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月子里回奶了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12-3163580次浏览

月子里回奶,对宝宝营养的摄入会造成很大影响。妈妈平时要让宝宝多吸吮,有助于促进乳汁的分泌。平时还要多食用一些有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还要保持心情的舒畅。如果是由于乳腺堵塞引起的回奶,可以请专业的催乳师治疗。

许多妈妈在哺乳期由于过于劳累、身体虚弱或营养缺乏等原因,会导致乳汁的分泌明显减少,这种情况被称为回奶。月子里的宝宝正需要充足的营养,如果妈妈出现回奶的情况,对宝宝的营养摄入会造成严重影响。那月子里回奶了怎么办?
  一、让宝宝多吸吮
  一些妈妈觉得自己乳汁较少,就索性不给宝宝吃,这会让乳汁的分泌越来越少。如果月子中出现回奶的现象,妈妈可以让宝宝多吸吮,通过刺激乳腺来促进乳汁的分泌。
  二、注重饮食
  哺乳期充足的营养是乳汁分泌的基础,如果营养摄入不足,就会导致乳汁分泌量减少,还会影响到母乳的质量。因此,妈妈们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有助于下奶的食物,如鲤鱼汤、花生猪蹄汤等等。除了多喝一些汤水之外,平时还应多摄入一些优质蛋白质,如鱼肉、瘦肉、鸡蛋等等,豆制品也可以适当多吃。
  三、保证充足的睡眠
  月子里回奶还可能是由于妈妈们睡眠不足引起的。刚刚生产完的妈妈身体还十分虚弱,再加上宝宝在夜里会不停地醒来喝奶,导致睡眠严重不足,从而影响到乳汁的分泌。妈妈们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也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在宝宝睡着时与宝宝一些休息。
  四、寻求催乳师的帮助
  月子回奶还可能是由于妈妈的乳腺堵塞造成的,这类妈妈往往会出现乳房的疼痛感,乳房内会有肿块,还可能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妈妈们可以请专业的催乳师帮助疏通乳腺,通过按摩等手法来促进乳汁的分泌。
  五、保持心情的舒畅
  妈妈在月子里有情绪不佳、抑郁、焦虑等表现,也会影响到乳汁的分泌。因此,想要有充足的乳汁,妈妈要调节自己的心态,爸爸也要多关注妈妈的情绪,让妈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影响到乳汁的分泌。

相关推荐

02:21
哺乳期喉咙疼吃什么药不影响喂奶
哺乳期喉咙痛,一般是哺乳期咽炎的表现。咽炎可以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或者阿奇霉素。这两种抗生素在哺乳期可以使用,对胎儿没有明显影响,其他的抗生素要小心,喹诺酮类抗生素可干扰细菌的DNA生成,作用比较强,这种抗生素在哺乳期以及孕期时禁用,服用后会通过乳汁有可能对新生儿有潜在不利影响;四环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更大,在哺乳期绝对禁止服用;氯霉素哺乳期也不建议使用,有可能影响胎儿听神经发育;哺乳期可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或者阿奇霉素。哺乳期用药,美国的FDA有相应的分类标准。
产后腰痛多久能恢复
产后出现腰痛一般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基本上能及时恢复正常。在产后由于腰部韧带和肌肉的松弛,有可能会出现腰椎的变化,这样可能会产生腰部的疼痛,另外,由于产后受凉或者身体虚弱等原因,也是会出现腰部疼痛症状的。一般对于产后的腰痛需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进行局部的艾灸和按摩,如果必要也可以服用一些活血化瘀、补益气血的中成药进行积极有效的调理,这样才能及时缓解疼痛。通常产后的腰痛需要恢复一段时间,在这期间需要注意腰部的保养,同时要多休息,避免腰部受力,才能促进及时康复。
语音时长 01:12

2021-06-10

86304次收听

哺乳期长胖的原因是什么
哺乳期妇女很可能会出现长胖的表现,这种情况一般和运动量减少、饮食过多以及激素变化等情况有关。运动量减少,在哺乳期妇女一般会经常卧床休息,睡眠时间也会相应增加,这样就会导致体内脂肪代谢的减少,有可能会导致肥胖的发生。饮食过多,在哺乳期一般需要进行哺乳,这就需要食用一些下乳的食物比如猪蹄、鲫鱼汤等,这些食物中往往会含有较多的脂肪,有可能会导致妇女发胖。哺乳期体内激素水平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也是导致妇女发胖的一个原因。因此,妇女在哺乳期比较容易发胖,需要注意适当减肥。
语音时长 01:08

2021-06-10

87273次收听

02:25
产后阴虚肾虚肝火大怎么办
产妇如果肝血肾阴都不足,肝缺少阴血的滋润叫肝失所养,容易出现肝郁气滞甚至于肝郁化火,这个时候的产妇非常需要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家人对产妇要多抚慰,多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产妇度过从女孩到母亲的角色转换,产妇自己也应该调整自我状态,尽量保持情绪愉悦。这个时期一般不建议盲目的用药,可以多吃富含营养的又不油腻的一些食品,多吃青菜补充维生素,吃一些鱼汤、鸡汤、排骨汤等,少吃辛辣,适当的运动,也可以配合中医的针灸来调整。
02:12
做月子发烧能喂奶吗
坐月子发烧,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喂奶的。但如果发烧是乳腺炎引起,或一些退烧药物是喂奶期间禁忌的药物,就要暂时停喂奶。坐月子期间有时会有发烧,大部分是上感、感冒引起,一般通过简单处理即可,如多喝水、多休息。如果持续发烧,常需要药物治疗。一般做月子期间感冒的药物是不影响喂奶的,如泰诺感冒片、希刻劳等头孢类抗生素,在喂奶期间都可以服用。但如果是乳腺炎引起,就要暂时停母乳,乳腺炎有时奶汁会有较多细菌。但是要将乳房的硬块揉开,将奶汁用吸奶器吸尽、排空,如果有残留奶汁易造成乳腺炎迁延不愈。
02:16
做月子出汗正常吗
坐月子出汗是正常生理反应,女性坐月子期间会有较多的出汗,有时甚至大汗淋漓,这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女性在怀孕期间,会有较多的水钠潴留,有时会导致轻度的水肿,这些水钠潴留和水肿,在坐月子期间要通过大量排尿及出汗达到平衡。所以,坐月子期间出汗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出汗时要补充适当的水分,以免虚脱,另外饮食上也要适当的吃一些盐分。出汗多时要注意局部的温度和通风,不能着凉,不能接触凉水,也不能接触凉风,要及时更换内衣、内裤。所以,坐月子期间出汗是正常现象,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03:25
鲫鱼汤有下奶的功效吗
食用鲫鱼汤是有一定的下奶功效帮助的。鲫鱼汤富含营养元素,以及优质的天然的动物蛋白,可以增加产后的营养状态,帮助泌乳。鲫鱼汤的烹调方式利于营养元素的吸收。但是其实它不是唯一能够帮助泌乳的食品,也不是最有效的下奶手段。最好的泌乳食品应该是全面的,多样的。同时泌乳还有很多其他的影响因素,泌乳是正反馈,孩子吃的越多,妈妈相应的受到泌乳刺激之后,分泌的越多,良好的作息和充分的睡眠也很重要。
剖腹产几天刀口才不痛
剖腹产后刀口持续疼痛时间一般在三天左右,而在三天之后疼痛性症状可逐渐消失,但是具体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为避免剖腹产后痛苦,出现剧烈性的疼痛,产妇要注意定期更换药物,保持局部皮肤清洁与干燥,在卧床时尽量选择侧卧位。
坐月子可以吃咸菜吗
坐月子不可以吃咸菜,咸菜属于腌制类食物含有亚丝硝酸盐、氯化钠等成分较高,会通过乳分泌乳汁间接性影响到宝宝健康。坐月子期间,可以多吃一些鸡蛋、小米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
十二个月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12个月的宝宝出现拉肚子,这时需要根据宝宝腹泻的严重程度来选择最佳的处理。如果宝宝只是轻微拉肚子现象,但没有其他不适,这时可以考虑口服来调节肠道菌群环境,同时要减少喂养次数,对于进行人工喂养的宝宝,就需要多给宝宝喂水,同时将奶粉兑少点,以免由于奶粉兑的过多,而加重宝宝的胃肠道负担。但如果宝宝腹泻特别严重,这时就需要去医院儿科就诊,通过检查大便常规,看有无明显的病原菌感染,再根据检查结果来对症处理。对于有病原菌感染的宝宝,多需要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抗炎治疗,如果宝宝的精神状况比较差,那就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补充营养液来进行缓解,以免宝宝因为腹泻太重,而出现电解质紊乱现象。
语音时长 01:31

2020-01-07

53886次收听

生完宝宝多久来月经
生完宝宝后月经一般在产后6周左右恢复。但哺乳和未哺乳产妇来月经时间不一样。顺产产妇,一般在产后42天恢复月经;纯哺乳产妇,产后月经平均恢复时间为2到8个月,部分甚至超过一年;不哺乳产妇,一般在产后2个月来月经。一、顺产产妇,一般在产后42天恢复月经,但身体素质差、伴有并发症产妇,月经复潮会晚些;二、在影响月经复潮的几个因素中,哺乳及时间长短对月经恢复影响最大。哺乳期间,血液中较高泌乳素水平可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雌孕激素分泌减少,形成暂时性闭经。纯哺乳产妇,月经复潮和排卵均会推迟。有的产妇在产后几个月来月经,甚至在产后一年才来月经。产后月经平均恢复时间为2到8个月,其中非母乳喂养产妇平均月经复潮时间最短,为2到4个月,纯母乳喂养产妇月经复潮时间最长,为2到9个月;不哺乳产妇,一般在产后2个月来月经。
语音时长 01:30

2019-12-31

51464次收听

生育后如何恢复骨盆
如果想要在生育后让骨盆功能恢复,就可以坚持多做一些骨盆修复锻炼,其中立式锻炼和卧式锻炼可以作为首选。同时也可以购买使用骨盆修复带或者修复仪,还要注意饮食调理,应该多吃富含钙质和维生素的食品。
恶露是什么
首先来讲,恶露是指分娩时胎儿胎盘等组织排出,蜕膜也从宫腔里排出。在蜕膜排出时,伴有血液红细胞和一些细菌、上皮细胞等物质,称为恶露。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过度担心。一般来说,恶露可能会持续三到四周,只要没有明显的疼痛、发热、鲜红色的血,没有必要过度的担心。尤其是在恶露出现有腥臭味以及颜色及内容变化时,我们需要注意有可能有感染的情况。所以我们孕妈妈不要过度担心一些正常的生理性的恶露。
语音时长 01:04

2019-09-02

57458次收听

生完小孩多久来月经
生完小孩后月经恢复的时间早晚不一样,一般跟是否哺乳有很大的关系,多数母乳喂养的妈妈们来月经会比较晚,在产后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来月经。而需要哺乳的妈妈们,在产后的2到3个月,就可能会来月经了。剖腹产的产妇来月经的时间,也跟喂养方式有关系,不哺乳产后6到10周来月经,哺乳的话,在产后4个月到半年才会来月经。
产妇奶水太多了怎么办
产妇奶水太多了可以通过调整喂养姿势和技巧、调整喂养时间、通过泵奶进行调节、增加宝宝吮吸的时间、注意喂养频率和时间等方式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