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牙周炎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19-11-2063717次浏览

牙周炎是菌斑引起的,又包括局部刺激因素和全身的易感因素。患者应注意补充可以抑制菌斑形成的营养物质,比如免疫球蛋白和免疫细胞,增加免疫功能。健康状况有赖于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包括维生素蛋白质、必要的热量和纤维素都要注意摄入。

牙周炎是很常见的口腔疾病,在疾病发作时患者苦不堪言,对于日常进食影响很大,不止如此,患者若是不注意饮食还会加重病情,所以牙周炎患者对于日常饮食都要多多注意才行。那么,牙周炎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吃什么好的更快些?
  为身体提供多种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叶酸。维生素B有助于消化和保护口腔组织;维生素C能调节牙周组织的营养,促进牙龈出血的恢复,有助于牙周炎的康复。
  少吃油腻刺激的食物,油炸油腻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少吃糖和精制糖,因为糖会导致斑块形成,阻止白细胞杀死细菌。必须补充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抗炎能力,为修复受损组织提供必要的原材料。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制品、鸡蛋、牛奶、瘦肉、鱼虾等。
  中医认为牙周炎是由火和肾虚引起的。对于由火引起的牙周病,要戒重味,以清火邪为主,并适当喝些绿豆汤和鹿根汤,不要吃油炸味道浓郁的食物,多吃清淡的蔬果。而肾虚引起的牙周病应以补肾为主。
  维生素A能预防牙周病,增强牙釉质的抵抗力,增强牙周组织上皮细胞的活性。在牙周病的防治中,维生素B1、B2、烟酸也是经常需要补充的。维生素C与胶原蛋白的合成、牙本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功能有关。对牙龈牙槽骨和牙周膜有影响。
  油炸油腻食物,以及劣质食物、海鲜、大蒜、韭菜、烟草和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应少吃,少吃糖和精制糖,因为糖会导致斑块形成,阻止白细胞杀灭细菌。还要注意矿物质的摄入,特别是钙、磷、锌的摄入及其比例。锌能抵抗感染,促进愈合。

相关推荐

02:53
牙齿旁边的肉肿了怎么办
牙齿周围的组织通称为牙周组织,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肉下面的牙槽骨以及和牙齿牙根儿连接的牙周膜这三部分通称为牙周组织,牙周组织一旦发生炎症,危害是非常大的。牙周炎其中一个症状就是牙龈组织发生炎症,表现出龈出血、牙龈流脓、牙龈肿胀。此时患者一定要到医院去就诊,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说炎症波及到牙肉下面的牙槽骨,就会引起牙齿松动,牙齿一旦松动了,一般都是不可逆的。也许仅仅是牙龈炎症,但是如果发展成牙周炎症,可能就成为一个不可逆的病损了。
宝宝牙周炎吃什么药
牙周炎是常见的口腔问题,容易引起口臭、牙龈出血等问题,影响到日常的生活质量,因此要重视牙周炎治疗,重视牙周炎吃什么药来治疗。但要注意的是,不同原因导致的牙周炎的治疗方法不同,用药也不同,因此切忌自行盲目用药治疗牙周炎。
得了牙周炎该怎么办
牙周炎使我们在日常生活饮食中受到了困扰,是我们寝食难安,在我们大现在患病时一定要及时治疗,因为时间长了会导致病情严重甚至有癌变的可能,得了牙周炎该怎么办?相信我们大家都很想知道。
牙周炎腮肿了怎么办
若是患上了牙周炎,并且导致了腮肿现象,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就是抗生素类药物和止痛药物。再就是要去除局部的刺激性因素,比如说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还需要对牙周袋进行处理。若是形成了牙周脓肿,则需要及时的切开引流。
牙周炎总疼怎么办
牙周炎总疼可以采取冰敷、刷牙、盐水漱口的方式暂时止疼,然后去医院检查,药物治疗,必要还可能要拔掉患牙。需要配合治疗,治疗期间注意清淡饮食,避免吃刺激牙齿的食物,像是油腻刺激性的,都不可以吃。
02:18
牙龈肿胀的治疗
许多原因可以导致牙龈出现肿胀流脓。要查清原因,对因治疗,可以口服药物,切开引流,进行局部的冲洗或者含漱,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一、如果牙齿没有治疗或者治疗不规范,会造成牙齿根尖部炎症而导致牙槽脓肿,甚至造成颜面部肿胀。单纯的口服消炎药不能解决问题,必须彻底治疗患牙,消除根尖炎症。二、牙周炎的患者,牙周袋内炎性渗出物引流不畅时,也容易发生牙周脓肿。可以根据牙周袋深浅和脓肿形成的部位,选择牙周袋内引流或者脓肿切开引流的方法。三、在智齿萌出过程中,也会出现智齿周围牙龈肿胀、流脓。可以进行局部的冲洗或者含漱,症状严重时也可以辅助口服抗生素。
02:01
牙周炎是怎么回事可以治愈吗
牙周炎是一种常见口腔感染性疾病,表现为牙齿周围的支持组织,在牙菌斑的作用下发生炎症、破坏,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牙周炎分为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等多种类型。一般情况下,慢性牙周炎不会有明显疼痛。慢性牙周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牙龈发炎、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牙周炎的主要病因之一是牙菌斑,而口腔中的牙菌斑是在不断形成,即便每天认真刷牙,有些部位仍然会残留牙菌斑,因此牙周炎很容易复发。牙周炎的治疗不是一劳永逸,需要长期的保持口腔卫生。
牙齿一吸就出血会是癌症吗
牙齿一吸就出血不会是癌症。牙齿刷牙出血是发生在任何年龄常见的现象。由于牙周病、牙颈部龋洞以及牙结石刺激。以及部分全身的疾病导致的。一、牙周病。牙齿四周的组织发生病变,牙石堆积在牙齿上,导致牙龈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牙龈水肿疼痛。机体在刷牙不当或者咀嚼比较硬的食物时,会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二、牙颈部的龋洞。牙颈部出现龋洞,没有及时的补缺刺激到牙龈,导致牙龈发炎。严重时,会破溃出血。及时的处理局部的病灶使用消炎药。三、牙结石刺激。牙颈部有细菌会刺激到牙龈。牙龈出现红肿、发炎、疼痛,会出血。四、全身疾病。患有肝硬化、血友病、老年高血压、血液病等,在刷牙时出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牙缝出血是由于以上原因造成的,根据严重程度去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所以牙龈出血是由于牙周、牙龈的疾病造成的。很少是由于血液病造成的牙龈出血,出现牙龈出血,需要来医院进一步检查,进一步治疗。
语音时长 02:04

2019-12-20

56549次收听

牙周炎如何检查
牙周炎是由于很多的细菌导致的,牙周炎可以治疗,而且治疗的效果也非常好。在平时患者可以进行自我检查,比如说刷牙的时候牙刷上有血迹,照镜子的时候发现牙龈红肿,牙齿也会有松动的情况。医学上检查的方法有X光线检查,还有血液检查,分泌物药敏检查等。
02:12
牙周病的预防
牙周病预防需要建立正确刷牙的习惯、做好口腔洁治、及时给牙齿做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等。牙周病的预防需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建立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习惯,比如每天早晚要刷牙。另外不仅仅要刷牙,许多人还可以配合使用牙线、牙签、间隙刷等工具。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口腔的健康。大家还可以做口腔洁治,每年都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1到2次专业的全口洁治,由专业的牙医帮助您清除牙齿上的菌斑和牙石,令牙周组织健康,起到预防牙周病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给牙齿做“体检”,如果发现了问题,需要尽快处理。问题的牙齿需要尽早修复或者拔除。不良修复体和残根、残冠也要及时拆除,免除后患。
02:29
牙齿松动是什么原因
牙齿松动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第一是牙根周围组织的改变,第二是牙根本身的吸收变短。第一大类原因:牙根周围组织的变化主要见于:1、慢性进展性的牙齿松动多由于牙周炎引起。2、牙齿的咬合不良。3、牙外伤可以导致牙齿突然松动。4、牙周膜组织的急性严重水肿。5、牙髓炎导致的根尖周炎的炎症及牙周手术。6、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第二大类原因:牙根本身的吸收和变短主要见于:1、儿童在乳牙替换之前会发生乳牙牙根的吸收,引起牙齿松动。2、其他疾病造成的牙根吸收,如牙根下方有肿物等长期压迫造成牙根吸收。
牙周病和糖尿病有关吗
牙周病和糖尿病的关系非常的密切。现在有大量的相关研究表明,牙周病它不仅严重影响口腔健康,而且还是糖尿病及许多其他全身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而且如果患了一些系统性的疾病,比如糖尿病,它也会增加机体患牙周病和加剧牙周组织破坏的风险。糖尿病它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组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糖尿病列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糖尿病会增加牙周病的发病的风险和严重程度,是牙周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牙周病也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并能增加发生糖尿病的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有效的治疗可以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建议患有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要到医院进行治疗,同时要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它们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简单而言,牙周病会增加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难度。如果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病得到控制,血糖也会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临床上一定要高度关注。
语音时长 02:30

2019-09-04

58965次收听

怎么预防牙周病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一定要建立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习惯。正确的方法和习惯需要贯穿到日常的生活当中。比如每天早晚要刷牙,相信大多数人都已经有这种非常好的习惯了。另外不仅仅要刷牙,许多人还可以配合使用牙线、牙签、间隙刷等工具。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口腔的健康。还有需要做口腔洁治。口腔洁治,就是每年都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1到2次专业的全口洁治。由专业的牙医帮助您清除牙齿上的菌斑和牙石,令牙周组织非常健康,很好的起到预防牙周病的作用。同时还需要给牙齿做“体检”,发现了问题,都需要尽快处理。问题的牙齿需要尽早的修复或者是拔除。如果碰到已经无可挽救的牙齿,也要尽早拔掉。不良修复体和残根残冠也要及时拆除,免除后患。缺失的牙齿要尽早修复,避免长时间缺失牙而引起牙床变化,而造成邻牙的松动和歪斜。
语音时长 01:49

2019-09-04

65106次收听

牙周炎有什么症状
牙周炎的症状有牙龈出血、牙龈颜色和形状、质地的变化等等。一、牙龈出血。牙龈出血是患者的主诉症状,在刷牙、吃硬物时都会发生。偶尔也会发生患者没有对牙龈有任何的触碰,但是牙龈出血。二、牙龈的颜色变化。正常的牙龈是粉红色,而且非常紧密包裹在牙齿周围。当发生炎症时,的颜色变为鲜红或者是暗红色。少量的患者,当发展到血管变少,纤维增生时,出现龈色变浅或者是苍白的情况。三、外形的变化。当有炎症时,牙周组织就会发生肿胀,龈缘会变厚重,乳头会变圆钝。另外,牙面紧贴的关系就不复存在,会和牙面分离,而且点彩也会消失。四、牙龈质地的变化。原本没有炎症时,牙龈的质地是非常致密和坚韧的。有了炎症以后,牙龈就变得松软和脆弱,缺乏弹性。五、另外部分慢性炎症,还会导致上皮的增生和变厚,就会使牙龈看起来是坚硬肥厚的状态。当疾病发展到牙周炎时,不仅有牙龈的炎症的表现,还会有牙周袋的形成、牙槽骨的吸收和牙齿的松动和移位。
语音时长 02:16

2019-09-04

52686次收听

什么是侵袭性牙周炎
慢性牙周炎是一个发展时间比较长的炎症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菌斑牙石等不洁性物质引起的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发病患者的年龄较轻,大部分处在20岁到35岁之间,再有就是发病的进程较快,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破坏牙槽骨。发病的病牙主要特点是磨牙和切牙。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菌斑牙石的表现与它的破坏程度不相符,有的患者年纪较轻,口腔卫生较好,但牙槽骨破坏的程度较重,这些都是侵袭性牙周炎的特点。所以年轻人一旦发生牙齿的松动,咬合的牙周反复红肿,应该及时就医查明是否出现了侵袭性牙周炎。
语音时长 01:59

2018-12-13

57933次收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