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脾胃积热便秘怎么调理

发布时间:2019-10-2158180次浏览

小儿脾胃积热引起的便秘需要全面的进行调理,首先要注意调理饮食习惯,切忌滥用补品。如果饮食调理一段时间后没有得到改善,要及时的到医院治疗。可以采用中药治疗,效果好,副作用也少,在治疗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情,调理好生活习惯,有利于身体的尽快恢复。

脾胃积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会因为天气或者本身体质,以及饮食问题,而出现脾胃积热的症状。一般来说孩子们患病的几率更大一些,但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脾胃积热怎么调理。所以担心还着急,想要更好的了解一下小儿脾胃积热便秘怎么调理?
  1、改变饮食习惯
  脾胃积热和他们的饮食习惯是有很大关系的,尤其是喜欢吃鱼、虾等容易燥热的食物的人,是更加要从饮食上进行改善的。可以先暂停吃鱼虾,多吃蔬菜瓜果以及适当的肉类来全面补充营养。同时注意观察此类人的性格是否不容易急躁,夜间盗汗的情况有所改观。如果是的话,那么就应该坚持饮食疗法,直至恢复。
  2、切忌滥用补品
  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尤其是这种需要调理的病症的时候,大部分的家长都会想到用补品来调理,但是在这个时候不是每种补品都是适用于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如果使用补品的话一定要到医院进行询问。
  3、必要时就医
  如果脾胃积热的现象长期得不到改善,那么就需要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了。切记不可随意乱用药,必须在医生的许可之下才能够服用药物。
  4、用中药调理积热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有着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药材。可以用合适的中药材来调理脾胃积热现象。常用中药有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大枣、蜂蜜、黄芪、山药、党参、薏米、白扁豆等。
  5、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情
  脾胃积热的人多是脾气暴躁,情绪比较焦躁,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情,睡前可以适当给按摩脚板,让睡眠更加舒适。脾胃积热虽然常见,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关乎健康,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

相关推荐

03:00
健脾去湿的中成药
常见的健脾祛湿的中成药种类很多,比如像五苓散、参苓白术散、疏肝健脾丸、香砂六君子丸、香砂平胃散、香砂养胃丸、湿毒清胶囊、八正散、石韦散、三仁汤等等。儿童出现痰多、四肢无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可能有脾虚或湿气重导致。对于儿童,常用的健脾祛湿的药物有健脾丸、醒脾养儿颗粒、木香顺气丸、桂皮丸、参苓白术丸等药物进行调理。对于养脾祛湿,患者也要注意日常的饮食健康,要尽量保持饮食清淡,保证饮食时间,不要暴饮暴食。保证充分休息,不要熬夜,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体育运动。
脾胃湿热如何调理
脾胃湿热者可通过情志、起居、饮食等多个方面进行调理,症状可逐渐改善。
脾胃湿热吃什么好
脾胃湿热多吃清热利湿类食物、高维生素食物、高纤维素食物、易消化食物较好。
脾胃湿热不能吃什么
脾胃湿热不能吃生冷、粗糙类食物、高热量食物、热性水果等,这些食物有助生热。
02:50
脾胃湿热如何调理
脾胃湿热是因为脾气虚,使水聚化成湿,湿聚生热,生热的原因有:一、内在的脾气虚而产生。二、脾气虚,湿热之邪,直接进入到内脏而导致湿热的积聚,常常出现身体的困重、脘腹胀满、舌苔黄腻、小便黄、泄泻、痢疾等严重的反应。脾胃湿热的调理方法有:一、荷叶、藿香、佩兰、木棉花、鸡蛋花、竹叶,具有芳香化湿的作用。一、祛湿茶、七星茶,可以清化湿热,使人体内的气机能得到运化,化掉湿清掉热。三、饮食上要注意肥甘厚味,特别是烧鹅、烧鸭汁料比较鲜美的食物,容易产生湿热,出现干渴,因为味道很重,就会吸水导致干燥,产生热,再跟湿聚集就会湿热之症产生,所以这种饮食上调节也是要平肝淡味来调节。
脾胃湿热怎么办
脾胃湿热一定要注意调理,比如饮食方面,需要少吃冰糕,少喝冰镇饮料,多吃新鲜瓜果蔬菜,适当锻炼,坚持每天最少步行2小时,夏季的时候,空调温度不要调太低。脾胃湿热主要是由脾胃虚引起的,需配合医生用药物来调理。
02:49
脾胃湿热是怎么回事
脾胃湿热可能由受到湿气侵蚀,过食肥甘厚腻,肝胆的疾病等原因引起。一、是外湿的侵蚀,居住环境比较潮湿,或者外界受到湿气,引起脾胃的湿热停聚。二、过食肥甘厚腻,引起脾胃的下降,这种湿热会内生,造成湿热的中阻。三、肝胆的疾病,或者情志的疾病,引起气机不畅,导致湿热停聚。脾胃湿热是中医常见症状。是因过食肥甘厚腻、饮食不洁、平时嗜酒,吃膏粱厚味的东西引起脾胃的湿,使得运化水质功能下降,导致湿热停聚。会导致胃肠炎、腹泻、痢疾、胆囊炎。
胃肠湿热是什么原因
胃肠湿热与现代饮食结构有很大关系。如应酬、饮酒过量、喜欢吃火锅、烧烤或者煎炸食物等。湿热之品或者大热之品停聚胃肠后会损伤脾胃,会引起在胃肠消化功能紊乱。容易诱发以下症状出现:一,容易口干、口臭、口苦;二,胃脘部灼痛、腹痛;三,湿热积聚后引起大便不畅,或者大便后肛门灼热感。大便容易沾马桶,是经常见到的湿热积聚。胃肠湿热症状要从避免摄入肥甘厚利或湿热之品开始调理。另外脾胃上也少摄入湿热类食物,更好保护脾胃功能,防止湿热积聚产生。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18

58269次收听

02:15
胃肠湿热是怎么回事
胃肠湿热是由应酬饮酒过量、胃脘部灼痛、腹痛,湿热积聚造成的。胃肠湿热其实与现代的这种饮食结构是很有关系的。1、应酬饮酒过量,喜欢吃火锅、烧烤或煎炸的东西,湿热之品或大热之品,停聚胃肠以后就伤了脾胃,会引起容易口干、口臭、口苦这种湿热。2、胃脘部灼痛、腹痛。3、湿热积聚后引起的大便不畅或大便肛门的灼热感。甚至说大便特别容易沾马桶,是经常见到的湿热积聚。所以要从饮食避免摄入肥甘厚利或湿热之品。另外脾胃上也少摄入这些,从脾胃功能保护上防止湿热积聚的产生。
脾胃湿热症状
脾胃湿热表现为中焦的症状患者出现在水谷运化和腐熟两个方面;湿热可以导致口腔有异味,舌苔比较严厉,还有就是口舌生疮;脾胃湿热往往还可以伴有皮色外露,出现面色的苍黄或者出现小便异常,小便比如尿赤等症状。脾胃湿热叫中焦湿热,表现为中焦的症状患者出现在水谷运化和腐熟两个方面:一个是饮食,饮食方面是胃口不好或者有时候胃胀,还有就是腹胀、泛酸水、嘈杂,脾气运化不好,腹胀或者大便粘腻。
语音时长 01:01

2019-06-27

65562次收听

肠胃湿热怎么办
肠胃湿热属于现如今很多人都会出现的肠胃不适症状,而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办法来改善或者消除该症状。首先患者需要改掉自己的生活习惯,其次患者可以选择中医疗法或者是药物疗法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脾胃不和是什么
脾胃不和主要是脾和胃的功能不协调,脾胃在五行上均属土,都与消化有关,脾主运化具有运化水谷、水湿的作用,胃主收纳具有腐熟水谷的功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只有两个脏器功能协调运作,才能促进消化吸收,保证身体健康。
语音时长 01:40

2018-09-29

55006次收听

胃火大的症状有什么
胃火大的主要症状:一、总是有饥饿感,还会有口臭、口干、大便密结、舌苔厚等表现;二、胃热上冲,会有牙龈肿胀、出血,反酸、烧心、吐酸水等表现;三、胃热下迫,会有腹泻、肛门灼热、小便黄赤、肛门烧灼感、里急后重、排便排气臭秽等表现。
语音时长 02:16

2018-09-29

66631次收听

胃火旺的症状有什么
胃火旺的症状:一、胃脘热盛,总是有饥饿感,同时伴有口苦、口臭、大便密结、舌苔厚腻、口渴的症状;二、具有上炎的作用,会有牙龈出血、肿痛,反酸水、烧心、吐酸水的表现;三、胃火旺下迫,出现大便臭秽、肛门灼热、小便黄的症状。
语音时长 02:38

2018-09-29

735233次收听

01:29
什么是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是指湿热之邪困阻脾胃。从中医角度讲,脾属土,脾主运化水湿。湿邪困阻脾胃会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而湿邪运久之后可化生热邪,湿为阴邪,需用温性药物,热属阳邪,需用寒性药物,两者矛盾,治疗比较困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