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辨别孩子弱视?学会这3招,在家就能判断孩子的视力好坏

发布时间:2020-06-1650898次浏览

很多事情要从娃娃抓起,视力也是一样,不少家长关心的重点在于孩子会不会近视,然而近视眼只是视力障碍的一个原因,还有很多危害更大、潜藏更深的问题,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弱视。弱视好发于儿童群体,它的症状表现与近视相似,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些细节上,弱视比近视更令人细思极恐。

弱视危害更甚于近视
  近视主要是看比较远的东西不清楚,拉近距离就能看情;弱视则不同,无论远近都看不清。并且,大部分近视眼戴上眼镜就能达到正常视力标准,一般情况不会影响行业选择,但弱视不一样,如果儿时没有发现弱视情况,等到孩子成年后,单纯的镜片辅助也不能帮助弱视患者拥有正常视力,严重者甚至处于半盲状态。很多行业如航空、驾驶、测绘、入伍等均不能报考。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儿童从小患有弱视,他的双眼一直处于视觉功能不完善状态,无法获取精细的立体影像,大脑中也就无法形成具象化的事物,患儿不能对距离、物体、文字做出准确判断。在学习过程中,效率极低,大脑皮层也会受牵连。因为视觉传入的影像模糊,大脑皮层处于长时间的“构造或拼凑”工作,很容易出现过度劳损。因此,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才是解决儿童弱视的关键举措。

如何尽早发现孩子弱视?
  1、视力检测
  检查孩子视力正常与否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到医院做视力检测,或者在家自行检测。家长需要了解的是,儿童视力不同于成年人,孩子三岁时正常的视力数值为0.6,四岁时增长0.2,也就是0.8为正常值;五岁的孩子基本可以达到视力1.0,六岁孩子的视力发育解近完善,通常数值在1.0-1.2左右。
  儿童弱视常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身上,也就是7岁之前,判断标准是:以患儿经矫正后的视力数值对比同龄正常视力数值的下限,如3岁儿(及3岁以下)童视力低于0.5;4-5岁的儿童视力在0.8以下,6-7岁儿童视力达不到1.0等。当然,这些数据仅供参考,精确诊断结果还是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后才能得出。
  2、观察行为
  由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无法表达自己的异常感受,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视力出现异常,所以各位父母应该多观察孩子的行为,如果出现看东西必须走得很近,总是歪着头、眯着眼睛,或者拿东西老找不准位置,又或者看东西要贴在眼睛前,再或者走路的时候没有碰到、绊到却经常跌倒。一旦发现这些情况,肯定是孩子视力出现异常,必须及时到医院做专业检查。
  3、检查辨别能力和眼位
  孩子在光线较暗的地方看不清东西,对物体的大小、明暗度辨别困难,视野范围窄,如同龄人可以看多行文字,而他只能看一行。此类情况也可能是弱视的表现,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给孩子做专业检查。有的弱视孩子,还会出现眼位异常,例如内斜视或外斜视等。

孩子弱视该如何治疗
  治疗孩子弱视不能操之过急,家长要有耐心,对待孩子要付出更多关心,目前有以下3个常用方法可以治疗儿童弱视:
  1、遮盖疗法:
  具体方法是儿童佩戴“遮盖镜”,挡住健康的眼睛,强迫孩子用弱视眼睛看东西,其治疗理念是“用进废退”。需要注意的是,弱视可能会复发,所以在遮盖治疗的时候,当双眼视力恢复平衡,要逐渐减少遮盖,巩固疗效。
  2、手术治疗:
  这种治疗主要针对弱视引发的斜视以及上眼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干扰等情况。
  3、综合治疗:
  采用若干种措施进行组合治疗的方法,通常为光学矫正加遮盖疗法、弱视治疗仪、中药、针灸、耳斗等。

医生提醒:
  目前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关键在于家长能否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儿童时期的视力隐患往往会祸及一生,因此,希望广大家长朋友即使再忙也要多关系孩子的状态,无论他出现何种异常行为,都要送医治疗,在病患还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时候,将其彻底排除掉。如此才能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相关推荐

弱视怎么检查
要检查发现弱视患者,首先要检查患者的视力,如果视力低于正常,则需进一步做验光检查,并且得出患者的矫正视力。对于矫正视力仍然无法达到正常的患者,如果做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检查等没有发现任何影响视力的可能,同时神经系统也没有病变发生,能够对视力造成影响,就要考虑是由于弱视造成的。通常弱视是由于高度远视,高度散光、屈光参差、斜视以及先天性上睑下垂等原因,导致儿童期视网膜的功能没有能够正常发育而引起的。弱视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例如在6岁之前开始治疗,通常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大部分患者的视力能够逐渐恢复到正常。
语音时长 01:14

2021-04-19

83746次收听

弱视吃什么对眼睛好
弱视患者通过饮食上多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与维生素a,能够促进视网膜功能发育,从而使弱视的治疗得以加速。但是弱视治疗并不能只依靠饮食补充上述营养元素,因为弱视治疗主要是依靠去除病因,并且做弱视训练,刺激视网膜功能发育,才能够使视力逐步提高。去除病因方面,可以通过佩戴眼镜矫正高度散光,高度远视,手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眼睑下垂,以及通过对建眼进行遮盖,抑制斜视造成的单眼视觉抑制,才能够使视网膜的功能在弱视训练的刺激下逐步提升,视力逐步恢复。
语音时长 01:09

2021-04-19

83278次收听

02:11
弱视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弱视的诊断标准主要是视力方面,弱视是在儿童视力发育的过程当中受到了阻碍,视力的发育达不到正常,这种就被称为弱视。目前弱视诊断的最新的标准中,视力情况要结合到年龄,只单纯谈视力,就把儿童发育的过程给忽视掉了,因为儿童随着年龄的不同,视力会有所不同。在最新的诊断的标准就要结合到年龄,随着年龄的不同,视力有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其实我们看待弱视,应该在更高的标准,就是从它的屈光的原因和眼部发育的原因,来分析是否有弱视。
预防弱视有哪些方法
预防弱视有哪些方法?相信这是很多患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毕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弱视的工作,才能使自己患上弱视的几率大大降低,由于儿童是弱视的高发群体,所以希望各位家长多多注意,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专家来为大家讲讲生活中预防弱视疾病的方式
患上弱视不治会怎样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弱视一点都不重视,认为这没有什么,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疾病得不到控制会变得更严重,那么患上弱视不治会怎样呢,下边我们详细阐述一下弱视不治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治疗弱视有什么方法
我们经常会见到好多的小孩子,也戴上了眼睛,其中就有好多都是弱视的患者,青少年弱视对生活、学习造成严重的负担,治疗青少年弱视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们下面介绍下治疗弱视有什么方法,希望可以对患者带来一些帮助。
弱视病都能遗传给胎儿吗
弱视病都能遗传给胎儿吗?这个问题是很多患有弱视的爸爸妈妈们比较担心的,因为本身弱视这种疾病的危害不算小,而如果存在遗传的倾向,就会给孩子的眼部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性,那么弱视病都能遗传给胎儿吗?
弱视症状表现有哪些
弱视是指人的视力,不管是单眼还是双眼,经过矫正之后都不能达到高于0.8的状态,或者是两只眼,矫正视力相差两行以上。对于弱视的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视力下降,看东西不清楚。在下降的基础上,弱视患者会出现其它的症状,比如分读困难,什么叫分读困难,辨认单独物体的能力比一群物体的能力要强,能够辨认单个物体,但把一群物体中间单个物体挑出来,混在一起,就不好辨认。第三个症状就是注视、单眼注视、弱视的患者往往是一只眼视力特别差,两只眼同时弱视的情况比较少,习惯性地用眼睛的视力比较好那只眼睛去看东西,另外一只眼就废在那里,用进废退。往往是用的越多的眼睛,视力还能保持这样的状态,用的越少的眼睛越不用,视力越差,所以单眼注视的情况也比较多,往往会造成患者的眼位改变,有的是外斜,有的是内斜,所以眼位的改变也是随之而来的比较明显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28

2020-06-04

61961次收听

引起弱视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弱视的原因很多,总结来说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最常见的是屈光不正型或屈光参差型。屈光不正型或屈光参差型弱视是指一个人有两只眼睛,有一只眼睛视力是比较好可以达到1.0,但是另外一只眼睛视力比较差,只能达到0.3或者0.4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本能就是去使用视力比较好的眼睛去看东西,久而久之视力越好的眼睛越喜欢去用,视力相对比较差的眼睛,就越不想去动它。所以说弱视在国外还有一个别称叫LazyEye就是懒惰的眼,视力比较差的那只眼睛就形成了弱视,所以说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是很多弱视患者的一个重要原因。到门诊来就诊的病人中间绝大多数70%80%都是这种情况。第二个原因是斜视、眼位不正造成的斜视的原因有很多,像外伤、像一些先天性的因素,当它一个眼睛的眼位是斜的时候,不用斜的眼睛,去用正的眼睛,因为人是很聪明的,人体也是很聪明的,会用一个状态比较好的眼睛去注视,久而久之斜的眼睛既斜又差,所以就被废用了,像一个摆设,也形成了那只眼睛的弱视。第三个因素就是遮挡型,比如说在这个人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像先天性的白内障、重度的上睑下垂,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把一个人的眼睛正常的光路遮住,或者部分遮挡,光线进入眼睛之后,就不能顺利的到达视网膜成像。日子一久,视网膜就感觉到眼睛有问题,也不想去成像,也就变成弱视。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先天性的因素,有些孩子在胎儿时期,由于母体的一些情况,对眼睛形成了一些伤害,具体是什么原因就因人而异,先天性因素就比较不确定,比较难以去探索,所以以上所说的就是几种主要的因素。
语音时长 02:32

2020-06-04

58801次收听

弱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弱视是由很多不同原因引起的,所以弱视的治疗也要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第一种、屈光不正或者屈光参差引起的弱视。对于这一部分弱视的患者,建议去除根本原因,就是他屈光不正两个眼睛,比如说有近视、远视或者散光,我们就把他的近视、远视或者散光给控制好,这样的话患者弱视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第二种原因是斜视引起的弱视,由于眼位不正引起的弱视,就需要把斜视矫正过来,斜视的矫正也可以通过视觉的训练、药物的控制,或者说最后的一步手术的控制来进行治疗,这样的话可以使斜视造成的弱视患者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第三个就是遮盖型的,遮盖型的弱视患者,是因为视觉通路上被遮挡了,可以把遮挡的因素去除,先天性白内障的患者,可以把白内障取掉,把晶体换掉,重度上睑下垂的患者,把上睑下垂治疗好,把下垂的上睑提上去,使光路重新得以通畅,弱视患者患病的因素去除了以后再加上合理地治疗,弱视患者的治疗效果应该是比较好的。第四就是手术,弱视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是往往这一部分治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最后一种方法就是比较推崇的视觉训练的方法,一个人的视觉是可以通过训练来习得或改变,因为人的视觉不仅仅是眼球,还牵涉到眼后的视神经和颅脑中的视觉中枢,用一些视觉训练的方法,比如后像疗法、光刷疗法、四维五维训练的方法,取得效果也不错。
语音时长 02:13

2020-06-04

51456次收听

02:18
弱视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弱视是指人的视力,经过矫正之后都不能达到高于0.8的状态。对于弱视的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视力下降、看东西不清楚。在下降的基础上,弱视患者会出现其它的症状,比如分读困难,辨认单独物体的能力比一群物体的能力强。第三个症状就是注视、单眼注视、弱视的患者一只眼视力特别差,习惯性地用眼睛视力比较好的那只看东西。往往是用的越多的眼睛,视力还能保持这样的状态,用的越少的眼睛越不用,视力越差,所以单眼注视的情况也比较多,往往会造成患者的眼位改变,有的是外斜,有的是内斜,所以眼位的改变也是随之而来的比较明显的症状。
02:27
弱视患者到了老年会怎么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弱视如果没有加以正确的治疗,程度是会继续加重。进入老年之后,弱视也会更严重,以前所患的弱视程度不会减弱,到了老年之后,容易患更多的眼部疾病,比较常见的白内障、青光眼或眼底病变。如果有三高,可能会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造成眼底出血、眼底的视网膜病变,到老年之后弱视如果再附和以上疾病,情况就会更严重,再加上不善于护理,不善于保护眼睛,眼睛状态堪忧。老年阶段重视弱视的护理,同时对生活加以监控,加以正确的保护,到了老年之后只能保持原样或比原来稍微加重。老花眼的存在,并不会加重弱视的感受,但弱视始终存在。
02:44
儿童弱视是怎么形成的
儿童弱视的原因有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同时伴有斜视、有先天性疾病。还有孩子生下来不睁眼睛,或者因为眼部疾病遮住眼睛,造成了后天性弱视。在弱视形成的原因当中,第一是屈光不正,也就是有高度远视,高度散光。第二是屈光参差,就是两只眼睛的屈光状态不一样。第三是孩子同时伴有斜视,就会导致弱视形成。第四是孩子伴有先天性疾病,包括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眼部等疾病。视力是后天发育的,如果孩子生下来之后不睁眼睛,也会导致弱视形成。或者在婴幼儿时期,因为眼部疾病,要把孩子眼睛给遮盖上,这也会导致后天性弱视形成。所以在孩子生下来之后,一定要给孩子做初步检查,看看他有没有弱视形成的可能。
02:49
弱视怎么检查
查视力时医生会给查视力表,远视力和近视力都不好的要进行验光,弱视要进行眼位状态检查。正常到3周岁左右,就应该给孩子查视力。一、因为这时孩子基本上能够配合。二、大多数孩子视力已经能够发育到正常视力了。到医院之后,医生会给查视力表,正常看到的视力表是叫远视力表,也就是在5米的距离来看视力表。还有近视力表,是在33厘米的距离来查视力表。如果远视力正常,近视力好,可能是远视眼。如果远视力不好,近视力好,可能是近视眼。远视力和近视力都不好的,就有可能是弱视,需要进行验光,查度数,根据验光结果佩戴眼镜。如果进一步检查,还是不能到正常视力,这时肯定就是弱视,需要行眼位状态检查。
弱视会导致失明吗
一般来说,对于弱视的情况,其实是比较严重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和安排,但是在这样的情况,弱视是不会导致失明的情况,因为两者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并且要注意及时进行处理和检查,并且要注意一些关于弱视的注意事项,这对于自身的帮助都是比较大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