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引起晚期产后出血原因

发布时间:2019-10-1654460次浏览

产后晚期出血是指女性在分娩之后超过24小时引导含有少量的出血情况,一般产后晚期出血量在500毫升以上属于正常的现象,如果出血量过大,就需要及时的到医院查明病因针对性治疗。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不仅可产妇精神过度紧张、选择剖宫产手术有关之外。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也是其常见的诱发病因。

女性在产后出现阴道少量出血的情况是正常的这种情况,但是如果出血量过大且维持的时间过长,就属于产后晚期出血,长期以往后出血虽然不会带来致命性的危害,但是如果长期发展,也可能回复他其他一些并发症,所以如果有产后晚期出血的情况,一定要慎重。那么,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一、产妇精神过于紧张
  分娩时精神过于紧张,子宫收缩功能会受到影响,有可能会造成产后出血。正常情况,胎盘从子宫蜕膜层剥离时,剥离面血窦开放,会有少量出血。而当胎盘完全剥离,并排出之后,出血迅速减少。但是,如果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子宫收缩不好,血管不能正常闭合,即可发生大出血。
  另外,产程过长,使用镇静药过多、麻醉过深,也会引起子宫收缩无力,出现大出血。或者是羊水过多、多胎妊娠时,子宫过度膨胀,子宫纤维过度伸长,产后也不能很好恢复,也是造成晚期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二、剖宫产术
  由于剖宫术会影响到子宫的收缩、松脱或感染,使切口裂开所致,这也是造成晚期产后出血常见原因。此外,胎盘附着部位复原不全也是诱发的常见病因。
  一般情况下,胎盘附着处断裂的血管经子宫肌收缩会形成闭塞,如果没有正常闭塞,容易造成血窦重新开放,突然发生大出血,造成晚期产后出血。
  三、胎盘病因
  胎盘滞留、胎盘剥落不全以及胎盘粘连等,都可造成大出血。
  四、凝血功能障碍
  产妇患有血液病、重症肝炎,后果也非常严重,必须高度重视。

相关推荐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女性在分娩24小时后,发生的子宫大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最为常见,有的可能会延迟到产后两个月发病。而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特别多,对于顺产分娩的女性,要考虑是由于胎盘胎膜组织残留。粘附在宫腔内,从而在宫腔内发生变性坏死机化,这时就可能会形成胎盘息肉,当坏死组织脱落时,就可能会引起大出血表现。主要表现为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而且在反复出血后,会有突然的大量出血,这时检查彩超会发现宫腔内有明显的残留组织。再次还要考虑是蜕膜残留,从而随恶露排出,也会引起产后出血表现。有的女性还可能是由于子宫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所以就可能会导致附着面局部的出血,而引起产后出血,这时检查彩超会发现子宫宫腔体积比较大,同时还比较软。还有的女性则要考虑是子宫内膜炎症,影响子宫的复旧和收缩,从而也会导致产后子宫出血。如果是行剖腹产终止妊娠的女性,常常要考虑是由于子宫切口裂开而导致的大出血,可能是由于横切口选择过低或者过高导致,还可能是因为缝合技术不当,甚至是切口感染引起。
语音时长 01:58

2019-11-22

53025次收听

产后晚期出血多血块怎么回事
在生产以后出现出血过多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只有及时进行止血,才可以挽救产妇生命,否则容易导致产妇健康受损。产后有较多血块出现,这是因为子宫大出血所致,血流在阴道中停留的时间较长,则会形成血块流出。
女性产后大出血怎么办
女性产后晚期大出血,首先要迅速补充血量,务必要保证女性呼吸一直畅通,有必要还需要吸氧治疗;接着,要加强宫缩,帮助产妇进行止血;再者,有必要的话,考虑切除子宫来进行止血;最后,在大出血期间,还要做好预防感染工作。
晚期产后出血不能吃什么
对于存在着晚期产后出血症状的产妇来说,不光需要积极的接受治疗,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重饮食方面的禁忌事项,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身体早日康复。而目前比较常见的,晚期产后出血不能够吃的食物主要有大麦及其制品、味精、辛辣刺激类食物,油腻类食物以及烟酒。
如何预防晚期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之所以发生有很多不同原因,要想减少危害出现,本身就应该注重于预防,首先去采取正确位置预防感染出现,当然也应该合理安排饮食,适当性的做些柔和的运动,另外,一定要及时的拔除导尿管,不要停留过长的时间,以免增加感染,诱发产后出血。
如何预防产后晚期大出血
产妇大出血的现象确实会让人觉得恐慌,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在目前医学上几率并不大,而且平时也能够做好预防措施,首先就应该密切的观察,另外在产后也应该注重于护理,如果已经出现晚期出血现象,也无需过于担心,需尽快缓解心情。
Baidu
map