲基丙二酸转变为琥珀酸,从而参与三羧酸循环。氰钴胺是细胞合成核酸的重要辅酶,在体内可以参与核酸的合成,而且能参与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同时还能维持中枢以及周围有髓鞘神经纤维功能的完整性,比如形成神经纤维外的髓鞘髓磷脂蛋白,还可以使5-甲基四氢叶酸转变成四氢叶酸,从而增加四氢叶酸在人体的利用。也能使同型半胱氨酸转变为蛋氨酸,另外它还能促进甲基丙二酸转变为琥珀酸,从而参与三羧酸循环。当人体缺乏这种物质时会阻碍四氢叶酸的循环和利用,会使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合成骤减、DNA合成受限,红细胞的成熟分裂停止,形成巨幼细胞性贫血。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0

97237次收听

注射用灯盏花素的作用与功效
灯盏花束注射溶液具有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对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脑血管阻力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长期服用后可能会伴有全身乏力、疲倦、口干等不良反应,无严重症状者,可继续治疗,严重者应立即就医治疗。
共同动脉干二型怎么治疗
目前手术是治疗共同动脉干二型的有效方法,但在做手术之前需要先进行术前支持治疗,比如应用增加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支持,还需适当补充营养支持。可在患儿两岁左右进行手术,但伴随心衰时应尽早手术。
03:04
脑血管狭窄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血管狭窄,一般是脑部血管的斑块形成或动脉血栓形成后,造成的血管狭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如果脑动脉狭窄程度小于50%,一般采取药物治疗,阿司匹林、丙丁酚和他汀类药物,PAS治疗法。如果血管狭窄已经大于50%,一般采取血管内治疗的手术方法,一般是介入治疗,如果狭窄更加严重甚至闭塞,一般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手术取栓的手术治疗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一般选择性脑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的检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法。患者自身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保持乐观,保证睡眠,远离烟酒。
03:08
脑血管狭窄的症状有哪些
脑血管狭窄,一般指脑动脉狭窄,症状可有可无,一般与狭窄的程度和病情的时间有关系,如果程度比较重或者发病时间比较短,脑血管来不及代偿时,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如果发现了血管狭窄,就一定要进行干预。狭窄小于50%,可以应用药物,如阿司匹林、丙丁酚或他汀类药物等,PAS的药物治疗方案,如果狭窄已经超过50%,一般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必要时进行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手术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案外,患者自身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远离烟酒,减轻体重,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内,规律用药,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这样才能有效减缓,脑血管狭窄的程度。
02:48
脑血管病饮食注意什么
脑血管病患者要做到金字塔的饮食要求。最底下要用6两到8两的主食,最好是一些比较粗糙的食物,全麦、粗纤维等,包括土豆、红薯,接着要吃一些优质蛋白,但是要少吃油腻的,少吃饱和脂肪酸,比如动物脂肪,少吃油炸食品等。也要适当的吃豆类、坚果,要吃大量的蔬菜、水果,正常人一般要求基本上一斤的蔬菜,一斤的水果,脑血管病人除了有禁忌的,也要吃相当的量。最后要少油少盐,正常人一天只要6克盐,脑血管病人要再少一点。
02:51
脑血管疾病怎么回事
脑血管疾病,是人体供血的血管出了问题,原则上分前循环和后循环。最多见的是因为动脉硬化造成,患者有高血压,本身有动脉硬化,也没有进行特别好的治疗,最后就造成了脑血管出问题,叫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就是出血性的和缺血性的。出血性的就是血压没控制好,导致脑出血。缺血性的脑血管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还有一种是所谓的血栓形成了脑梗死,它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大动脉堵住了,另一种情况是心脏本身导致的。
脑血管狭窄吃什么药好
脑血管狭窄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疾病,在使用时先以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为主,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噻氯匹定、氯吡格雷等是比较好的选择。除了药物治疗,这种疾病还需要加强身体锻炼,更要进行抗凝和降纤溶处理。
脑血管病人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脑血管疾病有多个种类,其中以脑梗、脑出血尤为常见。当患病之后即便是经过了科学治疗,患者在之后的日子里也需要大量时间来进行恢复,特别是运动障碍的患者。在出院之后也应注意饮食、运动等多方面。
头昏昏沉沉怎么回事
有很多人都会发现自己经常性会出现头昏昏沉沉的现象,其实引发这种现象也会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原因,比如说可能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而导致的,然而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患有颈椎疾病,当然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脑血管疾病,高血糖,高血压也有可能会引发这类现象的出现,与此同时有一些人也会发现,如果过度的性生活也会导致头昏昏沉沉。
02:14
脑血管病怎么治
脑血管病很大程度是跟年龄相关的一个疾病,所以脑血管病的治疗跟其他疾病有很大不同。脑血管病的治疗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还没有得病的时候,就采取预防措施,如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如果有相关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都要进行控制或者到专业的医疗单位寻求支持;第二个阶段是患上脑血管病,一般较为典型的表现有口眼歪斜、流口水、言语不清、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这时候要及时就诊,现在脑血管病急性期的治疗手段非常多,但是时间要求非常严格,如果超过一定时间,就会形成永久损害。
脑血管病是什么
脑血管病指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异常导致的脑功能障碍。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脑血栓、脑梗死,出血性脑血管病又称脑溢血,是指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语音时长 00:47

2018-08-16

65307次收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