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病吗

发布时间:2020-03-2360333次浏览

慢阻肺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也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属于慢性病的范畴,慢阻肺发展过程长达几十年,时间比较长,也是比较久远,每个时期也都有不同的症状和特点,因此,我们说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病,慢性特征也是比较的明显,需要长期稳定、坚持的进行治疗。

在我们生活中遇到慢阻肺这类疾病,都是非常的常见,发病率也是比较的高,对于慢阻肺是否是慢性病,大多数人不是特别的了解,也没有充足的认识,那么,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病吗?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慢性病总的来说符合这一特征,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慢,慢阻肺就是这样一种慢性病,在整个病情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发展缓慢、持久,属于十足的慢性病,需要长期的服药和治疗,才可以稳定病情,对于日常的生活作息也是要特别的注意和小心,避免病情的恶化,影响身体健康。

我们知道慢性病之所以慢是因为这类病情发展稳定,而且持续加重,这个周期是非常长的,因此,慢阻肺也是一种慢性病,在发展稳定期期间,产生的症状比较的轻微,持续或者急剧的加重,可能是发生感染了,有细菌感染的可能,咳嗽加剧、痰变得特别多、粘稠,持续性比较的长,慢阻肺的症状也是更加的明显和严重,所以,慢阻肺属于慢性病的范畴那是肯定的了,这点是需要相信的。

慢阻肺是进行性发展,随着时间的发展也会更加的严重,身体也会更加的难受,这类慢性病会让呼吸更加的为困难,只要身体一动就气喘吁吁,呼吸比较困难,这类病程持续时间久,也是名副其实的慢性病,时间久了可能会造成呼吸衰竭,危及自身的生命安全。

由上述而言,可以看到慢阻肺确实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发展的周期和时间都会比较的长,症状也会更加的严重,对于身体的危害也是非常大,必须及时的采取药物进行病情的控制和稳定。

相关推荐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断标准
肺功能检查是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的疾病特征是持续性的气流受限,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进行肺功能检查,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小于肺活量的70%,说明肺功能下降,就往往可以诊断患有慢阻肺疾病。另外,要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判断,排除其他例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慢阻肺患者会出现持续的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另外,结合肺部CT结果和患者典型体征也可以帮助诊断。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15

72319次收听

预防慢阻肺的措施
慢阻肺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状态,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与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相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有吸烟或有较长期粉尘、烟雾或有害气体接触史者出现咳嗽、咳痰、喘息和气短等。该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受到此病的侵害。预防慢阻肺的有效措施有哪些呢
如何治疗慢阻肺呢
慢阻肺属于中医学肺胀范畴,古代医家运用八纲辨证常责之于久病肺虚,痰浊潴留,瘀血内阻而渐影响其他脏腑,使病程进展,治疗多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原则,这里我们来介绍一些治疗慢阻肺的方法。
慢阻肺孕妇注意事项
慢阻肺孕妇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慢阻肺的发病人群是非常广泛的,孕妇也可能出现慢阻肺,孕妇一旦出现慢阻肺日常的注意事项一定要了解,应该加强日常的护理和保健,尤其是防治呼吸道感染等等,对于孕妇以及胎儿的保护都是很重要的。
慢阻肺的检查有几项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患慢阻肺,正确认识慢阻肺较简单的保健方法,可使患者在生活中正确进行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工作,降低阻塞性肺气肿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慢阻肺应该做哪些检查?慢阻肺的检查有几项
慢阻肺不及时治疗的危害有哪些
患有慢阻肺,不及时对疾病进行治疗,则会导致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会有很多并发症的出现,容易造成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的出现,甚至在睡觉的时候会导致睡眠质量的下降,造成心脏疾病出现。
02:29
慢阻肺会发展成肺癌吗
慢阻肺和肺癌之间没有很明确的关系,但是慢阻肺可能是肺癌的危险因素。因为慢阻肺归根到底是慢性的气道炎症,如果炎症持续存在、反复发作,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慢阻肺一旦诊断明确,患者应该要积极地控制好病情,减少慢阻肺急性发作加重的次数,减少对患者呼吸道、肺泡的损伤,从最大程度上减少转化为肺癌的几率。一些特殊人群应该积极地做好早期筛查工作,能在肿瘤的早期发现,并进行积极地处理。同时高危患者应该进行肿瘤相关的早期筛查,将疾病控制在早期阶段。
02:39
慢阻肺怎样自我治疗
慢阻肺的病人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庭治疗,而不要盲目地自己在网上查,或者看一些不正确的信息,在家琢磨进行自我治疗,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患者不了解自己的病情,也不了解自己要使用什么样的治疗措施。例如有的病人认为静养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就坐着不动,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对于慢阻肺的病人,医生应该积极地鼓励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提高患者的肺功能,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所以患者一定是跟医生积极地配合进行治疗。
慢阻肺有什么症状
慢阻肺病人有慢性气管炎的症状,常年咳嗽、咯痰,在某个特定季节会加重,在这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症状。慢阻肺可能是剧烈活动以后的呼吸困难,逐渐加重,轻微活动甚至安静休息时也会出现呼吸困难,如果肺功能已经下降,用肺功能仪来测试出症状,肺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以后,就称为慢阻肺。
语音时长 00:45

2018-09-21

59117次收听

慢阻肺有什么发病原因
慢阻肺的发病原因大概可以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点。一、外在因素,有可能因为长期反复的接触有毒的气体,或者粉尘颗粒导致的。例如吸烟,当吸烟累积到一定程度,一般用吸烟指数评价对慢阻肺造成的危险影响,吸烟指数就是每天所吸的烟的包数乘以年数。当吸烟指数达到20,有可能已经出现了慢阻肺。也有可能接触燃烧的煤炭,在农村较常见,也有可能会导致慢阻肺。另外,也有可能工作中接触粉尘导致的,例如矿石粉尘、采煤的煤尘粉尘等。三、内在因素,是指人体对于慢阻肺有一定的易感性,尤其对家族性慢阻肺患者而言,更有这方面的特点。同样是吸烟指数达到20,有些人容易导致严重的慢阻肺。而有些人肺功能较好,还没有达到慢阻肺。当然,内因和外因相互结合起来时,就容易出现慢阻肺。
语音时长 02:04

2018-09-21

59819次收听

慢阻肺中医有什么治疗办法
慢阻肺的中医治疗分为两方面: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当慢阻肺急性发作的时候,慢阻患者的在短时间内咳嗽卡痰喘息症状,较平时明显加重的时候,要用一些宣肺平喘化痰方法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尽快的得以控制,尤其很多中医有效的方剂。比如用宣肺平喘的方法,对患者的喘息的症状会有比较好的控制,用降气化痰的一些药物对于患者的临床的卡痰、卡痰不好出来等症状也会有一些辅助性的治疗作用。当患者处于稳定期的时候,病情大概处于相对平稳,可以用缓则治其本的这种增强人体抵抗力、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的治疗方法。医生一般常用的是补益肺肾,加上一些健脾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当然具体的方药会有很多,主要的作用就集中在补益肺肾方面,这方面还做了很多相关的课题,也都证实用补肺益肾的方法能够减少患者冬季急性发作的次数,以及患者平时活动后气短程度,以及疲劳的程度都有不同的缓解作用。
语音时长 01:53

2018-09-21

63965次收听

01:30
慢阻肺严重吗
慢阻肺比较严重,慢阻肺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比较大。慢阻肺是我国致残率以及致死率都比较高的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慢阻肺的致残率主要体现在后期,病人表现为气短症状,这时慢阻肺患者不可以有任何的动作。所以慢阻肺可以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随着慢阻肺患者的症状加重,即使患者只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穿衣或者吃饭等,都有可能有气促的表现,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时慢阻肺患者的症状会突然发作,并且加重,也可能会严重到危及患者的生命。慢阻肺的死亡率并不是特别高,主要是致残率比较高。所以,慢阻肺到后期的时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03:27
怎样治疗慢阻肺
慢阻肺这种疾病的病理特点,是慢性以及持续性的气道气流受限。所以,对于慢阻肺患者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把慢阻肺的气道气流受限解除,或者是减轻。针对这种情况,使用最多的就是支气管舒张剂,在临床当中,可以分为两类四种。两类主要包括β受体激动剂以及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同时,又分别分为长效以及短效两种。对于β受体激动剂长效的药物来说,可以使慢阻肺患者的气道处于舒张状态,可以帮助缓解气道痉挛的症状;对于快速的β受体激动剂,药物起效比较快,但是,持续时间短,大概不到六小时。而长效的β受体激动剂,作用在12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胆碱能受体拮抗剂长效的作用周期更长,能够持续到24小时。此外,吸入性的糖皮质激素,也可以减轻慢阻肺气道的慢性炎症。
慢阻肺和肺气肿的区别有哪些
慢阻肺和肺气肿都是呼吸科非常常见的一种病症,大多数患者会有一些接触有害气体的过程,比如说长期的吸烟或者大气的污染,或者有些人会工作中接触一些粉尘,或者家庭当中经常做饭炒菜,也就油烟等等这些都是有害气体的长期接触史。有害气体长期接触史会导致肺受到相应的损害,肺气肿常常是一个相对早期的一种表现,也就是气道有一定的变化,远端的肺泡有一定的膨大,也就是做肺功能检查的时候,还是一个相对通气功能正常的或者没有阻塞型的持续的受限,而慢阻肺是在做肺功能检查的时候,是有明确的持续的气道受限就是气流受限,也就是通气功能有明显的持续的受限,这是一个相对比较明显的区别。
语音时长 01:49

2018-06-07

50356次收听

01:19
慢阻肺会传染吗
慢阻肺不会传染。慢阻肺的致病原因常常是反复的、长期的接触有害气体的过程,而不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所以和慢阻肺患者密切接触,如住在同一个病房、长期在一起工作、在一个家庭中生活等,不会存在交叉感染。出现类似病症要早些寻求医生帮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