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肌病如何护理

发布时间:2020-05-1557971次浏览

对于心肌病,正确的护理有助于改善病情,控制病情的继续发展。心肌病的护理,首先要避免情绪上的不良刺激,同时要注意低盐、清淡饮食,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还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的运动,平时要注意观察病情,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心肌病的发生与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这种疾病可影响到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从而引起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心肌病,除了必要的治疗之外,在生活中也应做好日常护理,避免病情加重。那么,心肌病如何护理呢?
  一、心理护理
  心肌病病程较长,且病情较为复杂,因此很容易导致焦虑、恐惧的心理,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不良的情绪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病情。因此,生活中应多安慰、鼓励心肌病的患者,增强其治疗信心。平时要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和舒适,避免情绪上受到不良刺激。对于出现失眠症状的,应给予镇静类药物改善症状。
  二、饮食护理
  心肌病的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和低脂为主,饮食要易于消化,要避免吃过于油腻、刺激性的食物。每餐要控制进食的量,要避免进食过饱,否则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对于心功能不全的,要给予低盐饮食,同时还应戒烟戒酒,保持大便通畅。
  三、密切观察病情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平时应注意观察病情,要注意监测其心率、血压等。如果合并有水肿和心力衰竭的,要限制液体的摄入量。心肌病可因呼吸道感染而加重心力衰竭,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还应注意预防感冒,特别是当天气变化时,要做好保暖工作。对于长期卧床的,护理人员要注意为其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的排出,还应注意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清洁。
  四、注意休息
  对于病情较轻,没有明显症状的,可以从事一些轻工作,但要避免过于劳累。如果有心力衰竭的,在用药之后症状有所改善,也可以进行轻微的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如果合并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要绝对卧床休息,减轻心脏的负担。

相关推荐

心肌酶可以查出哪些病
心肌酶是指的一组用来检测心肌梗死、心肌损伤的时候释放入血的一组酶。心肌梗死的时候因为心肌细胞坏死了,心肌细胞内的一些物质就释放到血液里面了,这些酶在血液里面就会出现升高,出现一个动态的变化。检测心肌酶就可以来帮助诊断有没有发生心肌梗死,来评估心肌梗死的面积,来反映治疗的疗效。像急性心肌梗死以后,做了溶栓,溶栓是不是再通了,就可以通过心肌酶检测来反映。一般临床上检测的心肌酶,包括像肌酐蛋白,肌酐蛋白是肌肉组织里面收缩的调节蛋白,而心肌的肌酐蛋白仅存在心肌组织中,所以它的特异性非常的高。临床上检测的肌酐蛋白,就包括肌酐蛋白T和肌酐蛋白I,这两种的特异性都非常的好。如果心肌肌酐蛋白显著升高,这种情况在胸疼的时候,如果就是检测心肌肌酐蛋白升高,就可以帮助早期来诊断心肌梗死。另外,也可以通过升高的幅度、升高峰值的时间,来帮助了解是不是自溶或者溶栓治疗是不是再通了。另外来反映梗塞面积的大小,也反映治疗的效果。另外一种心肌酶就是肌酸激酶,肌酸激酶的同工酶就是CKMB,主要含在心肌组织里面,所以它也是心肌梗死诊断、疗效判断、溶栓是否在通,梗塞面积大小检测一种很重要的酶。心肌酶的升高,除了在心肌梗死可以见到,也可以见于像心肌炎、心包炎也可以出现轻度的升高。所以心肌酶是在心肌梗死,包括心肌炎诊断里面很重要的一种检验的酶学指标。
语音时长 02:43

2021-07-09

70012次收听

限制型心肌病是怎么回事
限制性心肌病是原发心机或者心内膜纤维化,或心脏浸润性病变引起心脏充盈受阻,舒张功能障碍的一个循环系统的疾病,多发生于自身免疫力低下者或者营养不良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活动耐力的下降、乏力以及肝脾肿大浮水,全身的水肿,肺动脉压增高,颈动脉怒张。一般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判断本病,当然做心肌内膜的活检可以确诊本病。这种疾病一般的不能完全治愈,需要长期的持续的治疗才能改善病人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06

2021-01-15

117054次收听

心肌病如何调理
心肌病在多方面都需要注意,首先需要药物调理,查清楚疾病类型,然后对症消除病因治疗。平时需要吃一些少油腻的食物,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奶类可以选项组纯奶或者是酸奶,还需要配合医生定期检查,适当的运动。
病毒性心肌炎多久能好
病毒性心肌炎一般是由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由于心肌炎是没有特效的药物的,所以病毒性心肌炎多久能好,要看患者体内病毒的数量,还有自身免疫水平的。平时只能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吃一些营养心肌的药物。
儿童心肌炎如何治疗
儿童心肌炎属于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它会引起心肌局部或弥漫性损伤,该疾病能及时发现尽早诊断,尽快治疗就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心肌炎患儿需要卧床休息,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最好。服用西药的同时,结合中医调理脏腑、气血等功能的方法进行综合调理,能够促进心肌的修复。
02:14
心肌病有哪些症状
发病年龄较小,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一定要尽早发现,尽早维护,尽早干预。心肌病是除了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以外的一类心肌病,心肌病主要由一些遗传因素所导致,原发性因素包括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继发性心肌病包括长期饮酒所导致的酒精性心肌病和妊娠所引起的围产期心肌病,最终会导致整个心腔的扩大和心肌功能的下降,针对心衰的治疗主要是用一些强心利尿药物逆转心肌重构,如果到终末期,心脏功能用药物仍然无法缓解,就要给患者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02:19
心肌病怎么引起的
心肌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的心肌病。原发性包括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这类心肌病的原因通常不明,很多有家族遗传史,比如扩张性心肌病和肥厚性心肌病由家族遗传所导致,会造成心腔扩大,最终导致心脏功能的下降,对它的治疗方式也只能尽早发现,及时干预来降低心脏的负荷,包括强心利尿和逆转心肌重构的治疗,如果到晚期终末期,只能进行心脏移植。继发性心肌炎,可能由长期饮酒、妊娠期心脏负荷增加导致,这一类因素可以发现,也可以及时干预。
02:46
心肌病和心肌炎的区别
心肌病通常是由遗传因素所导致,心肌炎是指由于病毒、炎症的感染,或者一些致敏因素、非感染的因素所导致的心肌整个的或者局灶的炎症改变。心肌病是除了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肺源性心脏病以外的一类心肌病,心肌病通常是由遗传因素所导致。原发性心肌病原因不明,包括一些扩张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由于原因不明,只能尽早发现,尽早干预和治疗。继发性心肌病包括酒精性心肌病、妊娠期围产期的心肌病。心肌炎是指由于病毒、炎症的感染,或者一些致敏因素、非感染的因素所导致的心肌整个的或者局灶的炎症改变,最终表现的症状可能是心衰,也有可能是恶性心律失常。
02:10
心肌病的治疗方法
心肌病一旦发现,要明确患者心功能和心腔扩大的程度,尽早进行药物的干预。早期的药物治疗,因为原因不明,也只能针对心肌的整个改变进行一些维护治疗,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来降低心脏的负荷,也可以进行一些利尿和扩血管的治疗,长期也可以给予一些ACEI类药物来逆转心肌重构,但一旦这种疾病发展到终末期、晚期的心衰表现,只能进行心脏移植的治疗。心肌病指除了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的疾病。心肌病很多有家族遗传史,追问起来很多人的整个家族会有发生扩心病或肥厚性心肌病的人群。
心肌病症状
心肌病是指没有冠状动脉性疾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或先天心脏病等,但是有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心脏方面疾病。心肌病分为原发性心肌病和继发性心肌病两大类。原发性心肌病主要是原因不明心肌病,继发性心肌病是指继发于某些因素和疾病,多见于全身性疾病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损伤。心肌病会由于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就可以影响到心脏功能,导致心脏功能不全,心衰,甚至猝死。不同心肌病不同发展阶段,临床症状也有所差异。简单介绍几个心肌病症状,扩张性心肌病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当随着疾病进展,可以出现极度疲乏、心慌、气短,晚期可出现肝大、腹水、身体低垂部位水肿;肥厚性心肌病,可有呼吸困难、胸痛、心慌、晕厥等,严重可以出现猝死;限制性心肌病是以心功能不全症状为主,表现为运动耐量下降、疲乏无力、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等;右室心肌病都表现为心慌,胸闷,头晕等,后期可见右室功能障碍症状,比如肝大、腹水、静脉窦张、下垂性水肿等。总的来说,心肌病症状主要是跟心脏功能受损程度有关。
语音时长 01:40

2019-12-18

61793次收听

心肌病能治好吗
心肌病是指没有冠状动脉性疾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但是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并影响心脏功能一种心脏方面疾病。心肌病一般分为原发性心肌病和继发性心肌病。原发性心肌病都是不可治愈的,只能用药物控制病情,改善心脏功能。对于继发性心肌病,在去除能引起心肌病变因素后,可能会治愈。扩张性心肌病,目的是有效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预防猝死或栓塞。如果病情进展到心衰阶段,预后不是很好,五年内病死率是35%,十年内病死率为70%。肥厚性心肌病需要根据不同病情阶段采取相应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情况,可以考虑手术或消融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相对来说愈后比较好。如果治疗合理,可能享有正常人寿命,但是仍有2%到4%猝死发生。限制性心肌病,在治疗上主要是对症治疗,尽量改善心脏功能。该病愈后很差,多因心衰而死亡。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没有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是抗心律失常治疗。
语音时长 01:33

2019-12-18

57176次收听

心肌炎吃什么好
吃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低盐、低热量食物对心肌炎患者较好。心肌炎是指由各种感染因素引发心肌细胞、心内膜、心脏大血管以及心包脏层炎症反应,是引起扩张性心肌病常见原因之一。各种感染因素,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寄生虫等等,其中以病毒感染最多见。对于已经患心肌炎患者,应该吃高蛋白食物。有研究发现,饮食中缺乏氨基酸心肌炎患者死亡率高于不缺乏氨基酸类心肌炎患者。补充优质蛋白,可以给心肌提供更多更丰富氨基酸,可以改善患者心肌细胞功能。高蛋白食物,比如黄豆、花生、海藻、蘑菇、坚果、牛奶,还有瘦肉,还有鸡蛋、鱼虾等等。心肌炎患者在饮食上还应该多吃高维生素食物,以及热量低或容易消化低盐饮食,建议少量多餐,避免吃刺激性辛辣口味重食物。高维生素食物主要有瓜果和蔬菜,比如豆芽菜、海带、紫菜、燕麦,这些都是非常好的选择。还有低热量食物,像黄瓜、西红柿、芹菜、薏苡仁,还有木瓜等等都可以。容易消化食物,像小米粥、面。低盐饮食,对于心肌炎患者推荐一天食盐摄入量是3克以内。
语音时长 01:39

2019-12-18

54497次收听

化疗对心脏功能会有什么危害
化疗对心脏功能会造成一定危害,其中比较多见的是心脏毒性反应。同时肌酸激酶等心肌酶含量水平也会发生改变,心脏功能也会随之下降,可有心肌缺血缺氧一类不良反应。另外,还有可能会患上心肌梗死、急性心肌心包炎,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
01:48
什么是心肌病
心肌病是指由于心肌细胞病变导致心脏功能减退,或引起各种心律失常的疾病。心肌病的种类很多,从病因上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的心肌病。原发性心肌病通常原因不明,遗传、代谢药物等因素均可导致其发生。继发性心肌病,则可能由于化学毒物及其他系统疾病诱发心肌的病变,其实是全身系统疾病的心脏表现之一。从形态功能上,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及未分类型的心肌病。其他不符合上述分类特点的心肌病,则归类至未分类型的心肌病。
心肌肥厚是怎么回事
心肌肥厚主要和两种原因有关,一是高血压,如果血压持续升高就会让心肌处在代偿状态,导致心肌肥厚的出现;二是肥厚性心肌病,如果患有这种疾病,患者就会有心肌肥厚的症状出现,病情加重时可能会导致心衰、猝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