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率失常该怎么调理

发布时间:2020-03-1959446次浏览

心率失常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尤其要适当吃一些钾元素丰富的食物,这样可以使血液流动的速度放缓;应该适当的做运动,保持睡眠充足。此外,建议患者戒烟酒,否则会使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一旦确诊后,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在这期间要定期复查。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容易出现心率失常的情况,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患上该疾病的几率很大,心率失常对心脏部位的伤害非常大,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后,就要及时的调理。否则很容易因为心率失常导致患上一些疾病,甚至还可能危及生命,那么心率失常该怎么调理呢?
  1、注意饮食
  心率失常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首先需要控制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吃些香蕉,因为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对于平衡血液里的钾钠有很好的效果。如果血液中的钠盐含量较高,就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这会使血液流动的速度放缓,从而出现心率失常的情况。除此之外,还应该适当吃一些钾元素丰富的食物,例如海带,木耳等等,但是不要过量食用。
  2、适量运动
  心率失常的患者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运动,但是不要过量运动,尤其是老年人在运动的时候,要秉承着量力而行的原则,不要勉强的运动。对于中老年心率失常患者来说,可以进行打太极、散打、散步等柔和的运动,这有利于改善心率失常的情况。
  3、保持睡眠充足
  平时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如果长期的劳累或失眠,会很容易使心率失常的情况加重。
  4、戒烟酒
  心率失常患者尤其需要戒烟酒,同时还要远离二手烟,因为这都会使人体的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导致心脏传导异常。
  5、遵医嘱服药
  如果患者出现了心率失常的症状,就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确诊后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不可以随意选用药物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在病情好转后会自行停药,但这实际上对病情有不利的影响,很容易导致疾病再次发生。
  6、定期复查
  确诊心率失常后就需要及时的接受治疗,治疗期间还要定期的检查,因为部分患者患上心率失常后,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典型症状。而通过检查能够有效的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心跳慢是什么原因导致
临床上正常健康的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的心跳次数,应该在60~100次/分之间。如果心率小于60次/分就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在临床中有以下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可以分为病理性因素和生理性因素两种,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心率和脉搏在50~60次/分,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导致的窦性心动过缓是不需要经过治疗的,常见于正常人在睡眠中或者士兵、建筑工人、运动员这类体力活动比较多的人,而运动员的心率就会经常在50次每分左右;另一种情况就是疾病导致的心动过缓,这种情况就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首先心脏传导系统本身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心跳缓慢,例如传导系统出现了退行性改变引起传导阻滞,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者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心律失常就会引起心跳慢;第二,药物的因素,比如常用的降压药物、β受体阻滞剂或者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也会引起心动过缓的发生;第三,其他疾病也会引起心跳减慢,包括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等;如果是原发疾病导致的心跳继发过缓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的处理和治疗原发疾病,才能改善心动过缓的情况。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心动过缓,都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最好是到心律失常的专病门诊进一步的就诊,明确相关的诊断。
语音时长 01:45

2021-12-30

76574次收听

02:44
心慌心跳特别快怎么办
若出现了心慌心跳特别快,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明确心慌心跳特别快是生理性因素导致的,还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正常健康成年人心跳范围在60~100次/分之间,若出现心慌心跳特别快,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因素,当人在情绪波动或受到惊吓时,会出现心慌心跳特别快;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也会出现心慌心跳特别快的情况,这属于生理性因素导致的,不需药物治疗和干预,只需要充分休息,平复心态就可使症状得以缓解;疾病导致心慌心跳特别快,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和干预,才能使心慌心跳特别快的情况,可以充分的缓解和改善。
心跳和血压有关系吗
心跳与血压之间有着互相影响的关系,尤其是患者心跳过快时,因为心搏出量增加,会导致血压不断的升高,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而言,会随着心跳的速度血压持续性升高。但并不是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就有就会对身体造成影响,需要辨别的是,一般在剧烈运动之后或者情绪较为紧绷之时,就会导致心跳异常加快,这时血压增高只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因为心率增快,心脏不断地收缩加强,导致血流加快,属于交感神经兴奋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并不需要使用其他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建议患者定期检测心率和血压,防止出现异常现象。
语音时长 01:00

2021-04-22

85827次收听

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的处理方法
绝大多数的心律失常患者合并有各种类型的器质性心血管类疾病,并且发作时经常是受某些诱因的影响急性发作的。心律失常急性发作时如果不能进行及时和恰当的处理,有可能发展成恶性心律失常,危害很大。
窦性心律不齐怎么调理
窦性心律不齐可以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另一方面尽量避免不良生活习惯,杜绝烟酒,不要熬夜等等,必要时可以通过药物或手术方式治疗。首先了解什么是窦性心律,窦性心律就是有窦房结发放的电激动刺激心脏跳动形成的节律。心律不齐就是心率跳动的节律不规律。窦性心律不齐就是窦房结发放的电刺激不规律或窦性电传导异常引起心跳不规律。生理性的窦性心律不齐多见于跟呼吸节律有关的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对于的窦性心律不齐,没有必要治疗和处理。还有窦性心律不齐可见于窦房结内游走心律,也可见于正常人。服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也可以出现。也不严重,也没有必要治疗。病理性的窦性心律不齐可见于心脏方面的疾病,比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等。病理性窦性心律不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是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包括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和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以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是窦性停搏以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对于病理性的窦性心律不齐,一方面是积极治疗原发病。3.尽量避免不良生活习惯,杜绝烟酒,不要熬夜等等,必要时可以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方式治疗。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31

53545次收听

心跳多少正常
正常成年人的正常的心跳范围是60-100次/分。但也并不是完全是这样的,比如运动员或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员,在安静状态下,心跳可能会低于60次/分,在运动状态下或者情绪激动等等因素的刺激下,心跳可能超过100次/分,这也是属于生理性的。心跳的频率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跳的频率越快,比如新生儿的正常心跳是每分钟120-140次,1岁的儿童的正常心跳是每分钟110-130次,2岁到3岁的儿童的正常心跳每分钟100-120次,4岁以后儿童的正常心跳接近于正常成年人。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跳比同龄男性快。如果心跳的次数不在正常范围之内,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包括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者心脏电生理检查,再结合临床特征做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方式治疗。
语音时长 01:01

2020-03-31

60018次收听

心率过缓的原因
心动过缓包括生理性心动过缓和病理性的心率过缓两类,长期锻炼、年龄增长、处在睡眠状态中导致的心率过缓,属于生理性的,一般不用治疗;患有心脏疾病,流感、伤寒、甲减等全身疾病,或者盲目用药等会导致病理性心率过缓,需要积极治疗。
心率低是怎么回事
导致心率低的原因之一就是传导阻滞,越严重的传导阻滞心率低的现象就越明显。迷走神经张力改变以及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也是诱发心率低的重要因素。除此以外,如果是消化性溃疡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或者是应用了某些药物,也有可能会出现心率低的现象。
心律失常需要做什么检查
心律失常需要检查的项目主要是心电图检查,包括普通心电图检查、24小时心电图检查、长程、远程遥测心电图检查以及便携式心电图等。心律失常需要做检查明确诊断,首先要做普通心电图检查,普通心电图是性价比最高的一项检查,可以通过普通心电图,看到患者实时心率、节律等情况,同时可以看到不同波形、不同间期的情况,能很快的诊断是否有心律失常的情况。但是还有一种情况患者是阵发性的心律失常,这个时候就需要更长时间的去监测,现在临床上有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还有72小时远程的遥测心电图,因此会根据患者心律失常的发作的频次、时间安排不同时长的监测,用以明确患者心率失常的情况。因此普通心电图检查、24小时心电图检查以及长程、远程遥测心电图,都是可以帮助确诊患者是否有心律失常的诊断非常理想的辅助检查方式,不仅如此,目前各大医院各大科研中心也会研发了便携式心电图,患者可以拿着很小的心电图随身携带,就可以上传心电图给医生及时看到,这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检查的方式。
语音时长 01:52

2020-02-27

63215次收听

02:41
心律失常不宜吃什么
心律失常倡导患者进行低盐、低脂的饮食,因为低盐、低脂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理想、健康的饮食,建议严格控制饮食中的肥肉、盐类,达到合理的饮食基础,饮食的结构要搭配合理,多摄入一些谷物以及纤维素类的食物,最好再合理的搭配水果等。增加纤维膳食会对心血管的日常维护起到非常好的帮助作用,所以建议低盐、低脂饮食,多摄取谷物、多摄取蔬菜、多摄取水果,这都是心律失常患者理想的饮食。
02:44
心律失常能治愈吗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完全可以治愈,可以通过药物的治疗甚至器械的治疗,包括导管消融的微创治疗手段就可以达到根本治愈心律失常的目的。目前大部分的心律失常都是良性的心律失常并不危及生命,只有一小部分的心律失常是危险的,如果不加以及时的诊治,可能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但这种比例是非常低的。
01:56
心律失常会遗传吗
心律失常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明确的遗传因素。心律失常有家族性,其他一些心脏病的继发性,这些心律失常的改变是有家族性的。患者自己患有心律失常后,大多数都是后天因素造成,心理上会产生一定压力。心律失常大多数是没有遗传性。另外心律失常的发生还有一定年龄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在提高。所以一般情况下,在预龄的年龄,心律失常发生的几率不是特别大,所以患者不用在这方面做过多的担心是否会传给下一代,一般不会的。
正常人一分钟脉搏跳多少下
正常人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一般需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以及年龄来进行区分,甚至不同性别的脉搏跳动次数也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总体来说不能够低于每分钟50次以及高于每分钟100次。而人体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类型的脉搏跳动异常的状况,主要是因为各种心脏病所导致的。
如何预防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确实在生活中很容易出现,而这类疾病的出现也有着一定的风险,所以必须要重视于生活中的预防,首先就应该预防诱发因素,保证稳定的情绪,也应该重视自我监视,合理的服用药物,这些都是关键,可有效避免危害的出现,有效的控制个人的病情。
01:42
心率不齐怎么办
心率不齐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缓慢性心率不齐,另一部分是心跳比较快的心率不齐。缓慢性心率不齐,可能是因为自身心跳过慢以后,心脏的其他起搏点会比较兴奋,产生早搏。这种心跳过慢会引起心率不齐。另外一种是心率过快引起的心率不齐。比如房颤、房扑,属于病理性的情况,应该予以重视。但也有一种情况称为窦性心率不齐,这时候一定要检查患者是不是出现了疾病。在病理情况下,比如发热、甲亢或者贫血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窦性心率不齐,甚至窦性心率过快的情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