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婴儿生理性黄疸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10-2559109次浏览

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治疗,并且可以自愈。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消退缓慢,感染和缺氧可延迟黄疸消退,必要时还可以蓝光治疗。当宝宝出现黄疸时,多喂糖水可以使黄疸加速消退。但是,当黄疸更加严重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预防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一种现象,其中胆红素超过标准,在皮肤粘膜或巩膜上表达黄色斑块。如果确定新生儿是生理性黄疸,则父母无需紧张,因为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那么婴儿生理性黄疸怎么办?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的一种特殊现象。胎儿出生后,导致胆红素过量产生,约为成年人的两倍。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消退缓慢会因为感染和缺氧延迟,必要时可以照蓝光治疗。当宝宝出现黄疸时,多喂糖可以使黄疸加速消退。但是,当黄疸更严重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预防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2-3天内出现皮肤和眼球黄染,并在4-6天内达到高峰。足月初生婴儿可以在两周内消退,早产婴儿需要3-4周才能消退。黄疸较轻的婴儿可以局限于面部,颈部和躯干,颜色为浅黄色,而较重的婴儿会影响整个身体。除黄疸病外,新生婴儿通常状况良好,可以正常进食,睡觉和排尿。通常,足月婴儿中有60%患有黄疸,早产婴儿中80%患有黄疸。
  黄疸的产生是由于血清中未结合的胆红素增加,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正常生理现象。新生儿出生后,开始自发呼吸,并建立了肺循环。足够的氧气供应后,体内的过量红细胞开始被破坏,血红蛋白分解产生大量未结合的胆红素,因为新生婴儿的肝酶尚未成熟,合并的胆红素不能通过肝脏代谢而排泄,并在体内积累更多,从而使皮肤,粘膜等染成黄色。随着红细胞破坏的减少和肝酶的成熟,未结合的胆红素逐渐代谢并通过肠道和泌尿道排出,黄疸逐渐减少并消失。
  消除生理性黄疸,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适量的糖水。正常的母乳喂养对婴儿的胎儿黄疸有好处。当光照不强时,可以将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某些母乳喂养会增加黄疸,可以等待黄疸消退,恢复母乳喂养。

相关推荐

儿童生理性黄疸是怎么回事
儿童生理性黄疸是由于血红蛋白数值偏高或肝脏功能不成熟而引起。儿童生理性黄疸在临床上叫做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存在的特殊生理状态,并不是病理状态。生理性黄疸是因为宝宝的胆红素的代谢异常引起,即黄疸的代谢和成人是不一样的。其有自己的特点,可以导致黄疸出现。一、新生儿胆红素的来源比较多,大部分是来源于血红蛋白。宝宝在妈妈肚子里,胎儿血红蛋白的含量比正常成年人要高很多,出生后其血红蛋白数量下降,从而生成胆红素,就会形成黄疸。二、新生儿宝宝因为其肝脏的功能并不成熟,肝脏代谢的能力比较差,所以会导致黄疸出现比较明显。通常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大约15天左右就会自行进行消退,家长也不用过多的紧张。
语音时长 01:51

2020-03-24

65314次收听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有哪些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黄疸,区别在于发生时机、原因、机制、特征、治疗等有所不同。
如何判断生理性黄疸
判断是否是生理性黄疸的方法有多种,首先可以看黄疸出现和消退的时间,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就会出现,7天左右会逐渐消退。其次可以观察患儿皮肤颜色和程度,以及精神状况、病史等等,生理性黄疸患儿皮肤颜色通常是浅黄色,黄疸症状比较轻微,且精神状况良好。
宝宝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如何区分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主要在于黄疸的出现时间、持续时间、总胆红素水平、临床表现不同。一般生理性黄疸会在出生2~3天时出现,持续时间比较短,总胆红素水平低;病理性黄疸会在出生24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比较长,总胆红素水平高。
为什么会出现生理性黄疸
之所以会出现生理性黄疸,有可能是因为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生成过多所致。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并不成熟,无法顺利的代谢和排泄胆红素,所以容易出现生理性黄疸现象。除此以外,新生儿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以及白蛋白功能差也是引起生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如何辨别
刚出生的孩子都是有可能会出现黄疸的问题,但是黄疸是需要具体进行划分的,在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划分不彻底而出现了问题,其中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是不同的,生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是比较短的,而病理性会较长一些,而且在进行光线检查的时候,病理性黄疸会更为严重一些,更需要及时确认治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