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发布时间:2020-06-1554721次浏览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首先合理搭配日常饮食,要多吃蔬菜和粗粮。如果有抽烟习惯,还需要彻底戒烟。另外要适量做运动,并且保持良好心态。
  1、合理搭配饮食
  合理搭配饮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为有效方法之一,平时多吃蔬菜、粗粮及低脂肪、蛋白食物,控制饮食量,不能有暴饮暴食习惯,禁食热量高食物。
  2、戒烟
  有抽烟习惯的人,体内含有尼古丁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对心脑血管造成影响,增大心脑血管病发生率。
  3、适量运动及保持好心态
  适量运动,比如慢跑或瑜伽等有氧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另外要保持良好心态。

相关推荐

02:21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什么药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积极的预防和干预危险因素,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要监测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的异常情况,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的干预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减重、规律休息,适当进行体育运动,戒烟、限酒。另外,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主要在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类疾病,患者可以吃抗血小板、他汀类及控制危险因素的药物。因痰热上扰、气血不足而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还可以服用中成药进行治疗,如牛黄清心丸。
女性晚上睡觉手发麻是什么原因
如果是一个中老年患者,同时平时又有脑血管疾病的基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的疾病,如果晚上睡觉睡醒以后,出现了手麻的症状,应当立刻到医院就诊,来明确是否是脑血管疾病,或者是颅内的一些疾病造成手麻的症状。通常情况下,脑血管疾病造成的睡觉以后手麻的症状,还会伴有肢体无力或者是言语不利等神经系统缺损的一些伴随症状。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由专业的医生治疗。如果是在时间窗之内,给与静脉溶栓治疗,如果超过了时间窗,应当在医生的医嘱之下,给与一些抗小板凝集,改善循环,控制血压,控制血脂等治疗。如果女性睡觉起来以后手麻,通常活动以后就可以得到缓解,这个时候是由于睡眠的过程当中,姿势不正确,而导致的周围神经受到压迫,或者缺血的症状,导致这样的一个症状。通常情况下这种症状,在活动改变体位以后,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这种情况也不会伴有肢体的无力等其他神经系统损伤的表现。如果出现了,女性晚上睡觉之后感觉到手麻,并且伴有胳膊的疼痛,或者是颈椎的疼痛,这样可以考虑是否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造成的症状。这样的颈椎病病人在睡眠的时候,如果姿势不正确,也会导致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造成压迫,病人会出现肢体的疼痛,以及肢体麻木的感觉,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来明确是否是颈椎病造成的肢体麻木症状。如果是由于颈椎病造成的,应当在医生的专业的医嘱之下,给与一些专业的治疗。
语音时长 02:23

2021-07-09

95149次收听

03:04
女性晚上睡觉手发麻是怎么回事
女性晚上睡觉时出现了手麻的症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中老年患者,平时有脑血管疾病的基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的疾病,如果晚上睡觉睡醒以后,出现了手麻的症状,应当立刻到医院就诊,来明确是否是脑血管疾病,或者是颅内的一些疾病造成手麻的症状。如果活动以后就可以得到缓解,这个时候是由于睡眠的过程当中,姿势不正确,而导致的周围神经受到压迫,或者缺血的症状,导致这样的一个症状。如果伴有胳膊疼痛,或颈椎的疼痛,可以考虑是否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造成的症状。
心脑血管疾病喝什么茶好
心脑血管疾病喝绿茶、普洱茶、荷叶茶、苦丁茶,有清热凉血的作用,能够起到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降低血脂,而且还可以保护心脏,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帮助。菊花茶、金银花茶,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对脑血管疾病有益。乌龙茶、金银花茶,可以改善血管硬化,提高血管的弹性,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但对于有些心脑血管疾病,例如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患者,不建议喝茶水,在茶叶中都会含有咖啡碱,容易会导致心律失常。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80547次收听

心脑血管疾病做什么检查
心脑血管疾病具体做什么检查需要结合疾病的病情和症状。1、如果是感觉到心脏部位不舒服,考虑是心脏病,一般需要做心电图类的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A等。2、如果感觉到头晕,有可能是脑血管疾病,一般需要做头颅磁共振检查、CT检查明确病灶。3、如果是血管瘤,一般做普通的影像学检查即可,但如果比较罕见,可以做血管造影检查。这些疾病还需要做常规检查,例如血常规、血糖、血脂、心脏彩超、肝肾功能等检查。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0

86310次收听

心脑血管疾病有哪些
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多,包括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1、心血管疾病,例如心绞痛、冠心病、心肌梗死、原发性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等。其中,心脏瓣膜病可以分为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脑血管疾病,例如脑出血、脑梗死、短暂性缺血发作、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畸形等。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0

89260次收听

心脑血管疾病有哪些并发症
心脑血管疾病需积极有效治疗,若没得到治疗,会引发脑疝、脑心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等多种并发症,有很高致死风险。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症状有嗜睡、左胸发闷和疼痛现象、头痛和头晕。
心脑血管疾病吃什么好
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可以适当吃些能改善人体消化功能的食物南瓜,促进病情恢复。还可以多吃木耳,木耳具有预防血栓功效,也能软化血管,另外可以多吃香蕉。
心脑血管疾病怎么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在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少吃食盐和心理平衡,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合理膳食:1、增加纤维膳食。2、多吃鱼和鱼油。3、多吃豆制品。4、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二、科学生活:1、加强体育运动,每天坚持运动半小时,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2、戒烟限酒。3、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等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要保持心平气和。三、尽量少服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类固醇激素等。四、积极治疗影响血脂代谢的有关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红斑狼疮等。五、定期体检: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应至少每年一次查体。
语音时长 01:31

2020-01-09

56867次收听

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
正常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范围小于3.12mmol/L。总胆固醇,正常范围为5.23-5.69mmol/L,如果超过5.72mmol/L,则总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通常在0.56到1.7mmol/L之间。高于1.7mmol/L,甘油三酯升高,HDL胆固醇升高,正常范围大于1.0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范围是低于3.12mmol/L。低密度脂蛋白主要作用是将血液中的脂类物质运送到血管内皮细胞中,发生异常后会造成血管的堵塞。
02:20
如何降低胆固醇
如果检查发现血胆固醇升高,需要采取相应的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少吃高脂的食物,禁烟禁酒。可以通过某些降脂药物进行人为的干预,同时补充抗氧化物、新鲜的蔬菜水果,有助于降低胆固醇。胆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过度的素食或者不吃胆固醇食物,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贫血,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反过来,大量摄入外源性的胆固醇,会使血液当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增加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样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02:56
心脑血管病怎么治
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在发病三至四点五小时之内,可以选择静脉溶栓治疗;如果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时间超过了三至四点五小时,可以选择抗血小板的治疗,另外可以选择降纤的药物或者静脉输液。对于重症的患者,可以进行吸氧、心电监护,同时还要预防和治疗感染,因为很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容易合并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对于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的患者要严格的控制血压,同时让患者要绝对卧床,头可以抬高床头15~30度来帮助降低颅内压,同时让脑出血的患者一定不要用力咳嗽和用力排便,防止血肿进一步扩大,必要的时候可以用一些药物来脱水,降低颅内压。
02:46
心脑血管病吃什么药
心脑血管病可以根据发病原因具体选择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抗凝药物、降压药物、脱水药物等。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可以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来抗血管治疗,还可以服用他汀类药物来进行调整治疗。对于有心房纤颤的患者,建议应用一些抗凝的药物来抗凝治疗,预防心源性栓塞的发生。因为心源性栓塞一旦发生,它的临床症状比一般的缺血性卒中都要重,所以对于房颤的患者要高度重视抗凝治疗。对于脑出血的患者在急性期主要是严格地控制血压,可以服用降压药物。如果患者同时合并脑水肿,可能有颅压升高的情况,可以应用脱水药物来降低颅内压,防止患者的脑水肿进一步扩大,进一步加重导致脑疝的风险。
脑心通胶囊有副作用吗
脑心通胶囊如果长期的服用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有些患者在服用之后会出现轻微的肠道反应,出现胃痛、恶心等,另外有一些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皮肤脱皮,甚至是头晕、心烦等症状,这些情况一般是由于服用剂量不正确或者是过量服用引起的,一般情况下在停药后即可消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